福建省政府關於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

《福建省政府關於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是福建省人民政府2001年10月8日印發的一份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省政府關於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
  • 發布單位:福建省人民政府
  • 發布文號:閩政[2001]32號
  • 發布時間:2001-10-08
  • 生效時間:2001-10-08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
(閩政[2001]32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農業結構調整是增加農民加入,增強農業發展後勁,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當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近年來,我省加大了農業結構的調整力度,全省農業區域布局逐步最佳化,品種結構進一步改善,產品質量穩步提高,產業比例趨於合理。但是,從總體上看,我省農業結構調整與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還不適應,許多地方還存在盲目性大、區域間產業結構雷同、市場行銷渠道不暢等問題。為了適應我省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的發展,順應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農業的發展趨勢,進一步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有效增加農民收入,結合我省實際,特制定如下指導意見:
一、農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一)當前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思想。在切實保護基本農田,繼續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穩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特別是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基礎上,適應農業發展新階段特別是實行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的要求;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手段,大力改善農產品的品種和質量,發展高效創匯農業;堅持因地制宜,最佳化區域布局,適應市場需求,充分發揮當地農業資源的比較優勢,大力發展有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和拳頭產品;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業產業升級換代;堅持尊重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用政策和市場信息引導農民自主調整農業結構,確保農民增收和農業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當前農業結構調整的主要目標。進一步明晰、最佳化農業產業區域布局,形成不同類型的專業化生產區、區域化產業帶;改善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生產結構、產品結構,全面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提高農產品商品化、專業化、集約化水平;增加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龍頭企業數量增加,質量提高,企業實力和帶動能力增強;擴大外向型創匯農業規模,提高農產品外向度,增強農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形成一大批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逐步建立農產品市場體系;現代農業、生態農業全面發展,不斷增強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後勁。
二、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
(三)代辦農業區域布局,構築三大特色農業產業帶。一是建設臨海藍色產業帶。重點建設東山灣、東吾洋等十大海洋牧場,壯大臨海海產品加工業的規模,拓展遠洋漁業,逐步形成海水養殖業、加工業、運輸業、包裝業等行業等全面發展、市場流通體系比較健全的沿海經濟區域。二是建設閩西北綠色產業帶。重點發展優質商品糧、珍稀食用菌、畜牧業、淡水養殖業、竹業、茶業、果業和名特優新經濟林等農林產品,加快培育森林旅遊、竹木精深加工、花卉等新的經濟成長點。三是建設閩東南高優農業帶。重點發展蔬菜加工出口、名優水果、特色花卉等名牌農產品,加快發展設施農業。加強農產品加工業和專業批發市場建設,發展現代農業、創匯農業。
(四)調整糧食生產結構。要以市場為導向,調整糧食生產結構,最佳化品種結構和布局。福州、廈門、漳州、泉州、莆田等沿海糧食主銷區,要積極探索糧經高產高效輪作模式,提高耕地綜合產出率;閩西北糧食主產區應重點突破規模化、基地化組織糧食生產,加速推進企業建基地、基地聯農戶、產銷結合的糧食產業化進程。要從單純追求量的擴張轉到以數量為基礎、質量為重點上來,大力發展優質稻,壓縮與市場需求不相適應、品質差的早秈稻、大小麥等品種的種植面積。力爭到2005年,全省早稻優質率達80%,中晚稻全部優質化。根據糧食利用多元化,市場需求多樣化的基本走勢,積極發展食用、工業原料、食品加工等專用糧食品種以及市場前景好、營養價值高的特用、特色糧食品種如黑米、香米、雜豆、食品加工用馬鈴薯等,多途徑最佳化我省糧食生產結構。
(五)最佳化果類品種結構與生產布局。根據“十五”期間果樹生產要“穩定面積、最佳化結構、提高單產、改善品質”的要求,果類品種結構調整,應立足資源比較優勢,以市場為導向,加速品種結構調整,最佳化區域布局。在鞏固和發展現有“五帶一區”十個果類種類總體布局基礎上,抓好現有果園改造,加大南亞熱帶及中亞熱帶的閩東沿海及閩江下游地區的常綠果樹龍眼、荔枝、柑桔等果類優質晚熟鮮食品種以及優質枇杷的比例;調低閩西北中亞熱帶地區的中、晚熟溫州蜜柑比例,加快發展閩西北地區早熟落葉果類,如早熟桃、早熟梨等;加大閩江、九龍江和汀江中、上游流域低海拔區域的特早熟高糖溫州蜜柑、優質甜橙的比例。同時為適應市場多元化需求,加強對外交流合作,特別要重視閩台之間果業的交流與合作,加速南亞熱帶新興名優水果品種的引進、示範和推廣。
(六)增強茶業優勢。茶葉生產要在加大無公害茶園建設的基礎上,加快“鐵觀音”等名優茶的開發步伐,增加名優茶產量的比重,加大對芽期特早、香氣高、特優率高、毫多等優良品種的推廣力度。突出三個重點:一是低質低效茶園改造更新。二是選育推廣優良新品種。三是大力發展名優茶。在閩南烏龍茶區的安溪、永春,閩東綠茶區的福安、福鼎、周寧,閩西北多茶類區的武夷山、建甌等地建設和擴建無公害茶園示範片,加強農藥殘留檢測,提高茶葉質量,拓展國內外市場。
(七)提高食用菌產業的綜合實力。食用菌要適當調減主栽品種蘑菇、香菇的生產比例,增加珍稀食用菌的種植比例;調減常規生產面積,增加反季節產品的生產面積,達到周年生產,均衡供應。重點開發培育新菌種、新原料和降本增效的栽培技術,努力提高質量標準。
(八)發展高品質、反季節蔬菜。進一步搞好城鎮郊區的常年菜基地建設,突出發展大棚生產、無土栽培等現代化栽培技術和生產模式,加快閩東南早春菜生產基地、山區的夏季反季節蔬菜基地和南菜北調冬菜基地等名優特新蔬菜生產基地建設,重點是增加北調菜、反季節蔬菜和無公害蔬菜比例。
(九)突出發展中小徑竹。各地要按照適地適竹的原則,著力發展中小徑竹。閩北地區重點發展雷竹(早竹)、哺雞竹等;閩南地區重點發展綠竹、麻竹等,閩東地區重點發展綠竹、黃甜竹、雷竹(早竹)、哺雞竹、茶稈竹等;閩西地區重點發展苦竹、茶稈竹、雷竹(早竹)等。
(十)發展花卉產業。閩南和低海拔地區重點發展水仙花、仙人掌與多肉植物、棕櫚科植物和榕樹盆景等;閩中和閩東沿海及福州地區重點發展現代鮮切花、新潮小盆花、蘇鐵、南洋杉、果木盆景等;閩西地區重點發展比利時杜鵑、硃砂根、虎舌紅和蘭科植物等觀葉觀果野生花卉;閩北地區重點發展百合花、香石竹、滿天星、蕨類植物;高海拔地區重點發展唐菖蒲等球根類鮮切花。重點建設12個上規模、上檔次的花卉生產基地,促進福建花卉產業化。
(十一)建設發展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和珍貴樹種用材林。要逐步調減杉木、馬尾松等一般造林樹種比例,加大製漿造紙、家具用等優良珍貴用材樹種比例,不斷最佳化樹種結構,豐富樹種資源。在樹種選擇上,閩東、閩南地區以桉樹、外來相思類、建柏、柳杉、紅錐等為主;閩西、閩北地區可選擇香樟、苦楝、光皮樺、楠木、泡桐、乳源木蓮、紅豆杉、鵝掌楸等為主。
(十二)發展園林、四旁綠化苗木及其他苗木。按照氣候帶的不同,閩東南著重發展榕樹、天竺桂、南洋杉、刺桐、鐵樹、假檳榔、蒲葵、魚尾葵及其它棕櫚科植物等苗木;閩西北著重發展桂花、山茶花、南洋杉、鐵樹、雪松、鵝掌楸等苗木。同時,各地還可結合區域特點培育具有市場、效益又好的竹苗、果苗和銀杏、肉桂、杜仲、厚朴、砂仁等中藥材植物苗。因地制宜發展草皮種植。
(十三)加快畜牧業結構調整。穩定發展生豬和禽蛋生產,加快發展草食動物肉和禽肉生產,突出發展奶業生產。一是穩定福清、新羅等生豬主產區,開發糧食帶養豬新區。加快發展三元雜交和配套系瘦肉型豬。二是加快發展草食動物。要抓好良種肉牛凍精引進,改良本地黃牛。加強福清高山羊、戴雲山羊、福建黃兔等特色品種選育,引進波爾山羊、南江黃羊等優良品種,加快發展本地黃兔。三是加快發展優質禽肉蛋。重點是扶持長汀河田雞、連城白鴨、永安貢雞等地方優良品種發展。同時,在大中城市郊區以及金定鴨、山麻鴨等育種蛋禽原產地和主產區、禽蛋生產基地建立蛋禽養殖帶。四是加強南平、福州、莆田、漳州等市的奶牛基地建設,加快品種改良,增加良種奶牛數量,加快發展和整合乳品加工,增加供應品種,大力推動、促進奶製品龍頭企業的發展。同時,積極實施國家“學生飲用奶”計畫,開拓奶類消費市場。
(十四)積極發展野生動物馴養業。根據我省自然氣候條件和野生動物的養殖情況,全省可劃為兩個區。閩東南沿海養殖區,可利用大田和山坡地側重發展由國內外引進的喜溫性野生動物養殖品種,同時發展一些鄉土珍稀種類。全區可在大田養殖泰國虎紋蛙、鱘魚、鱷魚(羅源灣以南地區),在山區、半山區養殖棘胸蛙、環項雉、鷓鴣、鵪鶉、梅花鹿、蛇類等。閩西北山區養殖區,可重點養殖和培育鄉土珍稀野生動物,適度引進國內外名優品種進行養殖。該區可利用山區溪谷或梯田養殖棘胸蛙,在高寒山區引進中國林蛙開展養殖試驗,並在現有蛇類、雉類養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養殖技術水平和規模。
(十五)擴大水產養殖,扶持大型抗風浪深水網箱養殖。根據海域資源狀況和分布特點,建設閩東、閩中、閩南三大海水養殖經濟區,側重發展南美白對蝦、青蟹、梭子蟹、牙鮃、黑鮑等名優品種養殖,並使之形成規模。推廣南美白對蝦健康養殖模式。積極推進以閩江流域為重點的庫區及江河淡水養殖,增加中華絨鰲蟹、三角魴、銀魚和四大家魚等品種的放流數量與面積。研製適合我省近海養殖的抗風浪大型深水網箱設施技術,並進行適度規模開發。同時,開展養殖種類、餌料的選擇性研究,進一步提高大網箱的養殖技術水平。
(十六)大力發展稻田水產養殖。以三明;南平、龍巖等內陸三市為重點,發展稻田水產養殖,在建寧、連城等十二個縣每年建立高產示範片1萬畝,並帶動推廣10萬畝。抓好種苗生產和新品種繁育,推行以“一魚一稻”為主的稻田水產養殖模式。根據不同品種和稻蓮田資源條件合理布局,促進稻魚雙豐收。
(十七)調整海洋捕撈結構。穩步實施海洋捕撈產量“零增長”戰略。“十五”期間,將破壞資源較嚴重的拖網作業船從目前的6000艘減為5000艘,定置作業從目前的1.2萬艘減為1.1萬艘。鼓勵發展燈圍作業,加強燈圍的技術改造,大力發展魷魚敷網和外海刺釣等節能、高效的作業。積極拓展遠洋漁業,“十五”末,年外派遠洋漁船達240艘。
三、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的主要措施
(十八)加強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和十大防災減災體系建設。要加強對基本農田的保護,加快農田水利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通過土地整理,建設一批高產穩產的標準農田。積極推進千萬畝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加快十大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完善各體系的建設規劃,加快建設進度,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十九)大力實施良種工程。一是儘快制定出台《福建省“十五”農林水產良種基地建設規劃》。要加強農作物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加強種苗管理,實現良種繁育的標準化和規範化。繼續開展優質水稻品種(組合)的選育招標工作,鞏固提高省級水稻、玉米繁育基地;加快1000畝省級果茶良種繁育場的建設,建立10個20畝以上的蔬菜新品種引種示範基地,建立10個“兩薯”育苗基地,依託15個良種場建立果樹新品種引種育苗基地;在龍巖、漳浦、福清等地建立花生原種基地200畝,良種基地900畝。建設一個省級林木種苗基地,並以國有林場為依託建立16個省重點林木良種基地。要擴建和改造一批重點種畜禽站,擴大供種能力。要大力開展優良水產品種繁育技術研究,建設省部級水產原種場5個,完善配套市級水產良種場15個,縣(區)級水產種苗場100個,使全省水產原良種場總規模達5000畝,水產品種基本滿足生產發展和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的要求。二是加強良種質量檢驗體系建設。要增加投入,配齊設備和人員,完善縣級以上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室和市級以上林木種苗質檢站;要開展種畜禽性能測定和展銷拍賣,提高種畜禽質量,重點建設好省級種豬性能測定中心;要制定種畜禽品種和質量標準,並嚴格執行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制度。三是加強種質資源的保護和開發。抓緊地方優良畜禽品種的保護工作,對列入國家級和省級重點保護的地方優良品種,如連城白鴨、石獅金定鴨、龍巖山麻鴨、長汀河田雞、槐豬、莆田黑豬、長樂漳港海蚌、閩東大黃魚等,安排專項資金,建立保護場、保護區和基因庫。對具有我省地方特色的水果、花卉等經作品種,要加強保護,積極開展選育攻關。重視珍稀樹種資源的收集、保存和推廣繁育。四是要積極引進國內外優良品種,實現產品優質化,多樣化。對引種和選育工作各級政府要在政策和經費上給予支持,對作出貢獻的,應給予獎勵。五是加強優質良種的試驗、示範和推廣,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步伐。抓好水稻優質新品種示範基地建設。在現有50個園藝場圃的基礎上,“十五”期間分期分批建立和完善經作高新技術與種苗示範園區,發揮其在接穗、苗木供應、引導結構調整、名優產品及高新技術示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省級食用菌生產示範基地,建設年生產菌種5萬支、原種20萬瓶、栽培種30萬瓶的菌種生產示範基地。建設14個省重點林業苗圃,提高造林苗、綠化苗、花卉苗的供苗能力。
(二十)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從調整最佳化結構、提高綠色食品的生產水平上下功夫,是實施衛生安全食品工程,治理“餐桌污染”的根本性措施。要加強適合綠色食品使用的農業專用肥和生物農藥等生產資料的開發,開展綠色食品生產和深加工技術的研究,開發綠色食品的綜合生產配套技術,提高綠色食品的轉化能力和生產水平。完善綠色食品質量標準,加強品牌認證和質量的監測,加大市場打假力度。“十五”期間,根據各地自然生態條件,重點建設一批綠色食品蔬菜、茶葉、水果、水產、畜禽、飲料生產和加工示範基地。
(二十一)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工作。貫徹國務院《農業科技發展綱要》和我省農業科技大會精神,充分發揮我省對外開放的優勢,加強閩台合作與交流,促進先進農業科技創新,實現技術跨越。要加強農業科技體制和機制創新,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以農業科研院(所)、農業院校為依託,以農業企業、農戶為主體,以農業推廣機構和各種農業科技協會為紐帶,以金融為支持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立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新型農業科技運行機制,推進科技與經濟結合,充分發揮農業科技人員在農業結構調整中的作用,鼓勵農業科技人員進入農村經濟建設主戰場。進一步加強農業科研,重點加強早季優質米、特色和珍稀農產品、農產品深加工的研究;加強綠色產品和名牌產品的技術研究,開展亞熱帶經濟作物產品和微生物食物、藥物技術的開發研究;重點開展從採收到加工、包裝、保鮮、儲運等系列技術的研究;重點支持開展節約成本和提高質量的技術研究;積極扶持農業生態保護技術、立體種養技術、設施農業技術和反季節生產技術的研究,以及圍繞產品開發的病蟲害技術研究。同時,通過組織“農業科技跨越計畫”,加速先進科技成果的中試和熟化,提高成果轉化率。繼續支持農業基層技術推廣培訓,充分發揮農廣校、農函大、成人學校的教育網路作用,改善農業中專學校辦學條件,同時配合“綠色證書”、“跨世紀青年農業科技培訓”工程的實施,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和百萬農民技術員培訓,不斷提高農技人員的技術服務水平和農民的整體素質。
(二十二)加強閩台農業合作與交流,推進農業對外開放。加快農業先進技術的引進和推廣,抓好國家“948”項目實施和“豐收計畫”項目區建設。加速閩台農業交流合作中心建設,加強對台灣的高、優、新、稀農業品種及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的引進推廣。在福州、漳州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重點建立良種引進繁育中心、病害檢疫檢測中心和農產品質量監測中心。進一步最佳化投資環境,加大農業對外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外商和台灣同胞來閩投資農業。加強農產品出口創匯基地建設和外向型龍頭企業的扶持,各級各部門要積極為擴大農產品出口創造條件。
(二十三)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是調整最佳化農業結構和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組織形式。在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中,重點是要做好龍頭企業的培育和扶持,促進農產品加工增值,搞活流通,開拓市場。不論是生產加工企業,還是中介組織和各類市場,不分所有制性質,誰有能力誰當龍頭,誰是龍頭就扶持誰。一是要重點培育和扶持國家級和省級龍頭企業。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家八部委《關於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的意見》(農經發〔2000〕8號)的要求,扶持我省的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並參照其有關政策,加大對省級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要引導龍頭企業到農村建立穩定的原料生產基地,通過“訂單農業”“契約農業”與農民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利益共同體。二是重視發展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和運銷業。大力發展外向型加工業,積極扶持省內加工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同時把農產品加工業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鼓勵工商企業投資興辦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基地,引導外商、港澳台商帶資金、市場、設備和技術到我省興辦農產品加工企業。三是完善農村市場體系。在大宗、重要農產品的產地或集散地和鄉鎮企業密集區,重點培育農村市場,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積極組織舉辦各種形式的博覽會、展銷會、貿易洽談會等農產品投資、貿易活動,鼓勵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企業參會參展。要建立健全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結合建設“數字福建”,加強農業信息網路建設,農口各部門要加強信息服務協作,重點加強對信息的分析預測,為農民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四是加緊培育中介組織。中介組織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起著橋樑和紐帶的作用,要鼓勵發展。通過政策引導,試點、示範等方式,引導和扶持農村各種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研究會等不同類型的專業合作組織,培育壯大農產品經紀人隊伍,擴大流通渠道,積極開拓農產品市場。特別要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有關部門和鄉村集體經濟組織要在土地、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給予積極支持和幫助,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二十四)加強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要進一步加強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在穩定基層農技推廣隊伍的基礎上,鞏固完善鄉鎮農技推廣、服務站所。要完善農業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檢驗體系和病蟲害防治體系建設。加強主要農產品的質量標準制訂工作,完善重點農產品的質量檢驗設施,增加對種子、土壤、肥料、飼料、農藥殘留、動植物疫病檢測檢驗的投入,加大農產品質量的監督和檢查力度,加強對進出口產品的檢驗檢疫,逐步建立農產品質量認證體系。要加強農業執法體系建設,增強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履行法定職責的意識,積極深化農業執法體制改革,推進農業執法體系規範化建設,充分發揮農業、林業、漁業、水利等部門行政執法隊伍的作用,開展農業綜合執法,加強對農資市場的監督和管理,加大“打假”力度,維護農資市場經濟秩序。
(二十五)加快現代農業、生態農業建設。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在繼續抓好水稻生產機械化的同時,要抓好具有福建特色的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和水產養殖、畜禽養殖、農產品加工機械化。加快研製和引進適合我省特點的農機技術與產品。建立農機化新技術示範推廣基地,加大農機化成熟技術、產品的推廣力度。重點實施水稻、經濟作物、“兩薯”、養殖、農副產品加工五大機械化示範工程。加大農業現代化示範縣(市)、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和生態農業試點縣建設,促進體制機制創新、科學技術創新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二十六)深化農村改革,落實農村政策。一要積極穩妥地引導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在穩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經營體制的基礎上,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規範有序的土地使用權流轉制度,培育土地流轉中介組織。二是採取有效措施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要搞好小城鎮戶籍制度改革,引導農村勞動力有序流動。三是加快農村投融資體制改革,增加農業投入。加大農村信用社改革力度,使之真正成為農民的合作金融機構。進一步落實《農業法》和《福建省農業投資條例》的規定,有效增加各級財政對農業的投入。同時,省財政和農口各部門要調整財政支農資金投入結構,重點支持農業結構調整。鼓勵工商企業投資企業。鼓勵有條件的農業企業發行債券和股票上市。鼓勵保險業介入農業結構調整,積極探索農業保險的政策和辦法。四是加強農業扶持政策研究,最佳化農業發展環境,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大力整頓農村市場秩序,改善市場交易環境。
(二十七)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各市、縣(區)要加強領導,根據本指導意見,結合當地實際,迅速制定本地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的具體政策措施。各有關部門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計畫、財政、稅務、金融、國土、工商、勞動、外經外貿和農口各部門,也要根據本指導意見,抓緊制訂本系統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最佳化農業發展環境的扶持政策和具體實施辦法。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00一年十月八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