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樓建築

福建土樓建築

《福建土樓建築》重新界定了福建土樓的概念,系統地介紹了福建土樓的分類、形式與建築特色。從單體建築到群體聚落、從平面布局到空間構成、從建造技術到細部裝飾、從防衛性能到民間風俗,都作了較詳盡的分析。同時深入探討了福建土樓產生與發展的進程,圓形土樓形成的原因。對福建土樓這個活化遺產的保護開發以及永續發展提出了新的見解。書中以“樓譜”的形式,圖文並茂地列舉了近七十座典型土樓的實例,並作翔實的介紹,為多學科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土樓建築
  • 作者:黃漢民 陳立慕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2年2月1日
  • 出版社: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385 頁
  • ISBN:9787533540203, 7533540204
  • 開本:8 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作品目錄,作品影響,

內容簡介

《福建土樓建築》不僅可供從事福建土樓以及相關研究的學者參考,也是國內外眾多福建土樓愛好者的通俗導引。

作者簡介

黃漢民,福州人,1943年生,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1982年獲清華大學工學碩士學位,現任福建省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兼總建築師、國家特許一級註冊建築師、中國建築學會生土建築分會副理事長、建築師分會理事、福建省建築師分會會長。建築設計作品福州西湖“古堞斜陽”景點、福建省畫院、福建省圖書館、福建會堂,均榮獲福建省優秀建築設計一等獎、建設部優秀設計三等獎。出版專著《福建土樓》(台灣“漢聲”版)、《福建傳統民居》、《客家土樓民居》、《老房子——福建民居》(與李玉祥合著),主編《中國民族建築——福建卷》,參編《福建文化概覽》、《中國建築藝術全集—23·宅第建築·四·南方少數民族卷》。
福建土樓建築
福建土樓建築

作品目錄

上篇論述篇
一、歷史回顧
1.福建土樓“發掘”的歷史
2.福建土樓研究的歷程
3.八年“申遺”之路
二、重新定義
三、土樓類型
1.福建土樓的擴展
2.福建土樓的分類
3.圓樓
4.方樓
5.變異形式土樓
四、和諧聚居
1.宜山宜水宜家宜室的二宜樓
2.猶如“飛碟”從天而降的田螺坑
3.山清水秀人文薈萃的洪坑村
4.充滿田園詩情山村畫意的河坑村
5.雋永靈秀夢裡水鄉雲水謠古村
6.從“物境”到“情境”再升華到“意境”
五、防衛系統
1.特殊的社會環境
2.適應固守的平面布局
3.牢不可破的土樓外牆
4.神奇絕妙的洞口防衛
5.神秘的傳聲筒與地下通道
6.牢靠嚴密的防衛體系
六、建造技術
1.福建土樓的建造工序
2.土樓夯土牆的施工技術
3.圓樓瓦頂的剪瓦做法
七、建築空間
1.土樓內外空間尺度的強烈對比
2.土樓空間的對稱性布局
3.土樓空間的內向性與向心性
4.居住空間的豎向分配與線狀組合
5.客家圓樓空間的完整性與統一性
6.閩南土樓空間明確的私密性層次
八、樓內環境
1.聚族而居的人文生態
2.土牆對室內溫濕度的調節作用
3.建築布局適應居住功能與自然生態要求
4.巧妙實用的廚房碗櫃設計
5.親切宜人、自然生態的內院天井
6.絕非十全十美的居住環境
九、建築細部
1.龐大莊重的屋頂
2.樸實粗獷的牆身
3.活潑統一的窗洞
4.端莊顯眼的入口
5.富有韻律的木構
6.巧妙拼接的井台
7.裝飾華麗的祖堂
8.豐富多彩的裝飾
十、典型聚落
1.地理環境
2.歷史沿革
3.經濟狀況
4.民俗文化
5.土樓發展
6.先方後圓
7.和諧統一
8.新型住宅
9.走出困惑
十一、民間風俗
1.建造土樓的習俗
2.砌築灶台的風俗
3.喬遷的風俗
4.樓規民約
5.歲時節慶
6.匾額楹聯
十二、成因揭秘
1.福建土樓產生與發展的年代
2.圓樓之謎
3.與粵贛兩省客家民居的比較
4.客家土樓從方到圓的轉化
5.福建圓樓的根在漳州
6.從城堡、山寨演變到圓樓
7.福建圓樓成因揭秘
十三、遺產搶救
1.科學普查至關重要
2.推動多學科深入研究
3.搶救遺產迫在眉睫
4.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推動保護
5.開發土樓旅遊促進土樓保護
十四、永續發展
1.活態遺產保護的新課題
2.土樓人是遺產保護的主體
3.關鍵是對文化的認同與自信
4.科學滿足土樓人的現代生活需求
5.合理利用活化遺產
6.適應體驗式旅遊的發展
7.動態保護與政府、專家、村民的作用
8.建設土樓生態博物館
9.地域建築特色的傳承
10.生態建築理念的延續
下篇樓譜篇
一、圓樓
1.內通廊式圓樓
2.單元式圓樓
3.特殊形式圓樓
二、方樓
1.內通廊式方樓
2.單元式方樓
3.特殊形式方樓
三、變異形式土樓
附錄1福建土樓分類簡表
附錄2典型福建土樓區點陣圖
附錄3南靖縣各鄉鎮土樓建築調查表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作品影響

2013年,該書入選第四屆“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科學技術類圖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