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州英華英語學校
- 英文名:Fuzhou Anglo -- Chinese English College (ACC)
- 創辦時間:1988年
- 所屬地區:福州
基本信息,學校近況,著名校友,成績榮譽,師資隊伍,獎勵激勵,校訓,校歌,公交線路,
基本信息
學校名稱:福州英華英語學校
英文名稱: Fuzhou Anglo -- Chinese English College (ACC)
學校代碼:6036151
郵編:350007
學校近況
學校因煙臺山公園改造而面臨拆遷,將於2013年9月停止招生,2015年停止辦學。確保每一位在校生能順利畢業。福州市教育局已經在聯建村聚龍路出資征地50畝以用於新建公立福州英華中學。現在福州英華英語學校已經搬遷至樂群路原華南女子學院校址。路線:倉山影院車站旁萬嘉超市對面有上坡指示牌,沿路直走大約5分鐘即可到達。
著名校友
百年英華久負盛名,教澤綿長,培養了眾多的傑出人才,校友中有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等13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以及一大批經濟界、法學界、社科界專家學者。
成績榮譽
福州英華學校復辦24年來繼承和發揚英華優良辦學傳統,以“爾乃世之光”為校訓,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突出德育和英語特色,面向全體學生,立德育才,全面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建設“文明、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取得了顯著成績,得到社會各界讚譽。學校連續14年獲“四率”先進單位,獲市教育局表彰。高中已有24屆畢業生,高考上線率均在90%左右。2003年參加高考75名畢業生上重點線11人,占14.7%,上本科線25人,占33.3%,上專科線70人,占93.3%,高考成績名列福州市民辦學校首位。2004年中、高考成績亦在福州地區中上游。學生還在國家、省市級學科競賽中獲獎。經市政府教育督導評估,評為素質教育先進學校。
學校具有鮮明的英語特色,分小班授課。由外籍教師教授口語,舉辦了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如英文報、“英語角”、英語故事、英語晚會等。英華學生英語口語與聽力都達到較高的水平,學校推薦直接進入與英華結成姐妹校的美國CENTENARY COLLEGE(世紀大學)攻讀學士、碩士學位,並能享受學費減免待遇。從1998至2003年我校出國留學學生140多人,其中參加托福考試成績500分以上,直接推薦美國新世紀大學留學錄取的就有22人。
師資隊伍
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81人,學歷達標率100%,平均年齡43歲,多是來自達標校的骨幹教師,其中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教師占70%以上。並且福州英語名師林海音現在我校執教。學校弘揚:“愛教育如生命,愛學校如家庭,愛學生如子女,愛同事如手足”的英華傳統“四愛”精神。
獎勵激勵
學校教育教學設施齊全,並設立了“英華教育基金會”、“陳芝美”、“王穆和”、“陳雲嵐”、“穆氏”、“張駟祥”、“陳旭初”、“王世秀”、“林觀得”等八種獎學金、獎教金,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和教學成果顯著的教師。
獎學金將在學年第一學期,每年的11月中旬舉行。對上一個學年優秀教師、優秀學生進行頒獎,舉行隆重的頒獎儀式。
獎學金分為一等獎學金、二等獎學金、三等獎學金三種。期中、期末測試年段前10名、每一科總評成績達到80分才有資格參與獎學金評選。
2013年9月將停止招生,並確保每一位在校生能在英華順利畢業!
校訓
爾乃世之光(You are the light of the world.)
校歌
《英華頌》
欹歟休哉,唯我英華,肇造自鶴齡。欹歟休哉,唯我英華,雄踞閩江濱。閩山蒼蒼,閩水泱泱,濟濟萃群英,蔚成學府兮,負盛名。 欹歟休哉,可愛哉我英華, 欹歟休哉,可喜哉我英華!百年樹人,十年樹木,創福我邦家,嫏嬛福地兮,我英華!
欹歟休哉,唯我英華,教澤遍閩疆。欹歟休哉,唯我英華,令聞播四方。學參中外,理究天人,才具皆棟樑,丞我髦士兮,邦之光。 欹歟休哉,可愛哉我英華, 欹歟休哉,可喜哉我英華!百年樹人,十年樹木,創福我邦家,嫏嬛福地兮,我英華!
我國最古老的一部歷史典籍《尚書》舞典篇有一句名言:“詩言志,歌永言。”意即“詩”是用精練語言文字來表達人們的心思,而“歌”則是用抑揚頓挫的聲音把詩中的語言文字詠唱出來。這可謂一語道破了詩與歌的區別與聯繫。福州英華中學的校歌就是用詩一般的優美歌詞,配以悠揚的樂曲,充分展現了英華學校獨特的精神和風格,使全校師生員工多次唱起校歌都倍增豪情壯志,格外意氣風發。
開頭使用了我國最古老的第一部古代詩歌彙編《詩經》中早就有過“猗歟”這個讚美的嘆詞,“休哉”意即“美啊”。“猗歟休哉,唯我英華”這句對母校高歌讚美的起筆,可以說是整首校歌的主題和基調。英華為什麼值得高聲讚美呢?歌詞接著列舉了她獨具的特色。她是愛國人士張鶴齡先生肇造的,而不是外國人在中國開辦的。英華原是美國衛理公會主事的教會學校,除了主理(校長)是美國人之外,美籍教師多,教學已英文為主,不少教材也用英文原版,學校中美國的色彩頗為濃厚。基於要改變這種歷史環境,所以新校歌首先強調英華是中國人創立的中國學校,這是有特別重要意義的。英華學校雄距閩江之濱,故鄉的青山綠水、故鄉人民的血汗心髓,哺育成群英俊少年在校園裡濟濟一堂,精勤學習,使英華蔚然成為負有盛名的一所學府,這是多么值得讚頌的啊。歌中的“閩山蒼蒼,閩水泱泱。”,從英華原校址依山傍水的情況來看, 主要是指倉前山和閩江;然而抗日戰爭中學校遷到洋口期間,這又可指洋口的龜山、蛇山經及山下流水潺潺的蜚江。八年抗戰中,順昌縣洋口鎮的人民曾以深情厚誼在飲食起居等多方面照護了英華。英華的教育不僅限於福州一市,而且惠澤福建全省,這在抗日戰爭時期尤為顯著。當時順昌縣、洋口鎮的子弟到英華上學的就很多,閩南、閩東、、閩西、閩北,甚至從浙、贛、粵來的學生都有;英華高中生畢業之前還要到全省各縣去參加普及“民眾教育”一年,更是把英華的種子撒遍閩疆。英華為人民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分布在五湖四海,甚至異國他邦,這樣英華的美名(“令名”即美名)也就遠播四方。英華教學的突出特點是“學參中外,理究天人”,這八字工整協和的對子概括了英華教育的廣度和深度。廣要參合中外古今百科知識,深要探究人與萬物關係道理。正由於這種廣博弘深的教育,才能造就出作為國家棟樑所需要的傑出才能(“才具”意即才能、才幹)。歌詞第一首各句句末用的“齡”、“濱”、“英”、“名”四個字,雖然分屬青韻、真韻和庚韻,但大體上算是鄰韻,可以通用,讀唱起來是諧和的。歌詞第二首各句句末的“疆”、“方”、“梁”、“光”四個字,都屬陽韻。副歌歌詞句末的“華”、“家”都屬麻韻。可見全部歌詞是音韻協調的。
歌詞中用了三個較為精深的歷史文學典故。第一,“丞我髦士”,語出《詩經·小雅·甫田》,丞意為進南,髦原指古代成年男子垂在前額齊眉的頭髮,髦士即俊秀之士。“丞我髦士”意即為國家進獻傑出人才。第二,“百年樹人,十年樹木”,源出《管子·權修篇》,這部記載春秋齊國宰相管仲思想和政績的名著,曾經講述了管仲重視培養人才的深刻比喻:“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因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樹也;一樹百穫者人也。”“百年樹人,十年樹木”這個典故,形象而深刻地說明了培養人才比種樹需要更長的時間,更艱巨的辛勞,收益也更多更大;人即使沒有百歲壽命,由於重視教育,其子孫也會承前啟後繼承其先輩的事業。英華正是以這種“百年樹人,十年樹木”的精神作為百年大計的辦學方針,培養人才,造福邦家。第三,“琅嬛福地“,語出元朝伊士珍撰《琅嬛記》,其中多寫荒誕不經之事。說有一人姓張名華,游於神仙洞府,別有天地,洞中宮室嵯峨,室中各有奇書,皆是漢朝以前之事,此地稱為琅嬛福地,意即仙境。歌詞中稱段英華為“琅嬛福地兮”(“兮”即古代詩賦中的助詞,相當於現代語中的“啊”),意即英華得力於優越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得天獨厚,鐘靈毓秀,所以能夠英才輩出,華夏增輝。
縱覽全歌,可以說以愛母校為主旨。起頭、偏中和結尾,有四處突出歌頌“我英華”:起頭加上發端的語助詞“唯”,成為“唯我英華”,用“猗歟休哉,唯我英華”這種高聲讚美母校作為校歌開頭起唱,可謂氣勢超凡,主題兀立;偏中兩處重唱“我英華”是強調母校為什麼“可愛”、“可喜”;結尾終唱“我英華”是滿懷幸福的自豪感,肯定母校猶如仙境福地,叮囑自己務須萬分珍惜,兢兢業業,切莫蹉跎歲月,虛度時光。校歌的豐富蘊涵與高峻境界表現在把愛母校與愛故鄉愛祖國、愛世界、愛人民緊密相連,同時又把愛母校與愛學習、愛科學、愛教育、愛人才融為一體。校歌揭示了英華辦學旨在為我中華培養棟樑之才,為著“造福我邦家”,成為“邦之光”。全歌洋溢著愛國主義與人文主義的激情,堪稱思想性與藝術性較為完美的合璧。
英華校歌不僅歌詞哲理深邃,文句雋永,誦起來是那樣扣人心扉,令人神怡;而且歌曲聲調昂揚,節奏明快,唱起來是那樣動人心弦,催人奮進!那么這首樂曲是從何而來的呢?作曲者又是誰呢?前幾年聽一位英華校友興沖沖地對我說:“英華校歌的影響真大!我最近到深圳特區還從音響中聽到它健美的旋律。”其實這是一首美國歷史上以至當今十分流行的名曲。1864年,南北戰爭期間,一支由工農組成的聯邦軍隊由謝爾曼將軍率領浩浩蕩蕩向南部喬治亞州挺進。9月占領了州府亞特蘭大市,11月又折向大西洋海岸進軍。士兵們一路上英勇殲敵,同時嚴懲農場奴隸主,解放黑奴。12月21日,謝爾曼將軍電告林肯總統,說他們已勝利直搗海岸邊。當時積極參戰的排字工人亨利·克·沃克(Hemry Clary Work 1832-1884),從親身經歷觸景生情創作了這首名為《進軍喬治亞》的詞和曲,生動地反映了凱歌行進征途中的實況。沃克沒有寫成手稿,逕直把腹稿排印成歌篇,在軍中散發,迅即廣為流傳。美國的學校盛行把流行歌曲填上新詞作為校歌的風氣,這也影響到我國。英華採用這首歌曲作為校歌,大概是出於當時在校美籍教師的倡議。把這首美國工人創作的革命歌曲作為英華校歌歌譜,這也體現了中美人民之間傳統的友好情誼。
公交線路
乘坐20(往福建警察學院方向)、163、85路到“倉前”站下車即到。
或乘坐12(往幫洲長壽路口方向)、20(往火車站方向)、83(往公交仁德站方向)、83(火車南站專線)(往公交仁德站方向)、105路 (往省軍區(馬鞍)方向)到“中洲島”下車步行200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