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閩劇最早前身由福州西郊洪塘鄉人曹學佺組織創辦曹家班(後稱“儒林班”)創研出新腔“逗腔”起始。
萬曆甲辰年(1604年),曹府的“曹家班”參加洪塘鄉金山寺普渡演出,被稱為“第一代儒林。” 曹學佺興辦“儒林班”的前後,福州民間還有“江湖班”、“平講班。”兩類班社。演唱的是流行於民間的“江湖”、“洋歌”、“小調”等曲調。
光緒元年(1875年),儒林班從農村向城鎮發展,福州出現“梁父吟”、“醉春園”等班,合稱為“十三家儒林班”。
光緒末年至宣統年間(1908—1911年)儒林戲、江湖戲、平講戲給合融匯,俗稱“三合響”,形成了今日閩劇的雛型。辛亥革命後,閩劇進入興盛時期,福州先後出現了“舊賽樂”、“新賽樂”、“三賽樂”、“善傳奇”、“賽天然”、“慶樂然”(俗稱三樂、一旗(奇)二頭羊(然))等閩班和“賽月宮”、“群芳”等女班。其中以“慶樂然”為最。這些閩班組織規模最大,演員陣容最強,劇目最多,聲譽最好。
清末,福清人何璧與福州“儒林戲”創始人曹學佺交流,並與之合寫劇本,把“儒林班”引進福清,且吸收崑腔、京戲等外來聲腔,形成用福州話演唱的地方戲。因在地坪上圍著草索演出,被稱為“地下坪”、“牽草索” 。
辛亥革命後,閩劇進入興盛時期,湧現出眾多班社及有“閩劇梅蘭芳”之稱的鄭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馬狄藩等“四大名旦”。
20世紀20年代,閩劇舞台布景發生改變,俞鴻冠和賀逸雲、賀馨如、賀夢雲三兄弟製作在裱紙竹框上繪製山、石、屋、牆等的硬片布景,以及由畫幕背景與硬片布景組合的所謂“平常幕”,即由宮殿、大廳、花廳、公堂、庵堂、臥房、神廟、寺院、喪堂、野外、花園、街道、監獄、貧家等十四幅畫幕背景與石橋、瀑布、城樓、水景、火景、營房、山石、村舍等硬片布景,分別根據劇情需要組合的布景。
20世紀30年代,福清閩劇鼎盛時期有禮木班、番菇棵班。安邦班、東嶽悌悌班、劉妹班、嚇渠班、忠侯班、西門班、漁溪班、破缽班等戲班活躍在城鄉。
抗日戰爭期間,福州淪陷,鄭奕湊、余紅惠、陳招惠等福州及周邊藝人流落福清。抗日戰爭勝利後,各戲班之間展開競爭,不惜重金從福州聘來許多名角。福州各閩劇班、團也經常來福清巡迴演出,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為提高福清閩劇表演藝術奠定了基礎。那時,比較著名的有港頭、西門、小橋、梧嶼、亞渠等10多個劇團。
五六十年代閩劇進入歷史上第二個高峰,創作、改編出一批優秀的劇目。1951年,在政府召集下,成立了福青和平閩劇團,為公有制組織,後定名為福清閩劇團。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福清民間職業劇團逐漸發展和壯大。《門檻刀痕》《魂斷燕山》《灞陵傷別》《龍鳳金耳扒》等長演不衰。福清民間劇團最多時達100個團。
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閩劇進入了新的時期,新創作的劇目不斷湧現。
文化特徵
腳色行當
閩劇的腳色分行,早期較簡單,儒林班、平講班行當由生、旦、丑三個角色構成"三小戲",後來吸收
徽班、京劇的分行,角色漸趨完整,增加到七個,曰"七子班",再到九個,稱"九門數"。隨著行當的細緻化,又逐漸發展為"十二角色",有小生、老生、武生、
青衣、花旦、
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貼、末、雜等,相當齊全。
生行分老生、小生;旦行分花旦、彩旦、
正旦、青衣、丑旦、潑旦、老旦、武旦,淨行分大花、二花,醜行分
文丑、
武丑、短衣醜等。
唱腔
閩劇唱腔有“逗腔”、“江湖”、“洋歌”、“小調”、“哆噦”和“板歌”六個部分,統稱“榕腔”。曲牌有190多首,其音樂旋律與福州方言的音韻、聲調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逗腔
逗腔出自儒家班,是閩劇唱腔的主體。音樂結構方整、嚴謹,有板腔體。曲牌體和板腔。曲牌綜合體三種。旋律婉轉,纏綿悲側,風格高雅,拖腔較多,以“呀、哎、啞”等音為襯。樂器以吹奏樂器為主,拉弦、彈撥樂器為輔。
江湖
江湖出自“江湖”戲,是在本地區民間歌謠和“評話”(說唱藝術)腔的基礎上,糅合外來聲腔(如徽腔、弋陽腔等)發展而成的。旋律簡樸,強變性較大。在上下句落音不變的前提下,可按唱詞的語言聲調自由行腔。節奏自由,說唱性強。伴奏樂器主要用弦樂。唯【陰調】一曲的幫腔和過門用大嗩吶。“江湖”高亢粗獷,緊拉慢唱時,最能體現激情。
洋歌
洋歌有傳統曲牌30多首。分四種類型。由引子、主曲、尾聲三部分組成的有【雙蝴蝶】【孝順歌】【金湘】【清言詞】【花鼓相罵】【皈禪】等;由引子、主曲兩部分組成的有【水底魚】【賞花】等;只有主曲部分的有【山坡羊】【紗窗外】【看相】【彌陀寺】【花鼓】等;唱念相間類型的有【浪淘沙】【拍妻】【鰲頭金桂】【駐雲飛】等。四類曲牌的旋律互相牽連。滲透,可連串成套。唱腔字多腔少。行腔簡淨。伴奏樂器以京胡、月琴、三弦為主。曲牌後末句用吶仔代替幫腔,俗稱“吶仔尾”。小過門也用“鑼仔齧”,旋律流暢如話。適宜敘述、盤答(對唱),亦可描景抒情。代表劇目有《蘇百萬討親》等。配器以彈撥樂器為主,拉弦吹奏樂器為輔。
小調
小調被吸收閩劇唱腔的各地民歌小調約60多首,旋律簡潔流暢,溶人閩劇後,顯得活躍清新。
噦噦
噦噦為外來劇種腔調之統稱,吸收進閩劇後,其曲體、板式等基本不變。
板歌
板歌,稱“行板”。是本地民間童謠、民謠,加上打擊樂衍化而成,節奏多變,形式活潑,語言豐富,表演風趣。多為醜行腳色演唱。
代表劇目
截至2008年6月,閩劇傳統劇目有一千多種,大都取材於民間傳說、歷史演義或古代傳奇、雜劇,其中有的源於儒林班,有的源於江湖班,有的源於平講班,還有的是從徽班繼承而來,常見的代表性劇目有《煉印》《荔枝換絳桃》《紫玉釵》《女運骸》《開封府》《珍珠塔》《儲問記》《招姐做新婦》《孟姜女》《秦香蓮》《杜十娘》《梁山伯與祝英台》《萬花蓮船》《邱麗玉》《秋蘭送飯》等。
分布地區
閩劇流行於福州方言區與寧德、建陽、三明等地、縣以及台灣省和東南亞華僑旅居地。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閩劇是現存惟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戲曲劇種,在戲曲聲腔流變史和福州地方文化發展史的研究中,它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
閩劇,有著深厚歷史文化積澱和內涵,是閩文化的寶貴精神財富, 是福州方言的活化石,是傳遞鄉音、鄉情、鄉戀的一個重要藝術媒體,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傳承現狀
閩劇遺產的挖掘、搶救和研究工作因經費短缺受到限制,特別是閩劇名老藝術家在各個時期的創作。表演。音樂,舞美的珍貴藝術史料、影像,唱片,以及一批瀕於失傳的經典折子戲劇目、名家名段的精品唱段沒有保留下來,而且人才流失。人才斷層現象嚴重,給閩劇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如果現在不保護,那么,閩劇就有消亡的危險。因此,搶救和保護閩劇已迫在眉睫。
傳承人物
陳新國,男,1946年9月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閩劇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報。
林培新,男,1951年4月21日生,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閩劇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報。
陳乃春,男,1952年11月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閩劇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報。
林瑛,女,漢族,1950年生,福建福州人,國家一級演員,福建省試驗閩劇院院長,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閩劇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報。
保護措施
1989年,福清市文聯閩劇團成立,為閩劇傳承與保護做出貢獻。
1994年,福清市藝華閩劇團成立,創作劇目《淵水寨》、《鐵靈關》、《英明千秋》等30多本,該團吐故納新引進賢才,團隊精英藝術水平不斷提升,為閩劇傳承與保護做出巨大貢獻。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1951年,福清閩劇團首演《棠棣之花》成功。
1986年,應新加坡國家劇場信託局的邀請,福清閩劇團到達新加坡進行演出。
1999年,福清市文登閩劇團參加福建省第21屆戲劇會演。
2000年,福清市文登閩劇團參加第五屆中國映山紅民間藝術節。
2006年,福清市文登閩劇團參加福建省第23屆戲劇會演。
2010年,福清市義校閩劇團參加建市20周年展演。
榮譽表彰
1956年,福清閩劇團劇目《煉印》參加華東地區匯演,獲得一等獎。
1983年,閩劇《魂斷燕山》獲得第二屆“全國優秀劇本獎”。
1999年,福清市文登閩劇團參加福建省第21屆戲劇會演,所參演的《霸陵傷別》獲得“劇目獎”。
2005年5月21日,福清市文聯閩劇團被省文化廳、省總工會、團省委聯合授予“十佳民間職業劇團”稱號。
2006年,福清市玉嶼閩劇團和義校閩劇團被福州市文化局評為十佳閩劇團。
2018年12月,文化部將福清命名為“中國閩劇藝術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