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志社舊址

福州志社舊址

福州志社舊址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區大廟山西麓,是社人作詩吟唱的主要場所,在現在的福州第四中學內。1988年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福州志社舊址
  • 地理位置: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區大廟山西麓
  • 氣候類型: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天
概況,志社源起,選址由來,志社詩樓,活動內容,

概況

民國13年南台詩人翁心組、蔣逢年、張鶴廉等出面組織福州志社。同年九月,社人捐資在大廟山原去毒社戒菸局旁建起社詩樓,雙層磚木結構。詩樓牆基嵌有民國13、19年碑記三方,記載組織志社、詩樓建造和志社活動等情況。

志社源起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台江地區詩人於大廟山上建“志社”。最早的規模並不大,領銜的也多是著名人物,如陳寶琛、林琴南、陳衍等人。“民國6年(1917年),又建詩樓。陳寶琛為志社署額”。民國初年毀於大王廟火災。民國13年南台詩人翁心組、蔣逢年、張鶴廉等出面組織福州志社。志社成員多時達百餘人。同年九月,社人捐資在大廟山原“去毒社戒菸局”旁建起志社詩樓,雙層磚木結構,是社人作詩吟唱的主要場所。《福州地方志》有記載:“由詩人捐資於南台大廟山建築詩樓,窗明几淨,蔚為雅觀。”總之,詩樓是詩人們自發捐資建成的。

選址由來

詩樓為何選址於大廟山北麓?有以下三個緣由:一是此地依山面水,風景秀麗,為旅遊勝地。大廟山下原系閩江水城,“隔絕城市,高居南台勝處。憑欄而望,鱭集其下,前臨大江,星星漁火,時出沒林外。每當風清月白,水村十里,天然一幅水墨圖畫,洵詩境也”; 二是“自古搔人墨客類有得江山之助,以寫抑鬱無聊之意”。宋、元、明、清及花園列代文人墨客紛來遊覽,詠詩作畫;三是在此地建樓,“引時至今日,其感觸有百出於不自知者”。“風景不殊,而情懷頓異,起宛在堂諸先生而問之。蕭條異代,其亦同不幸之慨也”。

志社詩樓

民國6年(1917年),志社建詩樓。陳寶琛為志社署額。“樓前榕樹雙株,老乾虬枝,日影不到”。民國初年毀於大王廟火災。南台詩人翁心組、蔣逢年、張鶴廉等出面組織福州志社,重建詩樓於民國11年(1922年),落成於民國13年秋。詩樓為磚木結構西式樓房,樓坐南朝北,二層。正門門額為陳寶琛題寫的“志社”匾。詩人蕭夢馥曾書一聯:“雙樹容聽法,白雲悠為懷”。詩樓外有一聯:“山林一席供歌嘯,城郭千家入畫圖。”底層兩端磚壁嵌有民國13年、19年立的三通石碑:一為《志社新建詩樓記》,系林蒼記,蕭夢馥書;一為《志社詩樓碑記》,系唐翰波記,陳謙為書;另一通碑系陳衍撰,洪亮書。石碑記錄了志社組建經過、詩樓建築緣由及志社活動情況,給我們留下了一段珍貴的文史資料。清末福州詩人集資建造的志社詩樓現已整修一新。樓前三方碑石,保護完好。
詩樓舊址近照詩樓舊址近照

活動內容

據資料記載,志社的活動以製作折枝詩歌為主,即選平仄兩字為字眼,嵌在詩句上下聯,組成一對,每句七字,總計14字,限時詠作,分等獎勵。詩人林步瀛有詩《飲大廟山志社》:“置酒惠詩在晚香,養花天氣雨晴勻。百年霸主終黃土,一角吟樓有後人。落葉閒鷗見題句,嘉魚新筍送沾唇。和詩嵇至芙蕖發,點點襟痕酒已深。”詩人生動地敘述了聚會時的鮮活場景,甚至在緬懷閩越王時,發出“一角吟樓有後人”的豪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