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舌尖上的中國》挑逗國人味蕾時,三集關於福州傳統美食的記錄片《福州之味》也在視頻網站熱播。攝製組主力由3名90後妹子和1名白俄羅斯小伙子組成,他們希望通過記錄福州傳統美食的味道,來展現福州這座城市的性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州之味
- 外文名:Taste of Fuzhou
影片緣起,團隊成員,拍攝主題,肉燕,青紅酒,半旦,
影片緣起
當《舌尖上的中國》挑逗國人味蕾時,三集關於福州傳統美食的記錄片《福州之味》也在視頻網站熱播。再不用羨慕泉州的蘿蔔飯,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鍋邊、線面、肉燕等福州傳統美食,被它們的“古早味”打動。片中,當鍋邊師傅老張將細膩的米漿澆在燒熱的鍋沿,當線面師傅老唐有節奏地拉扯著線面,當魚丸師傅老黃擠捏魚丸下鍋……一道道福州傳統美食給觀眾呈上一場別樣的盛宴。它不像單純美食介紹紀錄片,畫面中還出現名勝古蹟三坊七巷等,當傳統老手藝人,搭配熟悉的場景,製作著吃著簡單但製作過程繁複的美食時,簡單的福州傳統小吃不再平凡。正如片中所說,“小吃的身價是不高的,它們得以流傳數百年,成為傳統和一座城市的味覺符號,憑藉的就是獨特二字。”每道傳統美食都代表著城市性格。
團隊成員
拍攝主力是三名90後妹子和一名白俄羅斯小伙子,新生代的90後與傳統美食碰撞,個性便是他們的標籤。視頻總導演周夢娜就是位地道的90後福州妹子,她從小就熟悉各種福州傳統美食味道。她說,看完《舌尖上的中國2》第一集後,她被“古早味”深深吸引,感覺這個詞將傳統美食的味道形容得很恰當,為此,他們將城市味道與城市性格掛鈎,希望通過傳統美食的製作過程,來詮釋歷史積澱賦予福州人的城市性格。為更好地在影片中詮釋這種理念,他們常常一家一家小店吃過去,到處尋找福州老味道,總共400多G的素材,最後只剪出1G多的片子,拍攝30多種傳統美食,也因影片呈現效果,最終只列出7樣,濃縮在28分鐘的片子裡。
拍攝主題
肉燕
肉燕將一種食材發揮到了極致,肉燕獨特之處在於,肉皮包肉餡,稱其為“燕”則是由於它的形狀,圓頭散尾似飛燕,將一塊敦實的肉,變成薄如宣紙的肉皮,打燕皮這門手藝,實在讓外行人驚為魔法。複合的城市映像濃縮成手藝人製作的大菜小吃,在品嘗美味的同時,更能感受到的是,福州人處事的包容之心。
青紅酒
青紅酒使用的是最古老的釀酒法,青紅酒被譽為閩派黃酒的正宗,入口時溫和綿甜,但後勁十足,三五碗後必是大醉,青紅酒的選材簡單但苛刻,糯米必須是當年生產的上等糯米,紅粬必須是古田紅粬,只有這樣嚴格的選材才能釀造出色澤鮮艷,酒味醇厚的青紅酒。糯米蒸製過後,攤開晾涼,合適的糯米溫度是決定青紅酒口感的關鍵,濃醇紅粬配上清冽的閩越山泉,封壇的黃泥也是拌有穀殼,唯有這樣,里里外外的酒都將帶著散不去的米香,封壇後的酒缸需置放在陰涼處,至少等到次年的冬天才可以啟封。福州人並不標榜自己能夠豪飲,但閒暇時,溫上一壺青紅酒,在福州人的生活里也是尋常,藏其鋒芒、低調內斂的習性在福州處處可見。
半旦
福州人做半旦,追求的就是一個熱鬧,宴席擺開來,人越多越好,且來者都是客,無論打哪兒來,坐下就開吃,浩浩蕩蕩幾十大桌,才讓主人面上有光。大菜小吃一應俱全,舉杯推盞間熱情洋溢,濃郁淳樸的鄉村習俗經久不衰,是福州人底子裡的熱情與好客,福州人雖不善言表,但他們用“半旦”這樣豪放的習俗以表心意,有酒有肉,五湖四海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