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12年09月21日,由中國科學院古人類研究所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組成的考古隊,在福岩洞內又發掘出8顆人牙古化石。現場發掘專家初步推斷,該人牙化石極可能為3萬年前古人類所有。由此判斷,早在3萬年以前,就有人在湖南道州的福岩洞生活。
2013年5月出版的《人類學學報》刊發該項發掘報告,研究人員依據鈾系法初步年代測定和動物群面貌判斷,古人類活動的年代大致為晚更新世,進一步發掘和研究將為探討古人類在該區域的演化和生活方式提供有價值的科學信息。該項研究獲得了中國科學院重點部署項目和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資助。
2013年12月9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為了取得更好的年代測年樣本,上月11日至30日,該研究所與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道縣文廣新局組成的聯合發掘隊,第三次對道州福岩洞古人類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人類牙齒化石20枚及一批哺乳動物化石,有望2014年取得準確測年數據。
2015年10月15日,中國科學院多位研究員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論文,宣布在道縣樂福堂鄉福岩洞古人類遺址發現47枚具有完全現代人特徵的人類牙齒化石,表明8萬至12萬年前,現代人在該地區已經出現,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具有完全現代形態的人類。
出土文物
2011年,聯合發掘隊對該古人類遺址進行考察和發掘,出土了5枚古人類牙齒和1000餘件哺乳動物化石,初步確定其年代為晚更新世晚期。
2011年發掘共分Ⅰ、Ⅱ兩區,發掘面積約20㎡。遺址堆積以Ⅱ區最厚、最為典型,自上至下可分為4層:①層為灰白色鈣板層,較硬,厚約10厘米,不連續分布;②層為黃褐色粘土,土質較緊密,出土大量動物牙齒化石和人牙化石,厚25~30厘米;③層為砂礫石層,局部膠結緊密,礫徑多為2-5厘米的砂岩,磨圓一般。無包含物。厚75~80厘米;④層為淺黃色粉沙黏土,土質較疏鬆。出土少量動物牙齒、骨骼化石,另發現有人牙化石。厚約1.4米。因時間關係,此次發掘未見底。
遺址第②、④層出土動物牙齒化石含30多個動物種類,包括有靈長目、齧齒目、食肉目、食蟲目、長鼻目、奇蹄目和偶蹄目等。從動物的組成看,屬於南方地區第四紀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相關的測年正在進行中,但從包含巨貘、鬣狗等絕滅種的情況推斷,此遺址的年代可能在晚更新世的晚期階段。此次發掘最重要的收穫是出土於地層中的4顆人牙化石,若遺址年代推斷正確,此次發現將是為湖南省更新世時期古人類的人類化石增加了一批重要標本,為追溯解剖學上現代人類的遷徙、擴散和發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資料。福岩洞遺址曾於1984年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組織進行過考古試掘,但僅發現一些動物牙齒化石,未見相關人類遺存。此次發掘無疑豐富了該遺址的內涵,重新定位了該遺址的性質。發掘資料已在整理之中。待測年結果出來後,來年將可能再次對該遺址進行發掘規劃。
2012年,聯合發掘隊再次對遺址進行發掘,新發現17枚人類牙齒化石和大量的動物化石。
研究意義
通過對道縣人類化石的研究顯示,具有完全現代形態特徵的人類在東亞大陸的出現時間比歐洲和西亞要早至少3.5萬至7.5萬年。這項研究提供了迄今最早的現代類型人類在華南地區出現的化石證據,是中國學者在現代人起源研究領域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對於探討現代人在歐亞地區的出現和擴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