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善有群藤藤匠

《福善有群藤藤匠》是高仁斌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善有群藤藤匠
  • 作者:高仁斌
  • 作品體裁:散文
地處富順西部的福善鎮,與宜賓翠屏區、南溪區和宜賓縣接壤,是川南淺丘逐步向深丘過渡的地帶,周邊村莊多為岩區。
在福善岩區山上,生長著一種藤蔓植物,葉片呈桃形,藤枝有著極強的韌性,當地人稱之為“古耳藤”。用去皮之後的鼓二藤編制藤椅,是當地的一項傳統技藝,所以多年以來,在福善鄉間活躍著一批專門編制藤椅的手藝人,大家都喜歡稱他們藤藤匠。開春之後,藤藤匠們就會到山裡採集鼓二藤,把去皮之後的鼓二藤晾曬起來,挽成一圈一圈的形狀,掛在堂屋的牆上,像一幅幅淡雅而立體的裝飾畫。等到農閒的時候,他們就會把早已燒製成型的藤椅架子搬出來,沿著每一根椅腳悉心地編上剖開的藤條,三兩天功夫,一架嶄新的藤椅就完工了。如果哪家的藤椅壞了需要修補,藤藤匠就會帶一把藤條上門服務,去除那些鬆散的藤條,續上新鮮的藤條,原本歪斜的藤椅瞬間便完美如初,主人為了表示感謝,一般會熱情地招待一伙食,然後多少支付一點工本費。在漫長的歲月里,福善鄉間的藤藤匠只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善於就地取材的手藝人,編藤椅也僅是一門可以鄰里互幫的副業,並不曾想到有一天他們可以藉此打開致富之門,並成就一個偏遠小鎮的幸福生活。
上世紀80年代初,身懷技藝的藤藤匠們開始外出打拚。那時,外出謀生還是一件新鮮事,也沒有任何現成的門路可言,要放下祖祖輩輩旱澇保收的莊稼地,背井離鄉尋求發展,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那時候,大家管這種行為叫挖齋。憑著對外面世界的嚮往,他們湊齊基本的路費,便開始了向南的征程,隨身攜帶著那把伴隨自己多年的篾刀和一捆家鄉山上常年生長的藤條。臨行前,他們和家人已經為此商量過多次,做足了充分的心理準備,如果找不到合適的門路,就權當出去見了一回世面。這樣的出行,總是顯出幾分悲壯的意味。
事實證明,藤編工藝有著旺盛的市場需求。走出家門來到城市的藤藤匠們,很快找到了致富的路徑,他們編制的藤椅備受青睞,而且售價比家鄉高出了許多。他們驚奇地發現,自己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居然也可以到大城市工作和生活了,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站穩了腳跟的福善藤藤匠,所做的事情只有兩個,那就是在拚命發展業務的同時,把自己的家屬、包括本家親戚帶到身邊來,大家一起創業。有了一批先行的藤藤匠外出發展,帶動了更多的福善人到大城市尋找發展機會。親幫親、鄰幫鄰、師傅帶徒弟都是一些十分傳統而管用的方式,他們在一座城市落腳之後,就把這座城市作為自己發展的基地,悉心經營,發現商機。所以,在福善人中間,逐漸形成了一種鄉俗,那就是一提到那座城市,他們都能隨口說出在那裡有某某村的某某人。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傳統的藤藤匠們開始了第一次轉型,他們發現了床墊市場的巨大商機。隨著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那時人們管床墊叫席夢思,用幾百個彈簧穿連起來,墊上棕墊,再鎖上面料,不僅看起來很有檔次,重要的是,睡在上面富有彈性,給人帶來一種舒適的睡眠體驗。剛剛興起的床墊,是一種十分時尚的事物,有很大的消費群體。那時,一張床墊可以賣到上千元,而其成本還不到一半。而有著製作藤椅、沙發經驗的福善人,無疑成為進入這個行業的先行者,很多後來發展壯大的企業老闆,都是從這裡賺到的人生第一桶金。在上世紀90年代,福善外出做床墊的人迅猛發展,鼎盛時期,全鎮至少有上萬人之多。
四十年滄海桑田,四十年時代變遷。當年走出家鄉的藤藤匠,而今大多已過半百人生,他們中只有極少數還在堅守傳統的藤編技藝,絕大多數已經轉型到包括床墊在內的家具業,以及為家具配套的窗簾、布藝等行業。改革開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福善藤藤匠人所經歷和帶動的創業實踐,再次告訴我們:改革開放是一場從思想到行動的創新突破,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實現創新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