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勝寺塔

福勝寺塔

福勝寺塔又稱梵塔,位於河南省鄧州市城區大十字街西南角,始建於北宋天聖十年(1032年)二月二十五日,該塔為八角椎形、仿樓閣式、密檐浮雕的磚塔。塔原為十三層,元末遭兵毀,變為七層,明代洪武初由僧子顏重修。1988年5月,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修葺該塔時發現塔基地宮。經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由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共同組成發掘隊,於1988年7-8月進行了發掘,出土了金棺、銀槨、佛骨舍利、舍利瓶及玻璃葫蘆等一批文物。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勝寺塔
  • 地點:河南省鄧州市城區大十字街西南角
  • 始建:北宋
  • 類型:古建築
  • 坐標:32°41′26″N 112°4′57″E
  • 初建層數:十三層
  • 現代層數:七層
  • 高度:38.28米
  • 文物級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所屬城市:河南省鄧州市
  • 所屬國家:中國
歷史沿革,建築藝術,建築結構,出土遺物,金棺銀槨,其他文物,地圖,

歷史沿革

福勝寺塔建於北宋天聖十年(公元1 0 3 2 年),初建時為1 3 級,高2 0 余丈,後為兵燹所焚。現存的梵塔共7 層,高3 6 .7 米,通體呈八棱圓錐狀。梵塔造型簡潔,比例適度,是一座莊嚴古樸的樓閣式密檐浮雕磚塔。塔檐由青磚砌成,塔身周圍,每面都有用磚浮雕的佛龕群,約有1 3 0 0 多塊佛龕。這些佛龕上,浮雕著天王、菩薩、金剛、羅漢、黃巾力士等佛法神像,造型奇特。佛龕的邊緣和拱門的周圍,飾有各種蔓草花紋。
碑
關於福勝寺塔的修建年代,《鄧州志》卷九記載較詳:“福勝寺在州治南關,天聖間創建,元至元末兵毀,明洪武初僧子顏重修。”過去很長時間內當地民眾一直稱其為隋塔。1951年修葺時,曾刻石作記,嵌於塔壁,也稱為“重修隋塔簡記”,認為塔始建於隋仁壽二年。當時之所以認為是隋塔,是將原由鄧縣運往開封的隋仁壽二年鄧州興國寺舍利塔銘,誤認為福勝寺塔銘的緣故。後雖根據此塔建築特點確定為宋塔,但缺乏確切紀年。這次地宮內發現的《地宮記》記明此塔始建於宋天聖十年(1032)二月二十五日。
1988年5月,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修葺該塔時發現塔基地宮。福勝寺塔地宮的發現,是我國佛教文物的又一重要發現。出土的金棺、銀槨、鎏金雙龍銀壺、紫紅色玻璃葫蘆等文物,表明宋代手工業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對於古代科技史、藝術史、宗教史等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建築藝術

福勝寺塔為七級仿樓閣式磚塔,平面呈八角形,塔門向南,高38.23米。塔身全部用青磚壘砌,內外壁面用白灰漿勾縫,內部用紅粘土粘合。塔身自上而下逐層有明顯收分,第一層塔身最高,以上每層高
福勝寺塔
度均勻遞減,外廓剛柔適度,造型優美,有明顯的宋塔特色。每層塔檐都用青磚砌成,斗拱為五鋪作,檐口用磚雕椽、枋等。各壁轉角砌倚柱。塔身每層的內外壁面嵌砌各種雕磚,共2000多件;內容有坐佛、菩薩、天王、力士、羅漢、伎樂、寶裝蓮花和各種花紋磚飾,總計25種。
南北壁中間設半圓形拱券門,門的周圍刻各種蔓草花紋等優美圖案。由南面第二層塔門可進入塔心室,室內設梯道,沿順時針方向盤旋拾階而上。第二、三層均需先繞塔外檐平座,然後進入向上層登臨的梯道而至塔室。四層以上的內室為筒狀,不再設梯道。內壁以疊澀檐隔層,一至五層平面為八角形,五至七層為方形。第七層南壁設券門(圖一)。由於年久失修,塔身損毀嚴重,195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曾撥款對一層進行了加固維修。
福勝寺塔1963年被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由於周圍低洼潮濕,未能解決酥鹼對塔基的浸蝕,而且頂部坍塌更甚。198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再次撥款,省文物局責成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對此塔進行全面修茸。

建築結構

地宮位於塔心室之下,距地表深4.6米,坐南向北,偏東2°,由宮道、大門、甬道、宮室四部分組成。宮道位於大門北端,由於上部施工未及發掘,後經鑽探得知為長方形下坡道,長15.3米,寬2.35米。道內填一層黃土,一層磚渣。黃土層厚20厘米,磚渣層厚40厘米,略經夯打,最深處共12層。地宮的大門為門樓式建築,中間砌築一券門,高2.21米,寬1.22米,以封門磚堵封;券門之上有六朵五鋪作磚雕斗拱,再上有磚雕椽、大小連檐和瓦形磚,均向外懸挑。門外兩側砌牆,寬度與宮道相同。甬道與大門相通,高度也與大門相同。東西兩壁用長條磚錯縫平砌,在高1.63米處向上用楔形磚錯縫砌築為拱形頂。甬道內地面用磚錯縫平鋪。在大門內東壁的上方築一方形壁龕,高18厘米,寬12厘米,進深14厘米,可能為燈龕。甬道長6.13米。其內用乾擺磚堵封。所用磚的大小有兩種,一種長53厘米,寬24厘米,厚7.5厘米,另一種長43厘米,寬20厘米,厚7.5厘米。在甬道的南端與宮室的北壁上,另砌築一子券門,稍偏甬道的東部,高170厘米,寬82厘米,亦用青磚堵封。
宮室位於甬道的南端,平面呈六角形,每邊長65厘米。底部為方磚錯縫平鋪。周壁由底向上逐漸向內微縮,在1.92米處6個壁面疊砌向內縮,形成六角攢尖式項,高3.45米。頂部正中嵌銅鏡1面。東、南、北三面牆壁的上方各有鐵釘1個。整個宮室的壁面均塗白灰,整齊平整。

出土遺物

1 9 8 8 年在修復塔基時,發現這是一座地宮,並從中發掘出金棺銀槨等稀世珍寶。金棺銀槨放置在玉質石函內。銀槨為長方形,安放在須彌座槨床上。槨之前方豎兩根檐柱,其上承托仿木結構的房頂,上有脊獸、瓦壟、瓦當、滴水、封檐板等,雕刻精細,精美絕倫。銀槨蓋為七棱形,其上為線形紋飾,前方透雕雙龍戲牡丹。金棺放在銀槨內的前方,長1 9 厘米,高1 2 厘米,重6 2 0 克。金棺左側為釋迦涅故事圖,右側為出行圖。金棺內,前面放“頂骨”一尊,後邊放“佛牙”一枚。玻璃寶瓶放在銀槨的後方,米黃色的瓶中盛著無色透明液體和米粒大小的佛祖舍利。“舍利”瓶內,還有鎦金雙龍銀壺一件,彩色玻璃葫蘆一件,均為罕見之寶。據有關專家說,福勝寺塔下地宮內的佛牙,比北京西門光靈寺塔供奉的佛牙還早3 9 年。

金棺銀槨

金棺銀槨,北宋,其中金棺,金質,長19厘米,寬11厘米,高14.5厘米,重614.52克;銀槨,銀質,含銀量99%,長43厘米,寬20厘米,高34厘米,重2384克,1988年7月河南省鄧縣(今鄧州市)福勝寺塔地宮出土。
福勝寺塔
金棺棺蓋為前寬後窄五棱形,上鏨刻雙鳳戲牡丹,金棺前檔飾有仿木建築,其下刻有護法神2個,兩神雙赤足站立,各執一劍。金棺右側為出行圖,其後鏨刻“未 三月造”。左側為釋迦涅槃故事後部鏨刻“維摩隱僧”,金棺底座邊緣篆刻祥雲圖案。
銀槨由三部分組合而成,槨蓋、槨身和基座。槨身正立面、後立面飾刻有屋頂、大門紋樣;槨身正立面外部立兩根檐柱,其上承托仿木結構的屋頂,與基座相連,基座上飾一圈欄桿。
銀槨的前方,有一門樓,門樓之下豎立風宇匾,匾額上摹刻楷書題銘,兩行,共20字,為:“諸法徒因生,如來說是因,彼法徒緣滅,大沙門所說。”

其他文物

石函1件。方形,上部有覆斗形蓋,子母口,底部坐落在須彌座上的凹槽內。長寬各60厘米,高34厘米。
“佛頂骨”1件。象牙質。呈不規則的橢圓形,底部磨平。高7厘米。銀盒1件。半球形蓋,扣合在盒口沿的子口上。盒圓形,鼓腹,圜底,圈足。圈足的邊緣鑽圓孔,用銀絲連結在盒的下部。口徑6.5厘米,底徑4.5厘米,高7厘米。“佛牙”1枚。褐色石質,不規則橢圓形。高2厘米。
玻璃舍利瓶1件。圓球狀,小口,圜底,鼓腹。口徑2厘米,腹徑11.5厘米,底徑5厘米,高12厘米。在銀槨內為了擺放平穩,瓶底墊有油泥一周。瓶內滿儲無色液體,內含粗沙和碎石子“舍利”,以及鎏金雙龍銀壺、紫紅色玻璃葫蘆各1件。瓶口原用青灰色油泥封閉,發現時油泥蓋已墜入瓶中。
鎏金雙龍銀壺1件。鑄造而成。小口外侈,長頸,鼓腹,平底。口上有蓮瓣紋蓋,以銀鏈與頸部的活動銀環柑連。腹部鑄出對稱的雙龍紋,表現鎏金。口徑1厘米,腹徑3厘米,底徑1.5厘米,通高5厘米。體小工精,極為罕見。
紫紅色玻璃葫蘆1件。上小下大的葫蘆形,圓口,底稍向內凹。高4.5厘米。
鐵塔2件。形狀相同,均鑄造而成。基座和塔身平面皆為方形。基座上小下大,形成四個斜壁面,中空。塔身上部四角為焦葉狀飾,中間立剎桿,有七級圓形相輪,其上為方尖狀剎頂。基座長、寬各8厘米,塔連座通高25.5厘米。
玻璃葫蘆2件。置於一座鐵塔內,一大一小,粘連在一起,表面有一層水銹,呈米黃色,大的一件為上小下大的葫蘆形,圜底稍向內凹,高4.5厘米;小的一件為圓口,口沿向外翻卷,長頸,圓鼓腹,圜底稍向內凹,高4厘米。
銅錢編織手爐1件。已殘。將銅錢相互疊壓用銅絲穿結編綴而成。爐體保存較好,平口沿,深腹,腹壁近直,平底,圓足。手柄已殘,柄下有鐵皮襯托。爐體口徑12厘米,底徑6厘米,高11厘米,手柄殘長23厘米。所用銅錢有“太平通寶”、“開元通寶”、“天禧通寶”、“景德元寶”4種,以“太平通寶”最多。
銅鏡3件。一件鑲嵌在地宮頂部,圓形,圓紐,紐座周飾蓮瓣和18朵蓮花,襯葉狀紋,寬邊沿,鏡面微凸。鏡面鑿有三角孔,其用意不明。徑30厘米。一件鏡面較薄,鏽蝕嚴重,徑11.5厘米。一件鏡面較厚,鏽蝕嚴重,圓紐,系葡萄鏡,徑11厘米。
銅錢1098枚。其中有“五銖”、“貨泉”、“開元通寶”、“乾元通寶”、“淳化元寶”、“至道元寶”、“鹹平元寶”、“景德元寶”、“天禧通寶”、“至元通寶”、“周元通寶”、“宋元通寶”。
銅瓶1件。放在石函上,長頸,圓鼓腹,平底,肩部有口,其上有蓋,用合頁穿連,扣合嚴密。腹徑10厘米,底徑5厘米,通高28厘米。鐵燈1件。已殘。圓形,淺腹,中間有乳釘一個。徑10厘米。
《地宮記》石刻刻在石須彌座束腰部位的北面和東面。北面銘文楷書,14行,滿行13字,為“鄧州龍興寺大悲院”地宮記 掛姓名如後”順陽縣施主張太君”施石槨一座妻李氏”男張守遷男張謙男張熨”男張信新婦王氏蘭氏”田氏全氏”許州陽翟縣施主元勛功德主僧法□”師弟惠宣比丘廣香”管內僧正賜紫惠談”施主宋光厚弟宋光晏母親何氏”頂骨一尊 佛牙一支 舍利一瓶”大宋天聖十年二月二十五日記”。東面銘文亦楷書,共7行,滿行11字,為“窯地主皇甫妻陳氏”男惟寧女喜姑”弟使院觀察勾押官皇甫曄”妻盧氏男惟清兒新婦段氏”孫兒彭孫”諸法從因生如來說是因”彼法從緣滅大沙門所說”
刻銘磚2件。均為甬道內的封堵磚。一刻“趙三□月”4字,一刻“天聖九年六月十五日雨下”11字。磚長52厘米,寬22.5厘米,厚7厘米。

地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