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社會學是運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近代以來社會學家的社會福利理想、當代社會福利思潮、社會福利問題的產生與發展過程、社會福利對象、社會福利制度、社會福利實現方式和社會福利組織等社會福利發展中的基本問題;分析蘊含在這些問題中的人與社會的關係、社會結構、社會體制、社會平等與社會公平、資源分配等深層問題;專題討論了全球化當代中國的社會福利,以及中國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的重點發展項目;強調指出了富有內在活力與可持續增長的社會福利模式,在於國家干預的社會再分配、慈善事業與社會投資的有機結合。
基本介紹
- 書名:福利社會學
- 作者:范斌
- ISBN:9787802301450
- 類別:現代社會文學庫
- 頁數:283
- 定價:22.00元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7月1日
- 裝幀:平裝
- 紙張:膠版紙
福利社會制度,社會影響,社會體現,西方模式,歷史原因,社會分配,中國發展狀況,制度改革,代表國家,圖書信息1,內容摘要,圖書目錄,圖書信息2,
福利社會制度
福利社會制度,是指通過對國民收入的一次分配、二次分配進行干預或調整,縮小二極分化,提高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水平,並使之達到當代應有的水平。福利社會制度是按人的低層次需求(生理和安全需求) 進行分配,共產主義的分配製度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即按人的全部合理需求進行分配。因此,從社會財富的分配角度講,福利社會制度是“按需分配”制度的初級形式。福利國家的主要目標是消除貧困,縮小貧富差距,平抑經濟周期性波動,維持經濟穩定增長。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運行,福利國家的這些目標實現得都不太理想。在其制度設計過程中所存在的風險、制度運行所可能產生以及已經產生的後果;福利國家的危機 如果從1948年英國首相艾德禮宣布英國已經建成“福利國家”算起,西方福利國家發展到當代已經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作為一種政體,福利國家承擔了其公民的絕大部分生活費用。為了有效地管理公民的社會生活,西方已開發國家設計並實施了一系列有關公民生老病死的社會保障計畫,最終使福利國家具有明顯的國家社會主義的特徵,其中,福利制度最完善的瑞典、挪威和丹麥等國又被稱為北歐社會主義。在這些高福利的國家中,瑞典的經濟成就尤為引人注目:它創造了經濟成長、物價穩定和充分就業等任何一個現代國家都渴望得到的經濟奇蹟。瑞典是福利國家的“視窗”,所以瑞典社會福利制度運行的效果如何對所有實行社會市場經濟的國家都具有重要意義。
社會影響
社會福利是指為了促進個人的功能發揮和使之獲得最低的生活水平而提供一系列項目、好處和服務。廣義上,社會福利包括四個因素:收入補貼計畫、健康、教育和福利服務。大多數已開發國家在第二次世界 大戰以後建成了“福利國家”,如西歐、北歐各國。各個國家的實際做法不盡相同,福利國家一般是指私人企業生產物質產品,而政府則提供旨在提高文明和文化水準所必不可少的社會服務和基礎設施,包括社會保險、衛生保健、住房建築、教育、文化活動等內容的國家。建立“福利國家”的目的是有意識地運用政治權力和組織管理的力量,主要是在分配領域,矯正市場機制的缺陷,通過稅收和福利補助調整不同階層的收入,縮小二極分化,緩解不同階層的矛盾,使社會獲得穩定。如在英國保守黨執政的1994—1995年,最上層20%家庭的平均初始年收入是40330英鎊/年,與最下層20%家庭年收入2024英鎊/年相比,二者收入差距是19.9倍;在考慮貨幣福利、實物福利和稅收後,最終收入分別變為28640英鎊/年和7720英鎊/年,二者相比為3.7倍。法國醫療保險是由國家和私人機構共同經營的,但是國家的色彩強一些,所以它的體系有社會主義的味道。在法國只要一人工作,一家人都會獲得保險。不僅大公司要為雇員提供保險,小公司也有這個義務。失去工作也不會馬上失去醫療保險。加拿大則擁有世界上最慷慨的醫療保健制度。這個保健制度由政府提供,費用都由國家承擔,比社會主義色彩濃厚的法國還好。如果按美國人的觀點,至少在醫療保健上,加拿大實行的是共產主義制度。因為是全民保健,每一個公民和永久居民均可以享有,它包括所有主要醫護和治療。德國是世界上福利制度最慷慨的國家之一,德國一個四口之家的補貼每月可以達到1600歐元,但同時該國卻面臨著高失業率。很多經濟學家都擔心這種“慷慨”福利政策會養“懶漢”。在德國,有些低工資工人也可以享受到福利待遇,大約有100萬接受該項福利的人有正當工作。德國首相默克爾承認,有很多德國人就為了能夠領到津貼,而有意縮短工作時間,相比之下,印度是個貧窮國家,印度人民院(下院)22日以高票通過了執政黨聯盟提交的《國家農村僱傭保證法案》,決心解決印度最大問題——貧困問題。根據規定,所有的農村家庭都是這項法案的實施對象。法案將保證每戶家庭人均每天得到最低60盧比(約合12元人民幣)的生活費和100天的勞動時間。有分析人士指出,這樣的扶貧法案,對全國7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長期受到失業和貧困困擾的印度來說,此舉是該國邁向福利國家的第一步。
社會體現
2006年2月28日,《人民日報》刊發的《印度百姓看病不難》的報導:印度推行全民免費醫療制度,建立了一套包括國家級、邦(省)級、地區級、縣級和鄉級醫院在內的政府醫療服務體系。除此之外還有各級醫療中心。與此同時,政府也鼓勵私立醫院擔負一定的社會責任,為貧窮患者適度減免醫療費用。如此就構成了一個立體的醫療網路。條件不太好的醫療中心,承擔著大眾的醫療服務;而私立醫院,則為那些對醫療有較高要求的人提供服務。
印度大學每學期的學費據2006年4月7日《環球時報》報導,是200盧比(約合4.65美元)。住宿費是60盧比(約合1.40美元)。教材自己到書店購買。收費最高的信息技術學院每學期學費也不過600盧比(約合13.95美元)。瑞典在個人所得稅中實行超額累進制(最高時邊際稅率曾達85%),在收入政策上照顧低收入者,加上福利制度中一些扶貧措施,從而有效地抑制了社會兩極分化。1977年瑞典全國收入最高的10%的人和最低的10%的人的收入差距經稅收和福利相平衡後由10比1降到大約4比1。這一政策使國民收入分配產生了有利於勞方的變化,勞動所得(工資加僱主為其支付的相當工資總額約40%的社會保險金)與資方所得(利潤加折舊費)相比已由戰後初期的1比1,上升為六十年代的2比1和七十年代的3比1,有些年頭甚至達到4比1。這種發展使財產占有的差距也在縮小。1930年至1970年間占家庭總數1%的最富有者的財產占家庭總財產的比例由47%降到23%。社會結構因此開始由傳統的金字塔型向棗核型演變。據《南方》雜誌報導:巴西雖然是擁有1.8億人口的開發中國家,但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趕上已開發國家的城市化水平,並且實行全民免費醫療、全民免費義務8年教育和全民社會保障制度。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主張“第三條道路”。“第三條道路”對社會福利的基本主張是:“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在人力資本上投資,而最好不要直接提供經濟幫助,為了取代‘福利國家’這個概念,我們應當提出‘社會投資國家’這個概念,這一概念適用於一個推行積極福利政策的社會。”一句話,變“消極福利”為“積極福利”,而不是不要社會福利。“用‘福利社會’取代‘福利國家’已經成為一個約定的基調,……,福利供給的重組應當與積極發展公民社會結合起來。”與此相應,布萊爾在總吉他所領導的政府的“工作重點時,把優先權賦予教育、教育、教育。”歐洲的社會民主主義者對“福利國家”的討論“把重點轉向了‘對可能性的再分配’對人類潛能的開發應當在最大程度上取代‘事後’的再分配。”
西方模式
西方社會的福利制度有二種不同的模式,一種傳承英國的《濟貧法》傳統,以有選擇的補救和扶助貧困者和貧困家庭作為政府社會功能的基本出發點,一種因襲德國的《社會保險法》,以制度性的階級調和作為政府社會幹預的基本措施,使社會各階級都承擔工業社會的風險。這兩種模式相互影響,成為西方建設福利國家的藍本。總而言之,由於市場的不完善、市場本身無法迴避和克服的缺陷,迫使國家不得不利用政治權力保護公民免受社會風險,成為建設福利國家的基本共識。在這種共識的指導下,西方國家進行了大規模的社會再分配。以30%左右的稅率將財富從個人徵收到國家手中,然後將其中的30%—80%轉移支付到社會各階層。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的社會轉移支付率占平均稅率的30.7%,西德為55%,瑞典為78.9%,英國為78.4%。⒁根據社會轉移支付率占平均稅率的比例,瑞典和英國是典型的高福利國家,國家福利功能大,美國是低福利國家,國家福利功能小。國家福利功能小並不一定意味著福利小,因為福利可以來自於國家,也可以來源於市場和社會。目前流行的學說是以福利社會取代福利國家,救濟式的消極扶貧轉向積極的福利政策。但無論如何,社會福利保障都離不開政府的積極干預。總體上說,建設福利國家、福利社會,是通過對國民收入的一次分配、二次分配進行干預和調整,縮小二極分化,提高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水平,通過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和就業能力等。
歷史原因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各種需要分為五個層次,依次序上升。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人的各種需要中最基本、最強烈的一種,是對生存的基本需要,它是推動人的行為的最強大的動力。如果人的這種最基本的生理機能需要得不到一定程度的滿足,人的生存就會很困難,他的生命就缺乏最基本的保障。因為他的生命的存在缺乏最基本的保障,他就會為此而無視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在人的需求的五個層次中,生理和安全需求是低層次的需要,是人的本能的對生命延續的需求。在低層次需求沒有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之前,對大多數一般人來說,很難產生高層次需求。這種低層次需求,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時代背景,有不同的內容和含義,對其需求滿足的程度要求也有所不同。在同一個時代,大部分人的對低層次(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構成了社會平均的低層次需求水平。個人與社會平均的低層次需求水平之間的差距過大,其滿足程度過分的低於社會平均水平,會使人產生強烈的對低層次的需求。
當人的低層次需要,生理、安全需要不能得到最低程度的滿足時,人就可能會鋌而走險,尤其是對青壯年來說,青春的血液使他們不可能坐以待斃;當這個人群占人口的較大比例甚至是占多數時,暴力革命就必然爆發。西方國家在工業化的過程中,統治者認識到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同時也是有正義、良知的知識分子對公正、正義價值觀念的追求,西方各國終於先後形成了社會救濟、社會保障的理念並予以實行,使西方社會的資本主義相對平穩的發展起來。
在傳統的農業社會裡,有勞動能力而不從事勞動,靠流浪乞討生活的人被視為懶惰。在工業社會,大工業形成大市場,市場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成赤裸裸的金錢利益關係。在冷酷的市場競爭中,勞動力成為商品,成為贏利的工具,一切不符合市場競爭要求的個人都被無情的拋棄。疾病、傷殘、老齡化、產業結構調整、企業減員、技術進步、個人技術知識的老化、陳舊過時、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生產效率的提高等等,都可能使非懶惰的人們失業,喪失生活來源,使他們陷入無以為生的困境。他們是工業化、市場競爭的犧牲者。這種犧牲也使他們產生對社會的不滿情緒,使他們可能組織起來敵視、反對、對抗社會對他們的不公正與不合理。如此,社會階級矛盾就趨於尖銳的對立。如何對待、處理這種矛盾,各國統治者採取了不同的態度和政策,既表現在政治制度方面,又是占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對社會公正與正義的追求不同。這裡,主要由知識分子形成的對社會公正、正義價值目標的文化氛圍,是政府採取不同政策的基礎因素。
歷史學家湯因比說:當人民無法為自己獲取一種對於社會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東西時,……,政府就應當進行干預,並且為人民提供這種東西。理察·蒂特馬斯說:政府越來越被認為是有適當的職能,甚至是義務去解除窮人,甚至是社會所有階級的痛苦與張力。比特里斯·韋伯認為:政府全面的保護所有個人的政策,是一個對症下藥的、滿足公民最低需要的政策。
福利國家的出現,正是在這種社會需求和社會公正、正義的價值觀念的互動作用中產生的。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由政府出面提供與個人及家庭收入相應的最低收入保障;二是政府有責任幫助個人和家庭抵禦社會風險可能帶來的危機;三是政府保證所有的個人(不論社會地位高低)享受儘可能最好的、不確定上限的服務。⒄福利國家是工業化時代國家社會功能的具體體現。
同時,福利國家的興起,與這些國家普遍推行的民主普選制密不可分。公民的投票影響、左右了參加競選的各政治黨派和候選人的政治態度和策略,而需要社會提供幫助的人群總是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儘管他們需要社會幫助的需求可能有所不同。任何參加競選的黨派都不能忽視這些群體手中的選票,當然也就不能忽視這些群體的利益訴求。可以這么說,正是普選制導致了國家政策法律對社會各階層的認同。
社會分配
共產主義的分配製度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儘管這個理想在今天還遠不能實現,但它作為人類追求的最高理想是不能放棄的。正如物理學中的理想狀態,汽油發動機通過汽油的燃燒產生熱能,並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最理想的狀態是100%的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這在目前是不可能的,目前的轉化率大約只有30%左右,但100%的轉化——這種理想狀態是科技工作者所追求的最高目標。正是在這個理想目標的召喚下,科技工作者們正在付出努力,一代又一代,不斷的將轉化比例提高。儘管最終也不可能實現100%的轉化,但99.99%的轉化率,也是十分理想的成就。共產主義“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最高理想狀態,正是人類社會,尤其是勞動者階級及其政黨應當追求的目標,最終可能也無法實現“完全的按需分配”,但大部分的實現將會使勞動者階級獲得極高的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這個理想是勞動者階級的政黨應當追求的理想目標,離開了這個理想,勞動者階級的政黨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因為資本家階級已經過上了基本上能夠“按需要購買商品和服務“的生活,而勞動者階級政黨存在的必要就是站在勞動者階級的立場,為勞動者階級謀取高層次的物質和精神生活。
在社會財富的分配上,瑞典社民黨是全世界勞動者階級政黨的榜樣。瑞典社民黨黨綱指出:瑞典社民黨的意識形態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論,強調“在資本與勞動的衝突中,社會民主黨始終代表勞方的利益。社民黨現在是、而且永遠是反對資本主義的政黨,始終是資方統治經濟和社會的要求的對手。”從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上來說,瑞典社民黨是一個馬克思主義的政黨。因為社民黨不僅在理論上旗幟鮮明的堅持做勞動者階級的代言人,在實際行動上,在其執政的過程中,極大的維護了勞動人民的利益,提高了勞動人民的生活水平。“1.社民黨長期執政並堅持進行社會變革的結果使瑞典在西方國家中成為社會差距最小、社會再分配程度最高,而工資和獎金收益之類的市場收入占職工可支配收入比例最低的國家。2.社民黨把建立全面的社會福利作為實現社會主義的“中間站”,並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將其推廣到人生的全過程和全國人民。企業每年按法律為職工交納社會保險費後即不必再為其生老病死操心。而職工無論乾什麼工作或居住在什麼地方都可享受到大體相同的社會保障,因而對經濟結構變革和社會變革持歡迎態度。 3.社會差距較小。長期以來瑞典在個人所得稅中實行超額累進制(最高時邊際稅率曾達85%),在收入政策上照顧低收入者,加上福利制度中一些扶貧措施,從而有效地抑制了社會兩極分化。”
“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製度在目前不可能實現,但一個理性、人道的社會應當儘可能的為社會民眾尤其是中下層民眾提供不確定上限的福利服務,以使他們不斷的提高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瑞典為國民提供了從“搖籃到墓地”的整套社會福利,這個福利政策,主要是有利於位於社會中下層的普通民眾,因為資本家階級不需要這個福利。或許在其他國家,受經濟發展狀況水平的制約,目前還不能提供如此優厚的社會福利,但作為人類理想的最高目標的追求者,這是目前應當追求的目標,為勞動者階級建設福利社會。福利社會制度是按人的低層次需求(生理和安全需求)進行分配,共產主義的分配製度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即按人的全部合理需求進行分配。因此,從社會財富的分配角度講,福利社會制度是“按需分配”制度的初級形式。
中國發展狀況
當今中國社會已分化為四個階級:國家管理人、資本家、中產階級、勞動者,其中勞動者由分化為發展型、溫飽型、貧困型三個子階層。國家管理人階層,即由國家權力的實際控制者所組成的社會群體,在1999年,這個階層在整個社會結構中所占的比例為2.1%。資本家階層。主要由大、中資本家組成。在1999年,以大、中私營企業主構成的資本家階層,在整個社會結構中所占的比例估計在0.3%以下。中產階級——即中間階層,從來源上看,包括“傳統的中產階級”和 “新中產階級”:他們在整個社會結構中所占的比例估計在7%左右。勞動者階層。這個階層被細分為三個子階層:貧困型、溫飽型、發展型。貧困型:主要指貧困山區的農民、年老體弱和無技能的城市下崗職工、失業和半失業人員等。他們在整個社會結構中所占的比例估計在10%左右。溫飽型:他們的共同特徵是以體力勞動為生。典型的如一般企業的產業工人、服務行業中的普通服務員、建築業的民工、自給自足的農民、小個體戶、普通營業員等。他們在整個社會結構中所占的比例估計在70%左右,是社會的主體。發展型:是指智力型勞動者,他們是勞動者階層的最高層。典型的如技術工人、公司中的普通管理人員、行銷人員、中介行業中的一般律師、註冊會計師、評估師、稅務師等、個體工商戶、中國小教師等。他們在整個社會結構中所占的比例估計在10%左右。整個勞動者階級在社會結構中所占的比例為90%左右,中產階級占7%左右,國家管理人占2.1%,資本家占0.3%以內。
《黨章》規定: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從分配製度上說,就是以實現“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為最高目標。當然這個目標目前還遠不能實現。因此,《黨章》又規定:跨入新世紀,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在新世紀新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鞏固和發展已經初步達到的小康水平,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和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原則,以改善民生為重點,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消滅貧窮,達到共同富裕。
制度改革
當前進行的改革,是對各種制度的革新和揚棄。制度是規範人們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相互關係的規則。這種調整,是以追求公平與正義為最高價值目標?還是遵循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直接關係到利益 調整的結果。無須諱言,在所謂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錯誤思潮的指導下,中國社會出現了嚴重的二極分化,貧富差距日益加大,基尼係數已達0.47,超過國際公認的警戒線(警戒線為0.40)。當代中國社會的四個階層中,勞動者階層占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九十左右,中產階級尚未壯大,資本家階級是極少數人。勞動者階層已淪落為弱勢群體,在工資、教育、醫療、住房、下崗、勞動保障等重大社會問題上,其利益被嚴重剝奪,社會出現嚴重的不公正。高昂的大學學費、醫療費、住房價格已成為壓在勞動者階層頭上的新的三座大山,加上低工資、極低的生活保障、失業、下崗、養老等等問題,勞動者階層已不堪負重。勞動者階層中大部分人的生活處於溫飽、貧困線上,一旦發生較大的疾病、子女上大學、需要購房、意外事故等,對他們來說都是無法承受的災難性打擊,他們隨時有可能因此而崩潰。有病無錢醫治、因下崗生活困難、因交不起大學學費而自殺的事件時有發生在一個社會階層多元化的社會裡,不同階層對社會需求、期望的不同,要求社會對此作出積極的反應,求同存異,最大限度的包容不同的價值觀念和追求,平衡、整合各階層的利益,使整個社會利益最大化,緩和階層之間的矛盾和張力。從而使社會趨於穩定發展,避免大規模的暴力階級鬥爭。社會的穩定、生活的安定對每個階層的成員來說都是重要的。
每個階層因其對社會的期望的不同,對社會公正、正義的理解和要求也就不同。對國家管理人、資本家、中產階級而言,他們對公正與正義的企求集中在機會公正,期望社會能為他們提供一個更加公正的平等競爭的機會;對於年老體弱、病殘、低文化、低技能的溫飽型、貧困型勞動者來說,則更希望社會為他們提供醫療服務、失業救濟、必須的生活保障、住房幫助、免費教育等社會福利;對發展型勞動者來說,對社會保障和機會公正的要求兼而有之,他們一方面渴求發展機會的公平,一方面因自身財產的有限而期望社會能夠為他們提供一些必要的社會保障和福利。
對於貧困型勞動者階層,救濟、補救式的社會福利保障是必不可少的,理性、人道的多元化社會應當為他們提供必需的最低生活保障,以幫助他們解決基本生存問題。對於溫飽型勞動者階層,這種補救式的社會保障可以使他們免於陷入貧困型之中。
公正包含二方面的內容,一是機會公正,二是結果公正。機會公正是結果公正的必要條件,沒有機會公正,不可能有結果公正。同時,公正與正義具有時代的含義,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方針政策以及法律制度,應當體現當代應有的公正與正義。對整個勞動者階層,尤其是中、青年勞動者,教育——包括正規的大學教育和各種套用技術的培訓更新,是勞動者階級改變生存狀況和向上流動的一個有效途徑。教育投入,這種在英國被稱為積極福利政策的福利制度,已被證明是一個有效的方式。通過教育、培訓提高更新勞動者知識和技能,使他們更易於找到合適的工作,擺脫貧困狀況走向向上發展之路。這種積極福利政策是追求社會機會公正的具體體現。試想,一個缺乏接受良好教育的青年如何與接受了良好教育的青年進行競爭?儘管在考取大學時對他們的錄取分數線是相同的,但他們之間的競爭顯然沒有真正的機會公正,因為他們各自所處的教育環境差距太大,他們不在一個起跑線上。機會公正,是社會各階層均認可和共同追求的價值目標,因此,一個理性的多元化社會應當儘可能的利用這種共同的價值目標而實現事實上的機會公正。
代表國家
瑞典以民主社會主義為政治理念構建了一個福利國家,它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慷慨的和昂貴的福利計 劃,承擔了其公民“從搖籃到墳墓”的全部生活費用。為了維持國家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國家就需要不斷地增加公共財政支出,擴大政府在工業生產中的份額,提高企業和居民的稅收比例。而越來越大的社會福利開支、越陷越深的財政債務危機以及越來越低的管理效率等等,促使瑞典的社會福利制度在20世紀90年代陷入嚴重的危機之中。在1990~1995年期間,瑞典的經濟成長實際上處於停滯狀態,5年內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只有0.4%,其中1991~1993年的經濟成長率為負數,失業率從1990年的2.1%上升到1993年12.5%。90年代中期以後,瑞典被迫放棄了以擴張公共部門為基礎的充分就業政策,削減了其廣泛而普遍的各種福利權利。英國學者斯赫特等人認為,瑞典福利國家已經處於危機之中,而且瑞典的危機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因為瑞典在國際上被公認為是民主社會主義“第三條道路”的經典體現。所謂“第三條道路”,就是介於國家社會主義和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之間的道路。
圖書信息1
書 名: 福利社會學
作 者:景天魁
出版社: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01月
ISBN: 9787303105908
開本: 16開
定價: 44.00 元
內容摘要
《福利社會學》內容簡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福利體系,不同於“福利國家”和“高福利”制度,它不追求所謂“福利最大化”,不片面強調福利水平,而是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既保持經濟發展的強大活力,又讓廣大人民普遍從經濟發展中獲益,及時提高生活品質,提升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它不追求絕對平等和抽象公平,而是追求底線公平,即在追求基本公共福利和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同時,承認個人、群體和階層之間依貢獻等合法因素的不同,而導致的合理的、適度的福利差別,
目的是激勵每個人積極性、創造力的充分發揮,並視此為保持社會健康永續發展的前提;它不追求片面的、不計長遠利益的經濟成長,而是堅持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協調發展,維持生態平衡,通過提倡健康的、體現中國文化特點的生活方式,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這就意味著,服務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福利社會建設的福利社會學,其研究主題應該有所轉變。它既不是片面地研究怎樣追求福利最大化,也不是研究怎樣做到福利最小化;既不是孤立地研究怎樣增進福利,也不是研究怎樣降低福利;而是在整體上,即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相互關聯和統一的基礎上,著重研究福利與社會的關係,探討它們實現協調和均衡的機理,將福利發展真正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以此為主題和己任的福利社會學,才有可能促成福利社會學的新興。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福利社會學基本概念
一、福利的詞源考察
二、社會福利
三、社會保障
第二節 福利社會學研究對象
一、福利社會學的產生
二、福利社會學研究對象
三、福利社會學學科定位
第三節 福利社會學研究方法
一、福利社會學方法論
二、福利社會學基本方法
三、福利社會學具體方法
第二章 社會福利思想(上)
第一節 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福利思想
一、馬克思、恩格斯社會福利觀
二、資本主義社會福利批判
三、未來社會福利的展望
第二節 西方古典社會福利思想
一、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社會福利思想
二、英國功利主義社會福利思想
三、法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社會福利思想
四、英國新自由主義的社會福利思想
五、德國歷史學派的社會福利思想
六、費邊社會主義的社會福利思想
七、空想社會主義
第三節 西方現代社會福利思想
一、現代西方社會福利思想演進脈絡
二、福利國家的福利思想
三、“新”自由主義的福利思想
四、第三條道路的福利思想
第三章 社會福利思想(下)
第一節 中國傳統社會福利思想的類型
一、儒家型的社會福利思想
二、道家型的社會福利思想
三、墨家型的社會福利思想
四、法家型的反社會福利思想
五、儒道混合型的社會福利思想
六、農民型的社會福利思想
第二節 中國傳統社會福利思想的變遷
一、先秦時期的社會福利思想
二、秦漢至清末時期的社會福利思想
三、近代時期社會福利思想
第三節 中國傳統社會福利思想的特徵
一、德治主義的特徵
二、平均主義的思想特徵
三、封閉性特徵
第四章 社會福利體制
第一節 社會保險體制
一、社會保險的產生與發展
二、社會保險的基本特徵
三、社會保險的基本原則
四、社會保險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 社會救助體制
一、社會救助的產生與發展
二、社會救助的基本特徵
三、社會救助的基本原則
四、社會救助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 公共福利體制
一、公共福利的基本特徵
二、公共福利的基本原則
三、公共福利的基本內容
第四節 社會互助體制
一、社會互助的產生與發展
二、社會互助的基本特徵
三、社會互助的基本內容
第五章 社會福利需求與社會群體
第一節 福利需求的基本理論
一、福利需要和福利需求
二、社會福利需求的特性
三、社會福利需求的調適
第二節 現代公民的基本福利需求
一、工作福利需求
二、保健福利需求
三、養老福利需求
四、安全福利需求
五、教育福利需求
六、居住福利需求
第三節 弱勢群體的福利需求
一、弱勢群體及其福利需求
二、傳統弱勢群體的福利需求
三、邊緣人群的福利需求
四、移民的福利需求
第六章 社會福利供給與社會組織
第一節 社會福利供給要素
一、供給主體
二、供給客體
三、供給內容
四、供給方式
第二節 家庭的福利供給
一、家庭是福利供給的基石
二、家庭福利保障的形式
三、家庭福利保障的特點
四、中國家庭福利保障功能面臨的挑戰
第三節 政府的福利供給
一、政府在社會福利供給中的地位
二、現代政府在社會福利供給中的責任
三、政府在社會福利供給中的錯位現象
第四節 單位的福利供給
一、單位福利的含義與功能
二、中國的企業福利制度
三、國外的企業福利制度
第五節 慈善組織的福利供給
一、慈善組織概述
二、慈善組織在福利供給中的作用
三、加快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
第七章 社會福利與社會分層
第一節 社會福利的社會分層視角
一、什麼是社會分層
二、從社會分層角度看社會福利
三、從社會福利角度看社會分層
第二節 社會福利對社會分層的影響
一、社會福利與貧富差距
二、社會福利與階層關係
……
圖書信息2
書名:福利社會學--現代社會學文庫
圖書編號:2149499
出版社:社科文獻
定價:22.0
ISBN:780230145
作者:范斌
出版日期:2006-08-23
版次:
開本:
目錄:
第一章 社會福利與福利社會學
第一節 社會福利的緣起和發展
一 社會福利產生的緣由
二 社會福利形態的變遷
第二節 社會福利概念辨析
一 社會福利概念界定的困難性
二 國內外學者的解釋
三 兩組相關概念及其關係
第三節 福利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和性質
一 福利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二 福利社會學的性質和內容
三 有關研究方法的思考
第二章 社會學視野下的福利觀
第一節 古典社會學的福利觀
一 斯賓塞與社會福利
二 涂爾幹與道德福利
三 韋伯與官僚福利
第二節 結構功能主義的福利觀
一 結構功能主義的基本觀點
二 結構功能主義對福利的認識
三 結構功能主義的福利理論流派
四 簡要評價
第三節 社會衝突論的福利觀
一 社會衝突論的基本觀點
二 社會衝突論對福利的認識
三 簡要評價
第三章 主要社會思想流派的福利觀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福利觀
一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福利觀
二 列寧的福利觀
三 鄧小平的福利觀
第二節 西方社會福利思想的三大支柱
一 民主社會主義
二 新自由主義
三 “第三條道路”
第三節 女權主義、生態主義和社會發展理論
一 女權主義
二 生態主義
三 社會發展理論
第四章 社會福利制度
第一節 社會福利制度產生的原因與影響
一 社會福利制度的內涵、構成要素及特徵
二 社會福利制度產生的緣由
三 社會福利制度的社會影響
第二節 社會福利制度的類型
一 社會福利制度的分析框架
二 蒂特馬斯的“三種模型”
三 艾斯平一安德森的“三個世界”
四 福利制度分類方法之比較
第三節 當代中國的社會福利制度
一 中國社會福利制度的歷史變遷
二 傳統社會福利制度的基本特徵
三 社會福利制度重構的思路
第五章 社會福利對象
第一節 福利對象區分與福利需求
一 福利對象及其區分
二 社會福利需求
三 福利需求滿足的優先性
第二節 弱勢群體的福利需求及訴求
一 弱勢群體及其生存狀態
二 弱勢群體的福利訴求
三 弱勢群體的增權和福利保障
第六章 社會福利供給
第一節 家庭
一 家庭福利功能的不可替代性
二 西方家庭福利角色與功能的變遷
三 中國家庭福利角色與功能的變遷
第二節 社區
一 社區服務與福利供給
二 我國社區服務的發展
三 目前我國社區福利供給的重點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
一 非營利組織的概念界定
二 我國非營利組織在福利供給中的作用
三 政府職能轉變與非營利組織的發展
四 非營利組織自身的組織與能力建設
第四節 政府
一 政府作為福利提供者的必要性
二 我國政府在福利供給中的作用
第五節 社會福利供給網路的整合問題
一 社會福利供給網路整合的意義
二 中西方社會福利供給網路比較
三 當今社會福利供給體系的三種類型及其思考
第七章 社會福利的實現方式
第一節 第二次分配
一 第二次分配及其含義
二 第二次分配的實現途徑
三 第二次分配的社會整合功能
第二節 慈善:第三次分配
一 慈善的第三次分配功能
二 慈善過程中的三個主體及其關係
三 慈善實現過程的三大載體
四 關於我國慈善事業的制度建設
第三節 社會投資
一 再分配福利國家的困境
二 社會投資的內容與特徵
三 資產建設社會政策
第八章 全球化與當代中國的社會福利
第一節 全球化、風險社會與社會福利
一 全球化背景下的社會福利
二 風險社會與社會福利
第二節 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福利
一 單位化福利體制及其解體
二 人民公社保障體制及其解體
三 當前我國社會福利體制重構的特點
第三節 我國社會福利建構的原則和方向
一 社會福利在和諧社會中的建構功能
二 我國社會福利發展的基本原則
三 我國社會福利發展的基本項目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