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納讀本

福克納讀本

威廉·福克納(1897—1962),是美國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被認為是最重要的一位南部作家,與馬克·吐溫齊名。《福克納讀本》選收福克納最有代表性的創作精品,如《喧譁與騷動》(節選)、《押沙龍,押沙龍!》(節選)、《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我彌留之際》(節選)等,《福克納讀本》由國內福克納研究專家李文俊先生精心挑選、翻譯,並全面介紹福克納的生平和創作成就,向讀者呈現一部深邃雋永、耐人尋味的經典文學讀本。

基本介紹

  • 書名:福克納讀本
  • 作者:福克納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20098378
  • 外文名:William Faulkner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 頁數:441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文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威廉·福克納,美國作家,一生共寫了19部長篇小說與近百篇短篇小說,其中15部長篇與絕大多數短篇的故事都發生在約克納帕塔法縣,稱為約克納帕塔法世系。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喧譁與騷動》。
《福克納讀本》由國內福克納研究專家李文俊先生精心挑選、翻譯,收入福克納最具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說、散文作品。包括《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花》、《乾旱的九月》、《福克納諾貝爾文學獎致答詞》等。

作者簡介

作者:(美)威廉·福克納 譯者:李文俊
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美國著名小說家,194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共寫了19部長篇小說和70多篇短篇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故事發生在虛構的約克納帕塔法縣,被稱為“約克納帕塔法世系”。

媒體推薦

在此之前,我一直還在按照我們小說教程上的方法來寫小說,這樣的寫作是真正的苦行。我感到自己找不到要寫的東西……讀了福克納之後,我感到如夢初醒……
——莫言

圖書目錄

前言
小說
伊萊
勝利
拖死狗
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
乾旱的九月
燒馬棚
花斑馬
調換位置
夕陽

美人櫻的香氣
喧譁與騷動(節選)
去吧,摩西(節選)
押沙龍,押沙龍!(節選)
散文、詩歌
《福克納讀本》前言
在卡羅琳·巴爾大媽葬儀上的布道詞
接受諾貝爾文學獎時的演說詞
拉斐特縣第二次世界大戰陣亡者紀念碑銘文
記舍伍德·安德森
阿爾貝·加繆
致美國作家聯盟主席
致馬爾科姆·考利書
“他生前的名字是皮特”
評歐內斯特·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我的墓志銘
附錄
福克納訪問記
名家點評
福克納生平與創作年表
推薦書目

序言

時間過得飛快,1962年7月威廉·福克納去世,倏忽間五十年已經過去,二十一世紀也已走過了十二個年頭。如今再回首看看美國上個世紀的文壇,曾紅極一時的一些大名鼎鼎的作家,大都身後寂寞,至今尚能躋身世界文壇大師行列的,還真是不多。似乎只有福克納仍時不時為人提及。例如不少拉美作家都承認自己是老福的私淑弟子,又如不久前在莫言的諾貝爾文學獎演說中,承認“福克納和加西亞·馬爾克斯給了我重要啟發”。又如在2005年美國《時代》周刊上發表的“1923年以來一百本英語最佳長篇小說”名單上,福氏一人所著即占兩本,為《八月之光》與《喧譁與騷動》。美國著名學者哈羅德·布魯姆在他主編的一本評論福克納的文集的前言裡寫道:“批評家和普通讀者都普遍認為,福克納如今已得到承認,被視為本世紀(20世紀)最強有力的美國小說家,明顯地超越海明威與菲茨傑拉德,而且在包括霍桑、梅爾維爾、馬克·吐溫與亨利·詹姆斯——有些評論家也許會把德萊塞也算進去——在內的名家序列中占據一個與他們不相上下的位置。”(見其所編《威廉·福克納:現代批評觀點》一書前言①)美國福克納專家克林斯·布魯克斯在他專為1985年出版的《南方文學史》所著的《威廉·福克納》一章的結尾處,用總結式的口氣寫道:“福克納由於運用鄉土素材獲益甚多。這使他能用優越的手段來表現生活在激烈變化的世界中現代人的典型問題:但同時,也使他有可能堅持表現他心目中的關於極其古老、基本上不變的人的困境的永恆真理。運用他的鄉土素材,他發現他能守在家鄉同時又能處理帶普遍意義的問題。”布魯克斯接著說:“雖然福克納的世界觀從本質上說是傳統保守的,雖然他往往只把自己看成一個講故事的人,但他在形式與技巧上的創新都是令人興奮的。他大膽和不倦地探索,而且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取得了成功。多樣性與豐富性是他的特點。例如,他是美國最偉大的幽默作家之一,但是一次又一次地獲得了悲劇的尊嚴和強度。他提供給我們許多細膩而深刻的心理分析,但是他筆底下也湧現出一整批各色各樣的人物,往往寥寥幾筆,只用上兩三百個字,就把他們刻畫得活靈活現。他充分吸收了從打獵篝火前、鄉村小店前聽來的龍門陣里的口頭文學傳統。不過他也敢大膽採用華麗的辭藻——矯飾的語言、強烈的抑揚頓挫以及精巧的想像。他是一個有獨創性的人。在美國文學中能和他比肩的還沒有第二個人。他在‘聖徒行列’中的地位是穩固的。”本書編選者亦曾不揣淺陋,在一篇文章里進而引申,做了個“總結”:“在福克納逝世接近五十周年之際,倘若全面綜覽20世紀世界文學,可以認為,他(指福克納)的作品,既有現實主義具象的逼真性,也不缺乏現代主義的想像力、穿透力與悲觀主義,甚至還保留有西方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中對英雄人物與理想形象的崇仰與戀戀不捨之情。一方面,他的作品百科全書式地反映了美國南方近現代的歷史與現實,揭示歷史對現實的深刻影響;另一方面,又在總體上刻畫出西方‘現代人’的困惑與苦惱,對他們的異化感、孤立感表示出深切的關懷。此外他也儘可能在作品裡塑造道德高尚的人物形象。在這方面顯露出尊崇浪漫主義的傾向。在小說藝術上他更是多有創新,使現代小說藝術能在美利堅土地上發揚光大。在語言藝術上,他也顯示出風格多樣、揮灑自如的大師風範。若要試圖用一句話來概括他總的思想傾向,筆者認為,歸根結蒂,他是可以毫不遲疑地被歸入到擁護寬容創新,主張人與人之間享有平等權利,贊成全人類相互理解與合作這樣的一股人文主義大潮流中去的。”
下面,似應簡單地介紹一下福克納的生平與創作情況,老一代的讀者,怕是早已對此耳熟能詳了。
威廉·福克納於1897年9月25日出生於美國南方密西西比州北部的尤寧縣。他的曾祖父人稱“老上校”,是1861—1865年美國內戰中南方邦聯軍的一個團長。(其實是他自行拉起的一個地方民團,團長職務沒當多久就因不夠稱職被別人取而代之了。)戰後仍然是地方上一個有實力的“強人”,既是莊園主亦是工廠主。這位“老上校”後來被人槍殺,兇手即是他過去商業上的合作夥伴後來卻反目成仇的當地另一“強人”。福克納的祖父(人稱“小上校”)延長了父親所建造的鐵路,當過州議員和本地銀行的董事長。他不想卷人世代怨仇,便舉家遷至奧克斯福鎮。但他沒有料想到,他的家世、這個小鎮以及周遭的鄉野、森林、大河(雄偉而狂放的密西西比河),竟成了後來成為作家的長孫筆下多部作品的歷史與地理背景。他自己與相關的人物也成了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原型。而在作品中被稱為約克納帕塔法縣與傑弗生鎮的,在實際生活中應是尤寧縣與奧克斯福鎮,也都成了文學愛好者心目中那幅世界文學地圖上的有名景點了。
比起炬赫的祖輩來,福克納的父親默里可謂一代不如一代。他酗酒成性,在密西西比大學當過職員,開過騾馬行,倒讓長子威廉對大學生活與下層人民的語言與生活都有所了解。他也曾帶兒子到大森林裡去打獵。小比爾喜歡坐在篝火旁,大為過癮地聆聽邊吃燒烤邊喝酒的獵人講形形色色的打獵故事。這忽明忽暗的光影,若真若假的獵績,連同大森林的神秘氣氛,日後都將一一進入他的小說創作。福克納的母親慈祥好學,能善待黑人仆傭。福克納四兄弟都是由一位叫卡洛琳·巴爾的黑人大媽帶大的。福克納曾經描述黑人大媽是“自己最早記憶的一部分”,是“自己行為準則的一個源泉”。福克納家中有不少藏書,他差不多都讀了。他從小形象思維能力比較發達,以至於他的一個表兄弟曾經說過:“發展到了這樣一個地步,當比爾告訴你一件什麼事的時候,你永遠也不知道那是真的還僅僅是他自己編造出來的。”
福克納正經上學唯讀到11年級。1914年夏天他結識了一位叫菲爾·斯通的耶魯大學學生。斯通經常與福克納談話,也借新書給福克納看,使福克納對文學的認識從19世紀一下子進入到一個新的時代亦即現代主義文學的時代。
1917年,美國參加了當時已進入第三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福克納是個“飛機迷”,因身材欠高進不了美國空軍,只能在1918年考進了在加拿大的英國空軍。但不久戰爭即結束,福克納退伍回到家鄉。人們見到的是一個留了小鬍子、走路一瘸一拐、穿一套舊英國軍官服的“傷殘老兵”。他有一段時間吹噓自己因參加空戰腦部嵌有彈片,但是深深嵌人福克納頭腦的恐怕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情結,因此,他的一些短篇、長篇小說《標塔》與晚年所寫的《一個寓言》,背景都是一次大戰以及戰後飛行員以飛行表演為生。他的小弟迪恩更是在他的慫恿之下當了一個飛行員而墜機身亡的。這事也在做大哥的威廉心靈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創傷。
福克納一邊打工,一邊開始小說創作。他也曾去歐洲,但是無法像當時別的作家那樣在巴黎過“自我流亡”的生活,幾個月後便回到了美國南方。似乎只有在這塊“根據地”才能生活與寫作。他在老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啟發下明白,“一個作家必須要有一個地方作為起點”。他在1929年出版的《沙多里斯》便可說是一本“站在門檻上的書”。自此以後,他就越來越自覺地經營他那個“小小郵票”般的“約克納帕塔法縣”的世系了。
1929年6月,他與在上海租界當過律師太太、後來離婚的鄰家女子埃斯特爾結婚。秋初,在當地大學發電廠當暖氣鍋爐運煤工時,他抽空寫成《我彌留之際》。10月間,此前投寄出去的《喧譁與騷動》得以出版。不久後,《我彌留之際》與稍早寫成的《聖殿》也都一一出版。但在美國文壇,他卻並未得到應有的承認。在生活壓力下,他不得不時斷時續地去好萊塢擔任不受重視、工資很低的編劇。1936年,他最複雜深奧的《押沙龍,押沙龍!》出版,仍未能在美國文壇受到普遍重視。倒是在法國,批評家與作家都極其欣賞這位地處美國邊遠南方一隅的有點存在主義氣質的怪異作家。薩特早在1939年就撰文評介過他,1956年,加繆將他的《修女安魂曲》改編成劇本,搬上巴黎舞台。
1946年,著名批評家馬爾科姆·考利開始注意到這一不公平現象,便在福克納的支持下編成一本《便攜本福克納文集》並且出版,使福克納受到了較大注意。由此時起,他被選人美國藝術文學學院,又於1950年獲得1949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這才算是成了一個知名作家。此後他雖然還出版了幾部長篇小說,但最佳的創作狀態似乎已經過去。一般認為,1929—1942年是他創作的高峰期,最佳的代表作則是:《喧譁與騷動》《我彌留之際》《聖殿》《八月之光》《押沙龍,押沙龍!》《野棕櫚》《村子》《去吧,摩西》與《短篇小說集》。1933年,出版社大概因為他已經有點名氣,也出版了他早已寫成但難以出版的詩集《綠枝》。福克納最初喜愛寫詩,但後來經常自嘲是個“失敗的詩人”。
從1956年起,福克納被聘為維吉尼亞大學的住校作家。自1958年起他交替在夏洛茨維爾與奧克斯福居住。他雖然年邁又經常喝醉,卻仍然喜愛騎馬,諒必是當南方老派縉紳的舊夢還在糾纏著他吧。1962年6月17日,他再次從馬背墜下受傷,終於導致心臟病發作,於7月6日離開了人世。
下面把本書的幾部分內容作一介紹:
小說部分。前面所列均為短篇小說。其實,它們的排列次序基本上就是福克納作品譯成中文介紹進來的次序。例如《伊萊》,早在原作出版後不久就發表在施蟄存先生主編的《現代》第五卷第六期上。該刊對譯者身份未作說明。不過從趙家璧先生1996年贈予我的一本刊登了《伊萊》原文的1934年初版本《Doctor Martino and Other stories》看,載有《伊萊》的那幾十頁的內側顯然比其他地方多了些污漬,頁間還偶能見到菸灰,想來是趙先生請熟人中的某位嗜煙的“藍襪子”譯了供《現代》用的。究竟是否如此,就難以考證了。該文譯筆帶有當時直譯派的那種較為生澀的風格,為尊重歷史,就不作改動了。接下來的《勝利》與《拖死狗》,則是多年之後,準確地說是1958年,我自己任《譯文》助理編輯時選出後約兩位先生譯的。趙蘿蕤先生為北大教授,《荒原》最早的譯者,功底深厚。黃星圻先生則是當時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一位編輯,後來舉家遷美,遂失去聯繫。
等到外國文學界再度想起應該介紹福克納時,已經是改革開放後的事了。1979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創辦《外國文藝》,主事者湯永寬先生首先決定介紹福克納,約人譯出了《獻給愛米莉的一朵玫瑰花》與《燒馬棚》等短篇小說,他當時亦曾向我徵求意見,我說作品我就不譯了,但似有必要向國人介紹美國人寫的評論文章,便向他推薦了馬爾科姆·考利的長文《福克納:約克納帕塔法的故事》,此文終於一併發表了。這以後北京大學陶潔教授熱情地投入了介紹福克納的工作,與我一起編了一本《福克納中短篇小說選》(1985),《花斑馬》《夕陽》等便最初見於此書。作為短篇小說的《熊》,中譯見於王佐良先生為中國青年出版社編選的《美國短篇小說集》(1980)。王先生在介紹中說《熊》有兩種版本。(其實應該說是有三種版本。)最短的一種即是周珏良先生所譯的那種,是福克納專為能在大眾刊物上發表的壓縮本(見於1941年1月24日的《柯里爾》。)第二種是拙譯《去吧,摩西》中的作為一個獨立章節的那種,最長,牽涉到布克與布蒂兄弟通過賬本上的留言而對種族園主的罪孽所作的揭露與批判,思想最為深刻。第三種則見於1955年出版的《大森林》一書,略去了“拷問”祖輩的內容,作為一個打獵故事來看最為完整。但是珏良先生所譯那種,正如佐良先生所說的那樣:“短的一版也有好處,故事完整,集中於孩子與大熊遇合這一情節,……這篇小說可以說是人的勇敢這一品質的一種探討。”對於福克納的散文風格,王先生也有精彩的論述:“他(指福克納)這故事既實際又富於象徵意義,而且他找到了足以傳達這一切的散文風格。這是一種多層次的,複雜而又奇幻,有時幾乎是‘玄學式’的散文,對於不善於運用的人是一種負擔;福克納則駕馭了它,使它既能講故事又能描繪故事後面的情感的、道德的氣氛。深刻的主題與相應的藝術手法,歷史感加現實意義,創新而又不僅僅追隨時尚——這篇小說只是福克納的許多作品之一,然而它也可以多少使我們理解:為什麼人們稱他為南方作家和現代美國文學裡的巨人”(《美國短篇小說選》460頁。中青社1980年版)。至於《美人櫻的香氣》,則見之於我為灕江出版社編的一本《我彌留之際》(1980)。從中可看出福克納自己確是早就想擺脫舊南方沉重的歷史包袱,絕非某些理論家較早期間所判定的那樣,是舊秩序的殉葬者。
接下去的《灶火與爐床》是1942年出版的《去吧,摩西》中的一章。此書可以說是一部“系列小說”,書中各章均可獨立存在。在這篇作品中,福克納通過對路喀斯的刻畫,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黑人混血兒善於鬥智鬥勇、精神上獨立不羈的靈魂。福克納一直認為黑人很頑強,他們是能夠生存下去並且最終得到自由的。
編選這部《讀本》,當然不應不收入最能體現福克納成就的幾部長篇小說。限於篇幅,這裡只能收入《喧譁與騷動》中“昆丁的部分”與《押沙龍,押沙龍!》的結尾。此二書的主要內容,我在譯本序言中都有所介紹,這裡就不贅言了。“昆丁的部分”在《喧譁與騷動》的標題是《1910年6月2日》,在這裡,福克納以意識流手法,寫哈佛大學學生昆丁一天中的所思所想與所作所為,他終於因家庭沒落(家中把牧場賣了才湊齊他的學費),思想上找不到出路而投河自盡。裡面的“場景轉移”超過二百次,一般認為這是“意識流”寫法中最有代表性的範例之一。自殺前的他思緒混亂,生活中的種種回憶全都湧上心頭。所以這樣的寫法也是合乎自然的。所選用的《押沙龍,押沙龍!》中的這個片斷可以說是全書的“大結局”。裡面寫了羅沙小姐帶著昆丁·康普生(那時他即將去上哈佛)坐了急救車去托馬斯·薩德本的大宅。她原來的想法是去拯救病重垂危的外甥亨利,殊不知卻被女管家克萊蒂誤以為是警車來了,為的是要抓走藏在家中殺過人(自己的混血哥哥)的亨利(又是她自己的混血哥哥),於是便放了火將大宅燒得精光。就這樣,還未過三代,一個暴發戶家庭便從興起走向沒落,作為盛世宏業代表的建築成了一個冒煙的瓦礫堆,人們能聽到的僅僅是近處叢林裡全家的唯一孑遺,一個白痴小混血兒,時不時發出的悽厲的號叫聲。小說中,所有這些事都是昆丁在大學宿舍里一點點講給加拿大同學聽,讀者自己再組裝與添上想像,才逐漸變得清晰的。
寫到這裡,便應對本書所收福克納小說之外的作品作些說明了。福克納曾為自己的作品寫過幾篇序言。這裡收入的是他為美國1954年蘭登書屋出版的《福克納讀本》(《The Faulkner Reader》)所寫的一篇前言。我想,收在這本同名的中文書里真是再合適不過了,好像多年前福克納就已經預料到某個國家會要出版這樣一個讀本似的。文章告訴我們的只有一個中心意思:作家之所以寫書,是為了要振奮人心。福克納之所以要表示這樣一個在我們看來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因為在美國,即使在福克納得到諾貝爾獎之後,輿論界仍然認為給錯人了,《紐約時報》這樣寫道:“亂倫與強姦也許是福克納的密西西比州傑弗生鎮最廣為流傳的消遣方式,但美利堅合眾國的其他地方可沒有這類事情。”《紐約先驅報》的報導也很不熱情:“對於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發情況,任何公開的爭論都是不應該的,不過人們還是希望他們能選擇一位對日趨黑暗的當今世界多一點笑容的桂冠詩人。”福克納自己有時(特別是在早期作品裡)故意裝出一副“兇巴巴”的硬漢樣子,其實他內心是很柔軟的。
這一部分還收錄了福克納幾篇有名的演說、幾篇書評與回憶文章。其中回憶舍伍德·安德森的那篇總算是承認了自己的師承關係,並對早年間一度的傲慢無禮表示了歉意。從中,我們似乎隱約可以從莫言的高密東北鄉追溯到福克納的約克納帕塔法縣,然後再進一步尋根至安德森的《俄亥俄州的溫斯堡》(1919,中譯作《小城畸人》)。福克納為自己的黑人老保姆辦喪事,並親自念了他寫的布道詞。此文聲情並茂,充分表現了福克納超越種族和階級隔閡的博大情懷。
在這輯作品的最後,我還有意選登了福克納的一首詩歌。福克納常說自己是個“失敗的詩人”,但也不能就此認為他所寫的詩里完全沒有佳作。這裡刊登的一首還是很動人心弦的。這是他1933年出版的詩集《綠枝》里的最後一首,曾被他戲稱為《我的墓志銘》。福克納一輩子熱愛美國南方土地,無怪乎在詩的結尾處,他會吟唱得如此深情:“我遠行/緊抱著我的泥土自會讓我呼吸。”在世界文學的大氣里,我們豈不是仍能時時聽到他的呼吸聲嗎?
李文俊
2013年元月寫於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