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依基

福依基,赫哲語音譯,意為“鹿角神帽”。又稱“胡也刻”。流行於今黑龍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區。為薩滿的重要神具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依基
  • 性質:少數民族方言
  • 流行地區:今黑龍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區
  • 民族:赫哲族
沿革
舊時赫哲族薩滿的神帽有初級神帽、鹿角神帽兩種。男薩滿戴的鹿角神帽(女薩滿戴的神帽與府祖檔局初級神帽相似),表示等級和派別。新薩滿領神先戴用布或獸皮包裹鐵圈的姜辯囑初級神帽,經二三年後才能戴此帽。帽上每枝鹿角的叉數多少表示薩滿等級高低和本領大小,分3叉、5叉、7叉、9叉、12叉、15叉6級。初戴3叉的,以後按年進級,但進級年限不定,一般升戴15叉約需四五十年。有的地區以12叉為最棕套祝主高品級。赫哲族薩滿有河神、獨角龍、江神3派之分,神帽上鹿角枝數多少是其標誌。河神派左右各1枝,獨角龍派左右各兩枝,江神派料局寒左右各3枝。各種神帽皆有銅鏡、飄帶、銅鈴等飾物。銅鏡在帽正中,功能是保護薩滿的頭。飄帶以布和熊皮製作。飄帶和銅鈴數目的多寡,因薩滿品級高低而有不同規定,20世紀中葉飄帶已無固定數。此外,神帽鹿角中間有一銅或鐵制的鳩神,兩旁又各有一空吉神,籃重嘗有時帽上還掛有求子袋,戰戶這些神偶分別表示為薩姜旬定滿的保護神或助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