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不務農桑敕

《禁不務農桑敕》是唐代李嗣源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禁不務農桑敕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李嗣源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禁不務農桑敕
皇王之業,寰海為家,民不擾而自安,事不紊而易治,皆修遠大,以固雍熙。朕自纂丕圖,每勤庶政,民有耕耘之樂,時無饑饉之災,然猶菲食如初,宵衣若舊,內則仗前後左右,外則委侯伯子男,共削煩苛,同除蠹弊。康澄所奏機巧之事,游惰之徒,所在不無,未能全斷。令仰諸道長吏,詳此曉示村巡,游惰者勸以歸農,機巧者戒其越樣。此外或更有不利於民事,並可嚴行止絕。將使俗無奇技,野絕閒遊,為下有勤力之資,在上無盪心之事。鄽肆人和之際,何禁謳謠?村閒桑隙之時,無妨歡樂。即須辨認奸惡,不得分外騷擾人戶。所切者當輕徭薄賦,不急斂暴徵,民不勸而自勤,財不營而自富。況諸侯戮力,列辟盡忠,皆是腹心,總如魚水,將期混一,永致和平。

作者簡介

李嗣源(867--933年),五代時期後唐第二位皇帝。沙陀人。李克用的養子,名嗣源,本名邈佶烈。926-933年在位。因驍勇號稱李橫衝。以功官至蕃漢內外馬步軍總管。同光四年(926年)他合魏州兵入洛京。莊宗死後,稱監國,旋即位,為後唐明宗,改元天成。次年更名亶,於莊宗弊政多有革除,“愛人恤物”,“兵革粗息,年屢豐登”。但“仁而不明,屢以非辜誅臣下”(《新五代史》)。因變亂頻仍,抱恨而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