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36戶通自來水,有16戶飲用井水,有249戶通電,有22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4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8.03%、87.01%和95.2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8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48戶(分別占總數的72.83%和58.27%)。 該村到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6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6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6輛,拖拉機13輛,機車18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8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79畝,有效灌溉率為79.0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79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2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3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11.5畝(其中:田879畝,地232.5畝),人均耕地1.3畝,主要種植糧食、蔬菜、水果等作物;擁有林地874.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4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7畝,主要種植水果、板栗、茶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6畝,其中養殖面積9畝;荒山荒地487.4畝,其他面積1027畝。無礦產資源。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31.4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0.10萬元,占總收入的32.01%;畜牧業收入213.80萬元,占總收入的40.2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64頭,肉牛9頭);漁業收入1.82萬元,占總收入的0.34%;林業收入1.13萬元,占總收入的0.21%;第二、三產業收入144.80萬元,占總收入的27.25%;工資性收入82.80萬元,占總收入的15.58%。農民人均純收入342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7.9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2人(占勞動力的7.23%),在省內務工39人,到省外務工3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54戶,共鄉村人口932人,其中男性457人,女性475人。其中農業人口871人,勞動力581人。該村以漢族居住為主,其中漢族914人, 彝族16人,回族2人。 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853人,參合率97.93%;享受低保3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祿脿鎮衛生院,村委會衛生所建在本自然村內,距離鎮衛生院0.6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5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等設施,無人畜混居的農戶。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村民小組集體經濟薄弱,基礎設施落後,難以發展支柱產業,第一產業與二、三產業發展不協調,希望在招商引資方面給予政策傾斜。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扶持和建立農業產業,發展蔬菜種植及規模養殖,引導發展鄉村特色旅遊,發掘深厚的茶馬古道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歷史文化旅遊村。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農產品主要銷售往縣內。2011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161.2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7.7%。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蔬菜、水果、畜牧產業。
文化教育
該未村建有國小,距離祿脿鎮中學0.6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88人,其中小學生187人,中學生101人,農村9年制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2個、圖書室 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2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政務、財務公開。主要以黑板報、公告、公開欄等方式進行公開。該村到2011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45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011.5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622畝。2011年未進行“一事一儀”籌資,酬勞。年末集體總收入166.97萬元,有固定資產363.5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 12.99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 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村民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總支部1個,下設黨支部3個,黨員總數72人,少數民族黨員8人,黨員中男黨員58人,女黨員14人。該村黨支部2003、2004 年被評為祿脿鎮先進基層黨支部; 2005年被評為經濟工作先進集體。該村設有團總支部1個,團支部3個 ,團員33人。該村團支部2004年被評為五四紅旗團支部。
地圖信息
地址:昆明市安寧市祿脿村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