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山位於湖北省穀城縣紫金鎮懸峰山村,地處神農架武當山交界地帶,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為常綠闊葉混交林自然帶,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無霜期長等特點,年均降水8000至12000毫米,年均氣溫15.4°C。全境峰巒疊嶂,溪澗縱橫,森林覆蓋率74%。是國家優質綠茶出口基地。 是漢家劉氏四大茶園之一,全部分布在深山壑谷之中,絕大部分海拔在600——1000米之間,茶園終年雲霧迷漫,茶芽鮮嫩肥壯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祿山茶
- 主要原料:茶葉
- 是否含防腐劑:是
- 主要食用功效:提神
祿山茶,漢家劉氏祿山茶,歷史沿革,製作工序,
祿山茶
這裡,產茶歷史悠久,名茶薈萃,茶文化底蘊豐厚。相傳谷城因神農在此嘗植五穀而得名,所以也是神農發現茶之地。有民謠曰:喝了祿山茶,一輩子不缺錢花!吉證:當年沛公過懸峰山,遇一茶農遭地霸欺辱,沛公訓其霸。茶農安心茶事,富及一時。後沛公稱帝,當地多人事茶均富。帝聞訊:封紫金為茶鎮。帝故。當地茶人立廟祭之,曰:財神廟。說明這裡種茶在漢朝已經盛行。陸羽《茶經·八之出》載:山南道產茶中的襄州茶,即出自穀城縣。自唐代以來,所產的貢芽茶、貢毫茶、貢菊茶,聲名遐邇,經久不衰。宋朝參知政事(副宰相)谷城人王之望曾作詞《滿庭芳·賜茶》,是茶詞中的名篇。明、清方誌多有記載:“此地‘茶優異,多入貢’”。至今,流傳於谷城民間的茶歌、茶舞、茶戲、茶詩,極為豐富。
漢家劉氏祿山茶
歷史沿革
漢家劉氏家族在從羊樓洞、漢口向俄羅斯販茶的過程中,發現谷城西南山區祿山等地茶質優異,土壤更適宜種茶,便在谷城銅鑼觀、泥水溝、薤山、平頂山、五山等地設定茶廠種茶。
漢家劉氏的制茶技藝在清朝光緒十七年被谷城知縣瞿元燦總結出《種茶炙焙法》。之後上報湖北道台曹南英,並得到湖廣總督張之洞的批示,要求湘鄂兩省多山各縣仿照試行。所以在一定意義上湖北、湖南兩省的茶製作方法均由漢家劉氏傳授。由此,穀城縣茶業也得到長足進步,貢芽茶、貢毫茶、貢菊茶的生產技藝,在全縣各地廣為流傳。歷史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為讓寶貴的漢家劉氏家族文化遺產能在今天的經濟建設中作出獨特貢獻,漢家劉氏茶第31代傳人劉家國,通過對漢家劉氏貢芽和漢家劉氏貢毫茶、貢菊茶三種傳統名茶手工製作技藝的繼承、研究和改進,創製出一代名茶“漢家劉氏貢芽、貢毫茶、貢菊茶”。
製作工序
漢家劉氏祿山茶主要是貢芽茶的主產地,共分9道工序 。
製作漢家劉氏貢芽工序分採摘、攤放、殺青、二鍋、初攤、初焙與攤涼、足火復焙、分級色選、貯藏等道工序。工具有攤青架、竹匾、鐵鍋、小棕帚、接料盤、烘籠等。
第一道工序採摘:漢家劉氏一直秉承張之洞的批示採摘茶芽。張之洞在漢家劉氏《種茶炙焙法》中批示:“至茶葉至佳,尤以採摘趁早為第一要務,早則嫩,嫩則小,然葉愈小,而價愈貴”。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後七天到十 天採摘,採摘標準為春茶的首輪嫩芽。而且還規定:“雨天不採”、“風傷不 采”、“開口不採”、“發紫不採”、“空心不採”、“彎曲不採”、“蟲傷不採” 等九不採。葉片的長短、寬窄、厚薄均是以毫米計算,一斤銀針茶,約需 十萬五千個茶芽。因此,就是採摘能手,一個人一天也只能採摘鮮茶200 克.漢家劉氏貢芽對鮮葉要求嚴格,一般清明前後開採,鮮葉標準二級,特級為芽,一級為1芽1葉。
第二道工序攤放:採回的鮮葉要及時攤放,攤放場地要求陰涼乾燥、通風良好;攤放器具要求是潔淨的竹匾。攤放要勻、薄,邊攤邊揀剔。
第三道工序殺青:在20℃的斜鍋中進行,鍋子在鮮葉殺青前磨光打蠟,火溫掌握“先高(100~120℃)後低(80℃)”,每鍋投葉量300克左右。茶葉下鍋後,兩手輕輕撈起,由懷內向前推去,再上拋抖散,讓茶芽沿鍋下滑。動作要靈活、輕巧,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頭彎曲、脫毫、茶色深暗。約經4~5分鐘,芽蒂萎軟清氣消失,發出茶香,減重率達30%左右,即可出鍋。
第四道工序二鍋:二鍋鍋溫為80℃~100℃,以手觸鍋底燙手為宜。二鍋的作用是理條、增香。其手法為“攏、帶、撒、磨、滾”,直到茶條成形,用棕帚掃出鍋面。
第五道工序初攤:初攤是將二鍋葉均勻薄攤於皮紙上,散去濕熱,使葉內水分均勻分布。 殺青葉出鍋後,盛於小篾盤中,輕輕楊簸數次,散發熱氣,清除細末雜片。攤涼4~5分鐘,即可初焙。
第六道工序初焙與攤涼:初焙的目的在於進一步蒸發水分,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質,減緩在復包過程中某些物質的轉化。溫度50℃左右,時間約一小時,烘至八成乾即可。若初焙變色不足,即焙至七成乾為宜。下焙後進行攤涼。
第七道工序足火復焙:足火溫度50~55℃,焙量每次約0.5公斤,焙至足乾止。
第八道工序是分級和色選:按芽頭肥瘦、曲直、色澤亮暗進行分級。以壯實、挺直、亮綠者為上;瘦弱、彎曲、暗黃者次之。
第九道工序貯藏:將石膏燒熱搗碎,鋪於箱底,上墊兩層皮紙,將茶葉用皮紙分裝成小包,放在皮紙上面,封好箱蓋。只要注意適時更換石膏,漢家劉氏貢芽茶品質經久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