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對賭,是影視界在電影上映時採取的一種票房造假現象,在互相競爭票房的同時,雙方只求保底發行。影視傳媒行業漸趨流行的“保底發行”,導致影視製作公司和發行公司之間的利益博弈和對賭,也催生出了票房造假現象。而票房造假的背後,多是為了用票房換股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票房對賭
- 解釋:用票房換股價
事件,原因,抬高股價,保底發行,利益,監管,
事件
票房對賭2016年3月4日,《葉問3》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有關數據顯示,《葉問3》上映首日票房高達1.55億元,打破華語動作片首日票房記錄。但在“創紀錄”後不久,《葉問3》即曝出票房造假醜聞。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調查結果顯示,《葉問3》虛假排場場次有7600餘場,涉及票房3200萬元。
票房造假已成為電影業的一大痼疾。2009年,《阿童木》首周票房實際錄得1700萬元,卻被誇大成4000萬元;2014年,《英雄之戰》“自產自銷”引發業內一片譁然;而2015年票房冠軍《捉妖記》也因涉嫌“公益場放映”給票房紀錄蒙上了“買票房”的陰影。
原因
抬高股價
對於越來越“流行”的電影票房造假的問題,業內人士表示,票房造假有時是為了衝擊票房冠軍,有時則涉及非法洗錢,如果有上市公司參與其中,其目的可能是通過虛構票房收入來拉抬股價,然後在二級市場上謀取利潤。
《葉問3》相關資料顯示,神開股份、十方控股兩家上市公司參與了這部電影的投資。港股十方控股在2月23日公告稱,公司與《葉問3》投資方上海合禾影視簽下了投資協定,以1.1億元收購《葉問3》55%的票房收益權。神開股份在2月24日發布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出資4900萬元設立《葉問3》電影票房收益權投資基金用於投資電影《葉問3》,通過電影未來票房收益分配獲取投資利潤。
保底發行
票房對賭兩家公司1.59億元的投資,實際為《葉問3》票房做了保底。也就是說,無論《葉問3》票房如何,這1.59億元已經成了影片的確定收入。作為影片的最大投資方,快鹿集團是最大受益者。
這種“保底發行”是電影投資方提前收回成本的常用手段。不過,快鹿集團和神開股份、十方控股是母子公司的關係被媒體曝出,“子公司為母公司保底”的做法迅速讓快鹿集團陷入“龐氏騙局”的輿論漩渦。
在被媒體質疑以前,為《葉問3》“保底發行”讓以上兩家公司股價迅速走高。2015年12月22日,快鹿董事局主席施建祥以每股0.8港元認購十方控股1.6億股股份,隨後,十方控股的股價就是一路上揚。至2015年12月24日《葉問3》在香港正式上映當天,十方控股股票收盤價為3.08港元;至2016年3月4日《葉問3》在內地上映當天,十方控股股票大漲22%至3.6港元每股。
A股上市的神開股份也經歷了類似過程,一度創出6年以來的最高價格。此前有業內人士分析,如果《葉問3》票房收入10億元,十方控股在扣除1.1億元投資後,可獲得8250萬元的淨收入——這對神開股份的股價將起到巨大提振作用。
只是,《葉問3》票房造假迅速被曝光,也被官方證實。受此影響,十方控股股票自2016年3月7日起由每股3.6港元一路下滑,3月10日收盤每股1.47港元,3月25日收盤每股1.32港元。神開股份股價也遭受重挫。
票房的好壞直接影響上市公司的股價表現,“造假”而來的票房卻要不得,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向記者表示,快鹿集團的造假行為毫無疑問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任何的虛假和不誠實到了最後掏空的只可能是自己。
利益
影視製作公司、投資方、發行方等都比較青睞“保底”收益模式,參與其中的很多上市公司也確實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2015年9月21日,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現改名為歡喜傳媒)公告,與徐崢旗下的北京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簽訂協定,將以1.5億元的價格向真樂道購買即將上映的《港囧》47.5%的票房收益權,這就意味著21控股以1.5億元對真樂道在《港囧》中幾乎整個票房分成做了保底。按照票房分成比例計算,只有《港囧》票房超過了9億元,21控股的投資才能回本。
事實上,《港囧》票房最終突破了16億元。21控股2015年收益約為2.67億港元,其中電影著作權投資及廣告代理業務帶來的收益約2.18億港元。據此測算,《港囧》票房收益約占21控股2015年收益的一多半。
除了《港囧》,《美人魚》是“保底發行”的成功案例之一。《美人魚》保底金額在16億至18億元,實際票房超過33億元。保底發行方之一光線傳媒(23.280,0.21,0.91%),因此股價走出一波大漲行情。
“保底發行”可保影視製作公司的利益,而發行方則對賭一個預期——一部好影片將帶來超高收益。如果賭輸,發行方損失也巨大。這也是目前“保底發行”方多採用聯合體的原因之一,即分享利潤、分散風險。
監管
票房對賭有業內人士指出,一家通吃的“保底發行”會讓人懷疑其真實目的。《葉問3》的票房注水事件捅破了為抬高股價而造假的這層窗戶紙,但即便捅破也難以整治。由於相關法律並不健全,並沒有法律明文規定票房造假是違法行為。此外,對於票房注水在判斷上也是有困難的。因為在造假票房中會有很多自購票房,由於自購票房也產生了現金流和實際購買行為,所以在票房注水的判斷上是有難度的。
票房造假愈演愈烈是環境因素和行業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他認為,從環境因素來看,市場的監管相對不成熟,電影造假的違法成本低,相關法律法規亟待完善;從行業性因素來看,“效仿和路徑依賴”起到了重要作用,以隨地亂扔垃圾為例,很多人都覺得別人在亂扔,自己也可以效仿,這種破窗效應回歸到電影行業就造成了造假頑疾的愈演愈烈。
而就《葉問3》票房造假的行為,這種造假行為已經超越了電影本身的利益訴求,已經背離了電影的文化價值上升到了資本運作的角度,這是十分危險的。當大家都不是以製作“好電影”為目的的時候,最大的負面影響就是在行業內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到了故事的最後,醉翁之意已經不在電影了,而是在於資本運作。當電影好壞已不重要,資本運作才更重要的時候,行業發展已經畸形。
舉例說,多年以前,美國曾經探索過一個名為“電影票房期貨”的金融產品,探索了十年左右,最後項目還是擱淺了。雖然金融監管機構認為它不違反當時美國的金融監管條例,但被擱淺的主要原因還是美國的電影人認為這樣的金融產品對電影的發展有百弊而無一利。
國內的傳媒行業還是處於一個成長周期的始端,在行業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各種問題。預計3至5年後,整個行業可能會趨於成熟穩定;此外,在行業立法層面,國內的立法確實跟不上現在行業發展的增速;而在思想道德層面,電影產業的所有參與者應該多一點自覺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