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色自若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shén sè zì ruò,意思是神情臉色毫無異樣。形容在異常情況下態度鎮定,神情不變。
基本介紹
解釋,出處,成語故事,
解釋
神情臉色毫無異樣。形容在異常情況下態度鎮定,神情不變。
出處
1、《晉書王戎傳》:“猛獸在檻中……眾皆奔走,戎獨立不動,神色自若。”
4、明·劉璋《鳳凰池》第一回:“那萬生舞罷了,輕輕放在匣里,神色自若。那些看的人沒一個不喝彩。”
成語故事
阮籍,字嗣宗,是魏晉竹林七賢之一,能詩善文,博覽群書,尤其喜好老莊的學說,常縱酒談玄(泛指一切不接觸實際問題的玄妙虛無的言談),而且不拘泥於傳統的禮法。為此,常常招致一些人的非議和批評。比如有這樣一件事阮籍的母親去世剛下葬不久,照古時的禮法應守孝三年,忌食酒店肉。但阮籍卻置傳統的禮法於不顧。有一天,倒到大將軍、相國司馬昭府里去(司馬懿的次子),司馬昭見他因居喪的緣故而形體十分消瘦,便以豐盛的酒店肉招待他。阮籍也不推辭,便獨自大吃大喝起來。這時司隸校尉(掌管百官的考察任免及京師近郡的犯法者)何曾走過來,看到阮籍在服喪期間違反禮法飲酒吃肉,便對相國司馬昭進諫說:“丞相,如今您正在倡導以禮治理天下,而阮籍身有重孝,卻在您的府中飲酒吃肉,按律應該把他流放到海外,以端正風俗教化。”司馬昭有意為阮籍開脫說:“難道你沒看到,阮籍居喪因為哀傷過度而把身體損害成這副樣子,你應該為他分憂,不應過於苛求!況且有病而飲酒吃肉,本來也符合儒家在《禮祀·曲禮上》中關於喪禮的規定。我看就不必說三道四了吧!”何曾斜眼瞅了一下阮籍,只見他照常吃喝不停,“神色自若”,根本沒有把自己的話當成一回事兒,心中不免有些生氣,但礙於司馬丞相的面子,只好把氣壓下去了。成語“神色自若”便出自阮籍不拘禮節違反喪禮規定,在服喪期間飲酒食肉,受到司隸官彈劾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