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膠質瘤血管新生的動態蛋白質組學研究

神經膠質瘤血管新生的動態蛋白質組學研究

《神經膠質瘤血管新生的動態蛋白質組學研究》是依託中南大學,由詹顯全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神經膠質瘤血管新生的動態蛋白質組學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詹顯全
  • 依託單位:中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高度異常的血管新生是神經膠質瘤的重要特徵,與其增殖、侵襲密切相關。目前以腫瘤血管新生為靶點的治療已成為腫瘤治療領域的主要方向之一。腫瘤血管新生受到多種因素調節,且構成這些新生血管的蛋白質常常有複雜的修飾如酪氨酸硝基化和酪氨酸磷酸化。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間的失衡被認為是腫瘤血管新生的機制,然而,還沒有一個因子被證實在臨床上真正有用。因此,非常有必要從蛋白質整體角度出發,採用系統綜合策略對其進行動態、深入研究來更全面、真實地揭示腫瘤血管新生的過程和本質。該項目擬採用高通量蛋白質組學和系統生物學策略集中研究不同分級神經膠質瘤新生血管的蛋白質組、酪氨酸硝基化蛋白質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質組、及其蛋白質網路的改變, 以鑑定、識別神經膠質瘤血管新生的生物標誌物來更好地闡明神經膠質瘤發生髮展的病理機制、發現新的治療靶和進展監測指標。

結題摘要

高度異常的血管新生是神經膠質瘤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徵,與其增殖、侵襲密切相關。腫瘤血管新生受到多種因素調節,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間的失衡被認為是腫瘤血管新生的機制;然而,還沒有一個因子被證實在臨床上真正有用。本項目旨在從蛋白質組和系統生物學角度揭示腫瘤血管新生的過程和本質,以鑑別神經膠質瘤血管新生的生物標誌物和有效抗血管生成治療靶標。雷射捕獲顯微切割(LCM)技術被用來分離不同級別神經膠質瘤新生血管,採用定量蛋白質組學和系統生物學方法研究不同級別神經膠質瘤新生血管的蛋白質組、硝基化蛋白質組、磷酸化蛋白質組,鑑定差異表達蛋白質(DEP)、差異硝基化蛋白質(DNTP)、差異磷酸化蛋白質(DPTP)及其蛋白質分子網路的改變。結果:(1)LCM成功分離了不同級別(II,III,IV)神經膠質瘤新生血管,但I級神經膠質瘤新生血管由於太少而未成功分離。(2)iTRAQ定量蛋白質組學方法分析不同級別神經膠質瘤新生血管與對照血管,共鑑定了837個差異表達蛋白質(DEPs),其中一些DEPs如成纖維細胞IV生長因子、轉化生長因子、血管生成素、基質金屬蛋白酶、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整合素和凝血酶敏感蛋白等是血管生成調節因子或腫瘤調節因子,參與腫瘤血管生成的調節。(3)基於iTRAQ-TiO2富集的定量磷酸化蛋白質組學分析神經膠質瘤新生血管與對照血管,共鑑定了1828個磷酸化肽,708個磷酸化蛋白質。(4)基於雙向凝膠電泳(2DGE)的硝基化酪氨酸免疫親和偶聯串聯質譜在星形膠質細胞瘤鑑定了57個硝基化酪氨酸免疫陽性的2D膠點,18個硝基化蛋白質和20個硝基化位點。這些數據構成了目前最大的神經膠質瘤血管新生的蛋白質組資料庫,為深入研究神經膠質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機制、鑑定腫瘤血管生成的生物標誌物打下了基礎,為尋找有效治療靶標以預防和治療神經膠質瘤提供了科學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