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生物信息模式識別與時空分析》,是依託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由胡德文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神經生物信息模式識別與時空分析
- 完成人:胡德文等
- 獲獎情況: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依託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神經生物信息模式識別與時空分析》,是依託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由胡德文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
《神經生物信息模式識別與時空分析》,是依託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由胡德文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參與情況主要完成人:胡德文(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王正志(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周宗潭(中國...
所謂教師信號,就是在神經網路學習中由外部提供的模式樣本信號。機理結構 神經網路的基本組成單元是神經元,在數學上的神經元模型是和在生物學上的神經細胞對應的。或者說,人工神經網路理論是用神經元這種抽象的數學模型來描述客觀世界的生物細胞的。很明顯,生物的神經細胞是神經網路理論誕生和形成的物質基礎和源泉。
人工神經網路與模式識別(碩士生課程)仿生感測與智慧型感知(碩士生課程)生物醫學感測與檢測(Biomedical Sensors and Measurement)(本科生專業課程,雙語)生物醫學工程導論(本科生課程,合講)研究方向 生物醫學感測與檢測、仿生感測技術與智慧型感知儀器 人工嗅覺與電子鼻、人工味覺與電子舌、多感知融合識別 細胞、分子與...
1.6 地球空間信息智慧型處理 1.7 空間信息智慧型處理方法 討論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二章模式識別與空間信息智慧型處理 2.1 模式識別的基本概念 2.2 統計模式識別 2.3 結構模式識別 2.4 模糊模式識別 2.5 神經網路模式識別 2.6 基於模式識別的塘沽鹽場遙感圖像識別方法 討論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三章專家系統與...
步態識別算法 該算法來源於“從行走運動的時空模式中可學習人體的外觀模型”的觀點。對於每個序列而言,背景減除過程用來提取行人的運動輪廓,這些輪廓隨時間的姿態變化在二維空間中被對應描述為一個序列的複數配置(Complex Configuration)。利用Procrustes形狀分析方法,從該序列配置中獲取主輪廓模型作為人體的靜態外觀特徵。...
4.1 模式動物果蠅的學習記憶 4.2 神經元網路的記憶編碼 4.3 記憶的行為研究 4.4 預防及治療記憶障礙的藥物篩選 5. 思維與決策 5.1 頓悟 5.2 決策 6. 情緒與社會認知 6.1 情緒 6.2 自我構念 參考文獻 抗病毒天然免疫的分子調控機制 1. 概述 2. 病毒感染的識別:模式識別受體 2.1 TLR對病毒PAMP ...
多尺度分析和稀疏編碼等理論. 項目成員共發表SCI資料庫檢索的論文8篇, EI資料庫檢索的論文10篇, 出國2人次, 參加國內會議4人次. 視覺系統如何處理圖像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 特別是對於生物醫學工程, 模式識別和機器學習等的發展來說以圖像分析為基礎的相關技術顯得尤為重要, 視覺神經系統圖像信息處理機制研究非...
結合POMDP模型、HMM模型和貝葉斯風險準則,提出了一種仿生電子鼻的主動感知模型,用於處理時空氣味信息;(3)研製內置多種模式識別算法的一體化攜帶型智慧型電子鼻系統,以及設計基於電子鼻原理的質量跟蹤裝置,用於水果貨架期、茶葉儲運等方面的食品質量評價;(4)研究味覺電化學和生物感測器及其液相反應裝置,類比鼻黏膜...
雷震已培養碩士研究生9人,在指導碩士研究生8人、博士研究生7人。執教課程 榮譽表彰 社會任職 人物評價 “雷震 在人臉生物特徵識別領域對人臉識別方法、系統和數據等方面作出 了 突出貢獻。”(國際模式識別學會評)“雷震對人臉分析和目標檢測作出 了貢獻。”(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評)
程和平所授課程有本科生課程《生物信息學與生物物理學研究前沿》(專業限選,2學分)、《綜合實驗課程II》(專業必修,4學分)和研究生課程《線粒體前沿研究論壇》(選修,3學分)、《生理學進展》(必修,2學分)。榮譽表彰 社會任職 個人生活 北大第一 程和平是北京大學的第一個雙學士,證書編號是001。家庭成員 ...
該項研究擬用於解決長距離、大流量複雜輸氣管網系統的故障檢測,高精高速液壓及數控系統智慧型化設計與製造、線上裝備故障診斷,晶體生長時直徑、液面位置和溫度檢測,電站鍋爐漏風間隙測量,以及軋機對中和速度檢測及實時信息處理。(3)模式識別與機器人技術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內容是:針對複雜背景環境下目標的圖像識別...
若採用神經網路,利用其全並行處理、自適應學習、聯想功能等特點,解決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等待大數據量、信息特別複雜的問題,表現出明顯優於傳統計算機方法的優勢,從而解決遙感圖像識別和遙感及地理信息系統數據的綜合分析等問題。專家系統已在遙感圖像識別實驗中得到套用,但遠遠沒有達到實用階段。當前一些遙感套用科學...
最初是利用數字圖像處理軟體對衛星數字圖像進行幾何糾正與位置配準,在此基礎上採用人機互動方式從遙感圖像中獲取有關地學信息。這種方法的實質仍然是遙感圖像目視判讀,它依賴於圖像解譯人員的解譯經驗與水平,它在遙感圖像解譯方法上並沒有新突破。20世紀80年代,主要是利用統計模式識別方法進行遙感圖像計算機解譯。如...
(2)生物神經網路接受外界的特定時空信息時,神經網路的特定區域興奮,而且類似的外界信息在對應區域是連續映象的。SOM經訓練後,其競爭層神經元,功能類似的相互靠近,功能不同的相互較遠,這與生物神經網路的組織構造非常類似。自組織特徵映射的每個輸入模式均對應於二維格線上的一個局部化區域,而且隨著輸入模式的不...
范影樂, 1975年3月出生,浙江寧波人。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面向機器智慧型的生物視覺機制研究、神經信息編碼與腦機互動、基於信息流的神經系統功能性活動建模與套用。人物經歷 1996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獲學士學位;同年進入浙江大學生儀系攻讀碩士研究生;2001年6月浙江大學...
王亮主要從事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數據挖掘等相關領域的研究 工作 。人物經歷 1975年,王亮出 生 。1997年,獲得安徽大學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學士學位。2000年,獲得安徽大學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碩士學位。2004年,獲得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專業博士學位。2004年—2005年,在英國帝國理工...
復旦大學圖像與智慧型實驗室為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工程系下設實驗室,實驗室主任為王斌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智慧型信息處理,圖像處理,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信息安全,生物電磁信號處理等。已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高技術研究計畫(863計畫)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項目子課題、上海市科委項目、航天...
如果不規則的運動現象是一種混沌現象,則通過利用混沌現象的決策論非線性技術就能高精度地進行短期預測。(6)模式識別:利用混沌軌跡對初始條件的敏感性,有可能使系統識別出只有微小區別的不同模式。(7)故障診斷:根據由時間序列再構成的吸引子的集合特徵和採樣時間序列數據相比較,可以進行故障診斷。
稀疏編碼SC方法在盲源信號分離、語音信號處理、自然圖像特徵提取、自然圖像去噪以及模式識別等方面已經取得許多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是當前學術界的一個研究熱點.進一步研究稀疏編碼技術,不僅會積極地促進圖像信號處理、神經網路等技術的研究,而且也將會對相關領域新技術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刊載自動化科學與技術領域的高水平理論性和套用性的科研成果,內容包括自動控制;系統理論與系統工程;自動化工程技術與套用;自動化系統計算機輔助技術;機器人;人工智慧與智慧型控制;模式識別與圖像處理;信息處理與信息服務;基於網路的自動化等。《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自動化學報(英文版)》...
劉渭濱,教授,博士生導師,工學博士。現在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信息科學研究所工作。科學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視頻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深度學習與人工智慧、虛擬現實與人機互動、計算機視覺與感知理解、軟體工程技術與套用等。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
人臉識別就是利用計算機分析靜態圖片或視頻序列。從中找出人臉並輸出人臉的數目、位置及其大小等有效信息。其次就是跟蹤人臉。就是要在檢測到人臉的前提下。在後續幀中繼續捕獲人臉的位置及其大小等信息。人臉跟蹤技術涉及到模式識別、圖象處理、計算機視覺、生理學、心理學及形態學等諸多學科。並與基於其它生物特徵的身份...
我國國內開展的研究項目主要有:“臉部運動編碼系統”可套用於人臉表情的自動識別與合成;“MPEG-4 V2視覺標準”可以組合多種表情以模擬混合表情;針對人的肢體運動而設計的“運動和身體信息捕獲設備”;基於生物特徵的“身份驗證系統”;“語調錶情構造系統”根據語音的時間、振幅、基頻和共振峰等,尋找不同情感信號特徵...
先後主講數據結構、作業系統、作業系統分析與設計、計算機學科前沿導論、模式識別、神經網路及套用等本科或研究生課程,省級精品課程“作業系統”負責人,發表教改論文10餘篇,主編教材2本,多次獲得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二、三等獎,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教學課程 1.模式識別(研究生課程,英語教學,春季);2.智慧型信息...
從大氣化學元素分析中可以得到很多污染源判別的信息,套用儀器檢測的方法有很多:熱核反應器、原子吸收光譜儀、X射線粉末衍射、X射線螢光光譜法(XRF)、掃描核探針(SNM)和人工神經網路(ANN)模式識別方法相結合、中子活化(NAA)、電漿發射光譜(ICP),質子螢光法(PIXE)等。這些方法可以很好地對顆粒物中的...
圖像增強、車輛視頻檢測、圖像融合、模式識別等方面的研究及系統工程套用。發表論文 已在國內外期刊和會議發表論文十幾篇。承擔課題 1.多模醫學圖像融合技術研究,廣東省科技計畫項目 2.基於海量時空數據挖掘的區域交通狀態分析方法研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代表論著 鄧榮峰,李熙瑩. 基於SIFT特徵匹配的穩健圖像拼接算法[J...
鄧敏, 馮學智等. 地理信息系統中拓撲關係的不確定性推理方法. 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 2004, 17(3)張友水, 馮學智, 阮仁宗. Kohonen神經網路在遙感影像分類中的研究. 遙感學報, 2004,8(2): 178~183 張友水, 馮學智, 都金康, 顧國琴. IKONOS影像在城市綠地提取中的套用研究. 地理研究, 2004, 23(2): 274...
中科院自動化所楊一平研究員和楊國勝副研究員從事的“數字感官”研究,主要研究數字人體系統的信息獲取方法和機理,包括感覺系統機理研究、感覺信息處理研究、多媒體多模式信息獲取與融合算法研究和多光譜的人體識別技術等內容。從視覺、聽覺信息流的角度和經絡穴位的觀點出發,系統地研究視覺、聽覺、觸覺系統的輸入輸出通道、...
重點支持以深度學習為核心的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生物特徵識別、新型人機互動、自主決策控制等算法和新算法研發。支持多源異構大數據的表示、語義理解、語義協同、信息融合處理等算法研究。支持視覺語義建模、視覺對象時空定位與搜尋等關聯技術研發,以及指紋、虹膜等生物特徵識別技術研發。(四)人工智慧套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