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髮偈

《祝髮偈》為明代大錯創作的七言絕句。這是一首氣宇軒昂的熱血之作、愛國之詩。詩人在明亡後誓不仕清,祝髮為僧,然而胸中的一腔碧血實難冷卻,於是便化為感人的詩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祝髮偈
  • 類型:愛國詩詞
  • 作者:大錯
  • 朝代:明朝末期
正文,賞析,作者簡介,

正文

祝髮偈
一杖橫擔日月行,山奔海立問前程。
任他霹靂眉前過,談笑依然不轉晴。

賞析

詩人在明亡後誓不仕清,祝髮為僧,然而胸中的一腔碧血實難冷卻,於是便化為感人的詩篇。首句“日月行”,喻指衷心為“明”。這一顆碧膽忠心,就是橫刀於眉,也毫不更改,忠貞不渝。
“家國不幸詩家幸”,實為誑語,其實,家國不幸,最不幸的便是詩家。這些天地間的性靈之子,本來胸懷一腔造福天下的熱血,卻不料世事多舛,只好將滿腔情懷,訴諸言律。如同宋亡元興時一大批仁人志士隱居深山,留下標炳千秋的遺民詩一樣,明滅清立,也造就了一批奔走呼號的詩人,救國無門之際,則祝髮為僧,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不朽詩篇。正所謂是:“正士忠臣氣最英,一言佐國死猶輕。不同諂曲偷安者,冒寵貪榮過一生。”(宋僧佛印了元)
“驚傳一紙到遼陽,舊國樓台種白楊。我友盡亡惟汝在,而師更若復予傷。孤舟臥老長乾月,破衲披殘大漠僧。共是異鄉生死隔,西風吹淚不成行。”函可的這首《弼臣病阻白門寄書並詩次答》,詩風沉渾,一句“破衲披殘大漠僧”,展示出蒼松寒柏般的高風傲骨。可與劉獻廷的《贈行西上人》相照一讀:“鐵騎穿雲舊拓邊,大東歸去浪連天。五更夢醒荒祠下,百戰人酣繡佛前。風急雁行排遠岫,秋高雕影落寒煙。與君共望中原路,衰草離離倍黯然。”
復社”成員、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弘智(即方以智,1611—1671)作《獨往》一詩痛惜知音盡失,獨往愁深。詩云:“同伴都分手,麻鞋獨入林。一年五變姓,十字九椎心。聽慣干戈信,愁因風雨深。死生容易事,所痛為知音。”
明亡後先削髮為僧後還俗隱居的錢澄之(1612—1693)作《夜歸》一詩,表歸隱之志。詩為:“江上霜飛吹客衣,菰蒲艇子夜深歸。征鴻暗叫尋行度,野鴨齊驚破陣飛。近水林戀行失去,遠村燈火望中微。犬聲出屋春聲歇,知有人開竹里扉。”
大錯的《悉檀寺》表現了削髮後的清冷心緒:“六十年前古佛身,蒲團小定悟前因。石橋松徑當時路,擔水搬柴舊日人。掃塔幾番尋杖缽,翻經猶自拂埃塵。本來面目依然在,不向菩提印性真。”
長詩文書畫,與同鄉顧炎武友善,有“歸奇顧怪”之稱的詩僧歸莊以《落花》詩表現其“蘇世獨立,橫而不流”的堅定意志,以及對“蘭摧玉折蕭艾為榮”的極端鄙視,自有一股倔強不屈之浩氣:“江南春老嘆紅稀,樹底殘英高下飛。燕足就鶯銜何急,溷多茵少竟安歸?闌乾曉露芳條冷,池館斜陽綠蔭肥。靜掩蓬門獨惆悵,從他江草自菲菲。”
出家為法號今種,與陳恭尹、梁佩蘭並稱“嶺南三大家”的屈大均,作有《白菊》一詩。全詩歌頌斗雪傲冰、氣節凜然的冬菊,將它視為明遺民愛國志士的化身。詩為:“冬深方吐蕊,不欲向高秋。搖落當青歲,芬芳及白頭。雪將佳色映,冰使落英留。寒絕無人見,梅花共一臣。”

作者簡介

大錯(1600—1673),原名錢邦芑,萬曆進士。明亡後削髮為僧,法號大錯。詩具志士之情,與函可(1610—1659)、弘智(1611—1671)、歸莊(1613—1673)、澹歸(1614—1677)、讀徹、普荷、南潛(1620—1686)、今種(1630—1696)、光鷲、大成、空昰、正喦、正志、函昰、戒顯蔭在、函駱、性休、元鑒同揆、大瓠、遘挺、原濟(1642—1718)、宗渭髡殘(1612—1692)等等組成群星閃耀的愛國詩僧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