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讚詞

祝讚詞

祝讚詞,也稱讚頌詞,蒙古族民間文學形式,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祝讚詞是中國北方蒙古遊牧民族傳統的民間文學形式,是一種有一定韻調、語言自然流暢、興致所至一氣呵成的自由詩。祝詞、讚詞,統稱為“祝讚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祝讚詞
  • 外文名:Zhu zan ci
  • 類別:文學形式
  • 發源地區:內蒙古、蒙古
歷史淵源,主要內容,祝詞,讚詞,對比,藝術特色,主要種類,祭詞,婚禮祝讚詞,祭敖包祝讚詞,農業祝讚詞,那達慕祝讚詞,畜牧業祝讚詞,狩獵祝讚詞,非遺信息,

歷史淵源

祝讚詞最初產生於勞動,是蒙古族獵戶、牧民集體的口頭創作作品。
祝讚詞伴隨著蒙古族穿過了歲月的長河。表現出及其頑強的生命力,它是蒙古族社會生活的需要。從古代薩滿經書和英雄史詩等民間口頭創作來看,祝詞和讚詞最初產生於勞動,是獵戶、牧民的集體口頭創作。原始宗教—薩滿教出現以後,巫師(蒙語稱“博”)借用這些古老的歌謠,或者加以改編,把祝詞變成了薩滿教的各種儀式歌。古老的祝詞讚詞大多是對天地山川、自然萬物的讚頌,對漁獵畜牧生產的祈求祝福。後來由於社會生產的發展,獨立的農業經濟部門的出現,大自然被逐步認識,民間祝詞和讚詞也就逐漸消除了古老祝讚詞那種原始宗教的色彩,而代之以對勞動生產的直接描述和對勞動成果的熱烈讚美。但是祝詞讚詞中最精彩而又數量最多的,還是讚美日常生活的作品。從節日“那達慕”大會到婚禮儀式、從故鄉山河到五種牲畜以及日常用具和裝飾品,都有相應的作品給以熱烈的祝頌和讚美。

主要內容

祝詞和讚詞是蒙古族特有的文藝形式。當牲畜繁殖、氈包落成、新婚嫁娶、嬰兒誕生,那口若懸河的“琿錦”(善於辭令的祝頌者),便要為人們祝福、獻上吉祥的詩章。在喜氣洋洋的宴會上,好客的主人也要首先朗誦熱情洋溢的祝酒詞,勸客人乾杯。這類富有草原氣息、以朗誦詩形式出現的祝詞和讚詞,自古在蒙古民間流傳。
圖2 祝讚詞(讚頌詞)表演圖2 祝讚詞(讚頌詞)表演
祝詞和讚詞多在莊重肅穆的場合或節日喜慶的儀式上吟唱,所以色彩絢麗,情真詞切,感情奔放,語意激揚。它在表現形式和語言風格上不同於一般民歌。民歌多是四行一節,重疊復沓,而祝詞讚詞則是一氣呵成,長短不拘。民歌和詩歌要求押韻,句式整齊。祝讚詞則不一定講究嚴格的韻律,主要是追求口語的自然旋律、琅琅上口,舒展流暢,是一種有一定套式和吟誦曲調的自由詩。古老的祝詞、讚詞多為對天地山川、自然萬物的讚頌,對漁獵畜牧生產的祈求祝福。祝詞和讚詞是蒙古族傳統的民間文學形式,是一種有一定曲調、語言自然流暢、興致所至一氣呵成的自由詩。祝讚詞最早由薩滿祭詞演變而來,在特定的環境中,經特定的禮俗,由特定的人吟頌。

祝詞

祝詞的起源與民間各類風俗習慣以及生產、生活現象密不可分。祝詞是表現各類習俗與生產、生活現象,並祈祝其美好未來而創作的長詩型民間文學體裁。蒙古族在節日宴慶場合,總少不了長者或專門的吟唱者、被稱為“琿錦”或“和勒莫日其”(指善於辭令的祝讚者)吟誦祝詞,以增加節日氣氛。祝詞可根據其內容分為與牧民生產相關的祝詞,如“制氈祝詞”、“蒙古包祝詞”等;與牧民生活習慣相關的祝詞,如“祭火祝詞”;與人生禮儀相關的祝詞,如“嬰兒誕生祝詞”、“新人祝詞”等;與競技娛樂相關的祝詞,如“遊藝祝詞”、“三項競技祝詞”等。祝詞大致由開頭、主體、結尾三個部分組成。吟誦者吟唱時,往往在開頭交代吟唱祝詞的原因理由,即吟誦者要說明自己是以大家的意願吟唱祝詞的,然後對所要祝福的事物進行真實的描述與讚頌,最後在結尾部分表達對未來的祝福意願。
圖3 祭祀活動中演唱祝讚詞圖3 祭祀活動中演唱祝讚詞
祝詞的中心內容部分,以所祝願的事物、事件並按時間順序變化的場景為描述對象。如“祭火祝詞”:
杭蓋罕山只有土丘大的時候,
汪洋大海只有水窪大的時候,
可汗用火石擊燃,
皇后用嘴唇吹旺,
以火石為母,
以火鐮為父,
——那發明火的火神聖母啊!
我們向你敬獻醇香的奶酒,
我們向你敬獻美味的肉食,
祈求你賜予最大的福分,
讓我們在這幸福中永生。
表達美好願望,祈求福、祿、壽的願望,往往以詩的形式放置於結尾部分,是所有祝詞共同的特點。對於較短的祝詞,可稱之為祝福語。蒙古族的祝福語在任何場合都可以由長者吟說,主要是對人、事、物的美好祝願。
祝詞是為祈求祝願一切事物的美好而創造的一種古老而悠久的民間文學形式,是人們相信語言魔力時代的產物,由長者或專業的吟誦者在節日慶典或集體收穫勞動成果之時吟唱,以此祈求祝福人丁興旺、牲畜安泰。

讚詞

一首詞句華麗動聽的讚詞,是蒙古族人民豪邁情感與審美情趣的體現。讚詞以讚美一切美好事物且從不同視角進行全面讚美為基本特徵。在讚揚馬的詞中誦道:
它那飄飄欲舞的輕美長鬃,
好像閃閃放光的寶傘隨風旋轉;
它那炯炯發光的兩隻眼睛,
好像結緣的魚兒在水中遊戲;
它那寬敞而舒適的胸膛,
好像天上的甘露滴滿了寶瓶;
它那聰穎而靈敏的雙耳,
好像山頂上盛開的蓮花瓣;
這匹馬一身具備了八吉祥徽,
無疑是一匹舉世無雙的寶馬。
讚詞與祝詞雖然都蘊涵著對事物讚頌的成分,但祝詞是對事物未來的祝願,而讚詞主要是讚美景物,如對自己家鄉的山川河流、新建的房屋、辛勤的勞動果實、優勝的駿馬、相互饋贈的禮物等等進行讚美,即對事物所有的一切美好形式都可加以讚美和頌揚。
讚詞同樣也是蒙古族勞動人民在漫長的勞作中創造的民間口頭文學形式之一,早先融會於各類習俗儀式中。人們相信這樣的讚美能夠激發事物的活力,可增強壯志。早期的讚詞並不僅僅是勞動人民抒發情感、表達審美情趣的文學形式,而是通過華麗的語句來取悅神靈以期望得到神的保佑與恩賜,這才是其真正的起源和早期的功能。人們不了解自然變遷,無法掌握自然規律,因此深信通過語言可以打動神靈。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讚詞所讚美的對象更加寬泛,涉及蒙古族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據內容,讚詞大致可分為:習俗讚詞、景物讚詞、生計讚詞三類。每一種讚詞都有其特定的吟唱場合,且由專門的吟唱者對讚美對象進行全面的頌揚。如“賽馬頌”,從馬匹的形貌起直到整個賽程中的每一細節,以及馬的主人所做的賽馬前的準備等,都會詳盡地描述與讚美。
讚詞是民間口頭文學體裁,因此吟唱者並不拘泥於固定的語句,而是根據場景來發揮自己的才能,進行即興吟誦。因此,讚詞不僅是集體的創作,同時也體現著吟唱者的智慧及其藝術表現能力。
隨著時代的變遷,作為蒙古族民間口頭文學瑰寶—祝詞與讚詞所祝福與讚美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從以往的只融會於生產、生活諸儀式的形態中,漸漸趨於在舞台藝術與現實生活中並存發展,並且已成為蒙古族傳統的語言藝術典範。
對於蒙古族祝讚詞的整體研究並不是很多,其中,趙永銑先生在《蒙古族文學史》相關章節中做了較詳細的闡述,在此主要參考他的研究,對祝讚詞做一介紹。
蒙古族祝讚詞,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名目繁多,它的內容幾乎囊括了蒙古族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狩獵業、畜牧業、農業到婚禮、那達慕、祭祀禮儀等等,在蒙古人中,凡是人生或社會較重要的環節或時刻,都要舉行一定的儀式並對其進行隆重熱烈的祝讚。

對比

祝詞、讚詞之間既有密切聯繫,又有一些細微差別。
祝詞是獻給神和祖輩的口頭頌歌,包括人們對天神、地祗、山神、河伯、火神、狩獵神以及牲畜保護神等的祭祀,或對英雄好漢及優勝者的讚歌,或是長者及老年人對青年一代的祝福。
讚詞主要是讚美景物的,它充滿了人們對一切美好事物,對自己的勞動成果的喜悅和讚賞的感情。如對自己家鄉的山川土地,對新建的房屋,對優勝的駿馬,甚至對相互贈送的禮品,都要進行讚頌。
祝詞、讚詞因祝讚的對象不同,形式也有差異。但祝詞中不無讚美,讚詞中也包含著祝頌,因而祝詞、讚詞便密不可分地交織在一起了。

藝術特色

祝詞、讚詞作為文學作品,藝術上頗具特色:祝詞、讚詞大都是即興式的口頭讚美詩。祝詞、讚詞多運用比喻的手法,語言凝練,自然流暢,音韻鏗鏘,形象鮮明。祝詞、讚詞不同於一般民歌,有的祝詞、讚詞雖分節,採用重疊復沓的形式,但有的祝詞、讚詞卻一氣呵成,長短不拘,流利酣暢。民歌是要歌唱的,祝詞、讚詞是要吟誦的,因此要特別講究節奏對仗,抑揚頓挫。

主要種類

祭詞

祭詞方面,《金宮祭詞》最出名。它是由祭祀成吉思汗的祭詞、禱詞、迎福、祝讚、歌詞以及有關祭祀禮儀的抄本經卷不斷匯集而成的。《金宮祭詞》以磁青紙金字寫成,一般統稱為《金書》,始終被保存於成吉思汗陵墓,它是古風民俗的集大成者。

婚禮祝讚詞

在所有祝讚詞中,婚禮祝詞最熱烈隆重。它的吟頌伴隨著婚禮的每一個步驟,烘托以華麗的辭藻,氣氛喜慶、熱烈、濃厚。在城市蒙古族婚禮中保留著吟誦祝讚詞的習慣,只是從內容到形式都簡單了一些,主要以讚美新郎、新娘的容貌為主,一般特意邀請蒙古語講得非常流利而標準的人吟誦,也有婚禮主持人吟誦的。傳統的蒙古族婚禮,形式隆重,氣氛熱烈,儀式繁多,持續時間長,有時連續數天甚至數月。兩個人完婚的完整過程要經歷求親、定親、送禮、報答母親鮮乳之恩宴會、娶親、閉門迎婿、首獻整羊、求名問庚、女婿磕頭、姑娘裝扮、新娘上馬、途中迎親、新娘祭火、通宵歡宴、獻禮送客,一些地方還有閉門迎新娘和拜天地日月的儀禮。這些儀禮在各個地方的表現又有所不同,所以,在民間又分作鄂爾多斯、科爾沁、巴林、烏拉特、蒙古貞、巴爾虎、庫倫、察哈爾、阿巴哈納爾、蘇尼特、達爾罕、阿拉善、衛拉特婚禮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每一種儀式都有相應的祝讚詞,所以這些祝讚詞名目繁多,不勝枚舉。主要有“潔白禮物闡釋”、“琥珀白瓶闡釋”、“追及蒼狼之駿馬闡釋”、“劈石快刀之闡釋”、“七十二扣金蟒衣闡釋”、“初次求名問庚”、“次禮”、“迎親禮頌”、“火祝”、“弓箭祝詞”、“媳婦拜火祝詞”、“圖拉嘎祝詞”、“獻禮詞”、“哈達祝詞”、“紐布其祝詞”、“新娘祝詞”、“新娘叩頭祝詞”、“新郎祝詞”、“帳子祝詞”、“解帳子祝詞”、“新房祝詞”等等。其中有一首“添箭贊”說道:“來自長生天的緣分,各個汗主謹慎遵循,成為子孫的永久志氣,一心一意勇武忠誠。在裝鵰翎的白箭之上,對增添的一支箭塗抹誦吟,祝願新婚兒女和睦,在安謐中永遠健康太平!”
圖4 婚禮祝讚詞圖4 婚禮祝讚詞

祭敖包祝讚詞

祭敖包時,人們都要身著盛裝,騎上心愛的駿馬,從四面八方來到敖包前,按順時針方向繞行敖包三圈,把帶來的石塊加在敖包上,在敖包正前的方形香案或佛龕前叩拜以後,用哈達、彩帶、祿馬旗等物將敖包裝飾一新,敖包就會立刻有了生機。然後在敖包前的祭案上,擺放貢奉禮物。送貢品是自願的,可以送整羊、磚茶、錢幣和其他物品。草原牧民一般都奉獻全羊、鮮乳、哈達、乳酪、黃油、聖餅、白酒、什綿粥、磚茶等物品。然後由喇嘛念《無垢經》,使這些食品變得更加聖潔以後,開始燃放柏葉香火,進行煙祭,這時鈸鼓、號管齊響、法鈴齊鳴、香客不論僧俗尊卑,大襟鋪地,向著敖包三拜九叩,祈禱“風調雨順,五畜驟增,無災無病,祿馬飛騰”,繼而將馬奶、醇酒、柏枝等潑散在敖包上,誦讀《敖包祭祀蒼》,“蒼”就是祝讚詞。而後眾人群起,圍繞敖包順時針轉行三圈。

農業祝讚詞

農業祝讚詞是近代才出現的,有蓋房子時吟頌的《板升祝詞》、《上樑祝詞》、《打穀場院祝詞》。另外還有對長途販運的祝讚詞,如《拉腳祝詞》、《頭駝贊》、《勒勒車贊》等。習俗禮儀方面的祝詞有《大年祝詞》,其中包括了對男子、兒童、婦女、歌手等的祝詞,而嬰兒祝詞又包括了《洗禮祝詞》、《入搖籃祝詞》、周歲時的《剪髮祝詞》等等。在對男子的祝福中,是這樣吟頌的:“願你的莊稼年景豐旺,願你牧的畜群個個肥壯,養的畜群布滿草場,收的糧食堆滿倉。”農業祝讚的特點是真實地反映現實生活。

那達慕祝讚詞

那達慕是蒙古人的一種文化生活方式,是全體蒙古人的節日,它的內容包括摔跤、射箭、騎馬三項比賽,規模可大可小,持續時日可長可短,一般在7月或8月水草豐美的時候在草原上舉行。那達慕祝讚詞由“博克祝讚”(“入場頌讚”、“稱號頌讚”、“筒靴摔跤頌讚”)、“馬贊”及“弓箭贊”、“射手祝詞”組成。“博克祝讚”是對優秀摔跤手的體、力、技、智、德等從不同角度進行全面的讚美。有一首“博克祝讚”是這樣讚美博克的力量的:“能把高山挾在腋下的、胸膛寬闊的博克。能把黃河搬空的、有頑強毅力的博克。”“馬贊”和賽馬比賽的名次稱號聯繫在一起,從冠軍到第九名都有各自獨特的“馬贊”。其中,“首馬贊”的內容是介紹馬的出身和成長,交代馬的長相,強調馬的氣勢,刻畫馬的神態,描繪馬的裝扮,以及對小騎手的讚美祝福等。“弓箭贊”和前面婚禮祝詞里的弓箭祝詞基本相同。
圖5 騎手在那達慕唱祝讚詞圖5 騎手在那達慕唱祝讚詞

畜牧業祝讚詞

有關畜牧業的祝讚詞主要有《綿羊祭酒詞》、《母馬之駒祭酒詞》、《牛犢祭酒詞》,以及與生產活動相關的祝讚詞,如牲骨崇拜祝讚詞《肩胛祝詞》、《寰椎祝詞》、《沙嘎贊》,還有《氈子祝詞》、《馬鞍祝詞》、《馬奶祝詞》、《蒙古象棋祝詞》、《米拉嘎祝詞》、《十二屬相贊》等。當母羊產下當年第一隻羊羔時,牧人一定要在其頭上抹上鮮奶,並祝福道:“祝你成為千隻羊的先鋒,祝你成為萬隻羊的首領。”一般而言,在這類祭詞中要祭祀很多天神,還有山川、河流、大地等,希望它們能免除人間的瘟疫、死亡、盜賊、黑災、白災等,使牲畜茁壯成長,祭詞的最後總要祝福人的平安吉祥。

狩獵祝讚詞

狩獵是蒙古人早期主要生產方式之一,所以,較早的祝讚詞是有關狩獵生活的。較有名的有《召喚獵物倉》、《獵人召福倉》、《祭祀瑪納罕騰格里儀禮》、《甘吉嘎倉》、《昂根倉》等。
其中,《甘吉嘎倉》是古代流傳下來的書面作品。“甘吉嘎”是蒙古語,意思是馬鞍的捎繩,一般馬背兩邊各有4條或8條不等,為系獵物或其他物品所用。甘吉嘎上系的獵物多少是狩獵是否有收穫的一種標誌。如今,人們在日常生活里每每有很大收穫時,也會說“甘吉嘎度仍”(“度仍”的意思是“滿”),而“甘吉嘎浩怎”(“浩怎”的意思是“空”)就是沒有任何收穫的意思。“倉”的意思在這裡是“頌”。在這篇作品裡,非常生動形象地描述了甘吉嘎上系滿獵物的情景,表達了出獵前希望狩獵成功的熱切願望。如“把那叉角公羊滿滿地系在正側,把那豎耳狐狸滿滿地系在反側,把那白嘴母盤羊滿滿地系在正側,把那彎角公盤羊滿滿地系在反側”。

非遺信息

遺產級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公布日期:2011年5月23日
序號:1058
項目編號:I-114
申報地區或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東烏珠穆沁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湖縣、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