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風導痰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杏苑》卷三。具有祛風化痰,理氣通絡之功效。主治中風,半身不遂,四肢無力,痰涎壅盛;也治風與痰在上焦,一臂不隨時,復轉移一臂,其脈沉細。
基本介紹
- 名稱:祛風導痰湯
- 出處:《杏苑》卷三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加減化裁,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防風(去蘆)、南星(牛膽制)、枳實、茯苓(去皮)、羌活各一錢,白朮(土炒)、半夏、橘皮(去白)各一錢五分,甘草(炙)、生薑各五片。
用法用量
上?咀。用水煎好,濾清,入竹瀝二蛤殼,生薑汁一蛤殼,食遠服。
功用
祛風化痰,理氣通絡。
主治
中風,半身不遂,四肢無力,痰涎壅盛;也治風與痰在上焦,一臂不隨時,復轉移一臂,其脈沉細。
加減化裁
若氣弱之人,加人參、白朮佐之。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杏苑生春》:“祛風導痰湯,枳實、羌活以上各一錢,防風去蘆,南星牛膽制,茯苓去皮,白朮土炒半夏以上各一錢五分,甘草炙,五分,橘皮去白,一錢五分,生薑五片。上呋咀,用水煎好濾清,人竹瀝.二蛤殼,生薑汁一蛤殼,食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