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祖居情懷》,是作家梁之永(梁缺、梁詠)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祖居情懷》
- 創作年代:乙未年
- 作品出處:《窮通芻論》
- 文學體裁:五言絕句
- 作者:梁之永(梁缺、梁詠)
詩詞正文,詩詞格律,詞語注釋,詩詞譯文,創作背景,文學賞析,
詩詞正文
《祖居情懷》
——梁之永(梁缺、梁詠)
檻外閒雲盪,
枝頭倦鳥還。
孤亭星月伴,
守望馬鞍山。
詩詞格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詞語注釋
1、祖居:指作者出生的居住地,位於廣東·羅定·素龍·上寧·格木橋村(哲寓)。該居坐巽向乾兼辰戌,一廳四房兩廊一天井,磚木結構。公元1955年(乙未)其祖父梁汝炘始建,後由其父梁泉章逐步完善。正門有作者於癸未年撰並書的木刻楹聯(家訓):“遵行忠孝,樂尚詩書”。
2、檻外:門檻之外,指門外、屋外。
3、盪:飄蕩、飄遊、遊蕩、浪蕩。
4、枝頭:樹枝上。作者祖居門前左側是一棵由其父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手植的芒果老樹。
5、倦鳥:倦飛之鳥,喻外出他鄉謀生創業深感疲倦之人。倦鳥知還: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窩巢,喻人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或喻辭官後歸隱田園。晉·陶潛《歸去來辭》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6、亭:位於作者祖居門前右側的四柱四角亭,坐向與祖居相同,原為純木質結構,後因年深日久而朽爛。公元2015年(乙未)由作者在原址重建,混凝土結構。亭的正面是作者撰並書的石刻牌匾“讀書亭”和石刻楹聯“書中藏日月,亭里有乾坤”。亭內有《窮通芻論》石書及刻有“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字樣的腰鼓形石坐礅等。
7、守望:守候遙望、看守瞭望。
8、馬鞍山:位於廣東·羅定中部,在素龍·上寧村至鳳塘村的一段層巒疊翠、連綿起伏的山脈中,因形似馬鞍而得名,作者祖居與其遙望相對。(作者祖居乾方的馬頭山筆架峰有“羅定古八景”之“八里明鏡”名勝;上寧村馬鞍山腳有明清時的碗窯窯址)。
2、檻外:門檻之外,指門外、屋外。
3、盪:飄蕩、飄遊、遊蕩、浪蕩。
4、枝頭:樹枝上。作者祖居門前左側是一棵由其父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手植的芒果老樹。
5、倦鳥:倦飛之鳥,喻外出他鄉謀生創業深感疲倦之人。倦鳥知還: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窩巢,喻人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或喻辭官後歸隱田園。晉·陶潛《歸去來辭》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6、亭:位於作者祖居門前右側的四柱四角亭,坐向與祖居相同,原為純木質結構,後因年深日久而朽爛。公元2015年(乙未)由作者在原址重建,混凝土結構。亭的正面是作者撰並書的石刻牌匾“讀書亭”和石刻楹聯“書中藏日月,亭里有乾坤”。亭內有《窮通芻論》石書及刻有“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字樣的腰鼓形石坐礅等。
7、守望:守候遙望、看守瞭望。
8、馬鞍山:位於廣東·羅定中部,在素龍·上寧村至鳳塘村的一段層巒疊翠、連綿起伏的山脈中,因形似馬鞍而得名,作者祖居與其遙望相對。(作者祖居乾方的馬頭山筆架峰有“羅定古八景”之“八里明鏡”名勝;上寧村馬鞍山腳有明清時的碗窯窯址)。
詩詞譯文
屋外悠閒的白雲自由自在地飄蕩,樹枝上倦飛之鳥回到了自己的窩巢。孤寂的亭子在星與月的陪伴下,守候遙望著巍峨的馬鞍山。
創作背景
作者十二歲前,均在祖居生活和在家鄉讀書,考入國中後一直在外讀書和工作。此數十年間,他很少回家鄉。乙未年夏,其祖居已歷經了六十年的風霜歲月,年逾半百的他回到祖居,睹物興悲,感慨萬千。於是,他寫下了這首詩詞,以刻畫其內心的思想情懷。
文學賞析
這首詩如一幅畫,畫中描繪了祖居、亭子、青山、樹木、星月、雲彩、鳥兒等景物。
詩的前兩句,作者寓情於景,通過“閒”與“倦”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在外數十年的滄桑生涯中,深感疲憊與無奈,從而產生了對悠然自在生活的無比渴望與憧憬。詩的後兩句,作者借景抒情,“獨”與“守”,烘襯出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惆悵,抒發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在自然中找尋寄託之情。
詩的前兩句,作者寓情於景,通過“閒”與“倦”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在外數十年的滄桑生涯中,深感疲憊與無奈,從而產生了對悠然自在生活的無比渴望與憧憬。詩的後兩句,作者借景抒情,“獨”與“守”,烘襯出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惆悵,抒發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在自然中找尋寄託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