祔廟,讀音為fù miào,是一個漢語辭彙,釋義為袝祭後死者於先祖之廟。
基本介紹
出處,用法,升祔,太廟,升祔太廟,
出處
用法
升祔
升祔是升入祖廟附祭於先祖的意思。
太廟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有“宗,尊也;廟,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之說。
太廟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也稱作“明堂”。
升祔太廟
升祔太廟指將神牌(牌位)放入供奉祖先牌位的廟中。當然這一般是專指皇家而言,而且也不是誰人都能夠放入的。
比如在明朝,唯有皇帝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皇帝的元配,死後的神牌才能升祔太廟,並系夫君皇帝之諡號,而繼立的皇后,以及嗣皇帝的生母被追封皇后的,則神牌不升祔太廟,其謚不系夫君之諡號,以別嫡庶,這樣是表示皇帝的正室老婆,無論是生前死後,都只有一位。而且起初的幾位明朝皇帝,都嚴格的實施了一夫一妻合葬制,只允許元配嫡後與皇帝老公合葬,其他的皇后,如繼室皇后,以及嗣皇帝生母,都不能死後與皇帝合葬。直到明英宗朱祁鎮時才改變了這一點,允許多位皇后都與皇帝合葬,但仍然只有元配嫡後的神牌可升祔太廟,系夫君之諡號。而到了清朝,因為是滿洲入主中原,對禮法的講究嚴格性不如明朝,清朝的皇后,不論是元配嫡後,還是繼立之後,還是嗣帝生母,均升祔太廟,系夫君之謚,若死在皇帝之前,也都可以與皇帝合葬,不過在太廟的神牌以及祭祀的位次上,仍以元後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