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北秦嶺結合部位基礎地質和銅金成礦規律研究

《祁連-北秦嶺結合部位基礎地質和銅金成礦規律研究》是由甘肅省地礦局第一地質隊、西安地質學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孟憲恂、張維吉、金府實、胡健民、劉鴻章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祁連-北秦嶺結合部位基礎地質和銅金成礦規律研究
  • 成果登記號:19930521[06655]
  • 第一完成單位:甘肅省地礦局第一地質隊、西安地質學院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30521[06655]
項目名稱
祁連-北秦嶺結合部位基礎地質和銅金成礦規律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甘肅省地礦局第一地質隊、西安地質學院
主要完成人
孟憲恂、張維吉、金府實、胡健民、劉鴻章
主題詞
祁連-北秦嶺;銅;金;成礦規律

成果摘要

運用最新理論和方法,採用多學科聯合手段,對武山-天水-寶雞段的祁連-北進行研究,獲得成果如下: 1.首次提出祁連山、北秦嶺兩造山反S形相連線。 2.劃分和厘定了5套基本建造(即北部變質岩系沉積岩系、中部深變質岩系、南部火山-沉積岩系、南部正常沉積岩系北火山-沉積岩系可分別與北秦嶺的丹鳳群和二郎坪群、斜峪關群;祁群和興隆山群對比)。 3.確認秦嶺群為多期變質地質體,其主變加里東期。秦嶺群屬北秦嶺的西延,向西可與馬銜山群對比。 4山-沉積岩系的研究中,認為李子園群(南帶)岩漿演化由基性→中性斑→鈣鹼系列過渡為鈣鹼性玄武岩,其物源來自虧損源區的部分熔融。河群火山岩系則以基性為主、中酸性組合次之,是拉斑-鈣鹼玄武岩系岩過渡的岩性,其物源來自正常富集源區。 5.論證舒家壩群形淺海環境,其岩系中的風暴岩沉積可為區域構造研究提供依據。定的4條區域性韌性剪下帶、1條脆性斷裂帶,為秦部連線狀況提供研究僅S形相接的動力學作用是古亞洲構造域和特提斯構造域兩動力體系的7.根據金、銅地球化學研究,指出金元素在隴山群、舒家壩群、集趨勢,銅元素在隴山群有富集趨勢。此外,還劃分出以貴金屬、多金成礦帶,3個成礦預測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