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生態綠皮書:祁連山生態系統發展報告 (2018)》是2018年12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文廣、勾曉華、李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祁連山生態綠皮書:祁連山生態系統發展報告 (2018)
- 作者:丁文廣、勾曉華、李育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ISBN:9787520139526
《祁連山生態綠皮書:祁連山生態系統發展報告 (2018)》是2018年12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文廣、勾曉華、李育。
《祁連山生態綠皮書:祁連山生態系統發展報告 (2018)》是2018年12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文廣、勾曉華、李育。內容簡介 《祁連山生態綠皮書:祁連山生態系統發展報告(2018)》是由蘭州大學丁文廣教授和勾曉華教授組建的跨學科研究團隊編撰的祁連山環境年度報告。本書共設總報告、分報告、專題篇、...
《祁連山生態綠皮書:祁連山生態系統發展報告》系列綠皮書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是由蘭州大學教授丁文廣、勾曉華和李育聯合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等科研院所組建的跨學科研究團隊編撰的祁連山環境年度報告,已連續出版三年。《綠皮書》是“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項目下“祁連山山水林田湖草...
《祁連山生態綠皮書:祁連山生態系統發展報告(2022)》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2022年祁連山生態綠皮書基於“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重要理念,對祁連山生態保護修復、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綠色金融、生物多樣性和“雙碳”、生態安全螢幕障政策體系、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環境和社會管理制度等進行...
《祁連山生態系統發展報告(2019)》是2020年1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文廣、勾曉華、李育。內容簡介 本書由蘭州大學跨學科研究團隊編撰,分為總報告、分報告、專題篇、案例篇和附錄五大部分,通過分析祁連山生態系統的發展態勢、演變機制、治理修復舉措、典型案例,提出善治建議,揭示了祁連山生態...
《祁連山生態系統發展報告(2020)》是一本圖書,作者是丁文廣,勾曉華,李育 內容簡介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作為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的祁連山,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但因過度開發,局部生態破壞問題曾經十分突出。對祁連山生態破壞問題,習近平也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抓緊解決突出問題,...
《祁連山生態系統變化科學考察報告》是202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勾曉華。內容簡介 《祁連山生態系統變化科學考察報告》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之祁連山關鍵區科學考察的總結性成果,也是青藏高原祁連山區研究之大成,由工作在青藏高原一線的科研人員共同撰寫。《祁連山生態系統變化科學考察報告》共...
《祁連山生態綠皮書—祁連山生態系統發展報告》基於“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重要理念,通過集成不同領域的研究成果,完整呈現了祁連山森林與水土涵養、天然草原可持續利用、水資源及其利用等生態系統現狀與治理問題,打破了傳統學科不融合的局限性,研究結論更加科學。這部生態綠皮書是一部針對祁連山生態修復與...
《祁連山生態綠皮書:祁連山生態系統發展報告(2019)》是2020年1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文廣、勾曉華、李育。內容簡介 本書由蘭州大學跨學科研究團隊編撰,分為總報告、分報告、專題篇、案例篇和附錄五大部分,通過分析祁連山生態系統的發展態勢、演變機制、治理修復舉措、典型案例,提出善治建議...
通報稱,通過調查核實,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突出。一是違法違規開發礦產資源問題嚴重。保護區設定的144宗探礦權、採礦權中,有14宗是在2014年10月國務院明確保護區劃界後違法違規審批延續的,涉及保護區核心區3宗、緩衝區4宗。長期大規模的探礦、採礦活動,造成保護區局部植被破壞、水土流失、...
《祁連山生態綠皮書:祁連山生態系統發展報告(2022)》由蘭州大學丁文廣教授、勾曉華教授、李育教授等聯合組建的跨學科研究團隊,基於諸多相關子課題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編寫而成。以“環境善治”的理論體系為基礎和框架,全面從氣候變化、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生態文明建設、少數民族文化、環保政策、綠色金融、雙碳戰略、...
甘肅省委和省政府沒有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的極端重要性,在工作中沒有做到真抓真管、一抓到底。2016年5月,甘肅省曾經組織對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治情況開展督查,但未查處典型違法違規項目,形成督查報告後就不了了之。甘肅有關省直部門和市縣在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作選擇、搞變通、...
《祁連山生態系統發展報告(2020)》是2020年12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文廣、勾曉華、李育。內容簡介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作為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的祁連山,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但因過度開發,局部生態破壞問題曾經十分突出。對祁連山生態破壞問題,習近平也多次作出...
祁連山生態綠皮書:祁連山生態系統發展報告(2019)《祁連山生態綠皮書:祁連山生態系統發展報告(2019)》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文廣 勾曉華 李育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關於《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規劃(2012-2020年》的正式批覆,確立了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的主要工作以及規劃。中文名 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覆《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規劃(2012-2020年)》 發布單位 國家發展改革委
該書以祁連山的生態現狀、問題和發展趨勢為基礎,對整個祁連山—河西走廊社會—經濟—生態複合系統面臨的重大問題進行了分析討論,並圍繞社會—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內容簡介 《祁連山生態系統保護與治理》由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圖書目錄 祁連山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專項研究報告 民盟甘肅省委員會 第一章祁連...
研究成果為祁連山及山前綠洲區生態水文研究資源整合及其技術組裝提供載體,為解決森林、灌叢、草地生態系統保護建設與開發利用中潛在的林水矛盾,促進和完善水源涵養林和荒漠化防治生態系統生態水文學理論,為在更高的層面上發展和完善森林和荒漠生態水文學科發展提供了研究成果和試驗數據支撐。圖書目錄 第一章 祁連山青海...
《甘肅祁連山生態文明建設研究》是一本2022年中國環境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戰峰。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祁連山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形勢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識別出祁連山地區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存在的短板問題,提出祁連山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行動方案、祁連山生態保護紅線管控政策方案、祁連山...
2011年,甘肅省發改委只對該景區可研性報告進行了批覆,其他審批手續不全,項目屬未批先建。針對小水電建設項目和旅遊項目的開發,一些長期研究祁連山生態的專家和管護部門的幹部非常擔憂。他們介紹,缺少了對水資源的統一調配,水電站下游地下水位抬升,可能造成土地鹽鹼化。而旅遊項目的開發不僅建設時帶來破壞,更加劇...
4.2 祁連山農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碳收支動態 76 4.2.1 山地–綠洲–荒漠複合農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變化及其影響因子 76 4.2.2 農田生態系統的碳收支動態及治理對策 77 4.3 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80 4.3.1 祁連山水源涵養林自然資源概況及其生態功能 80 4.3.2 農業綜合發展的主要生態障礙...
本書旨在為加快祁連山綠色屏障中脆弱性生態系統恢復與維護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推介相關的模式與示範。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山地生態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第2章河源山區水源涵養功能監測與增貯潛力評估 第3章內陸河上游山地木本植物群落及空間分布 第4章祁連山植物功能性狀和群落結構對坡向的回響 第5章水源涵養林生態系統...
摸清了甘肅館藏涇河流域歷史環境檔案。內容上,本卷循體例分為生態環境調查、自然災害與賑濟、自然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資源環境糾紛與訴訟四部分,以下分別述之。本卷對於促進歷史學、生態學、地學等學科研究,對於配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戰略各項工作尤其是城鄉規劃、生態保護、水利、林草等工作具有重要意 ...
與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前相比,試點後荒漠化土地面積減小、植被固碳釋氧量整體增加、植被生態質量指數整體偏好、水源涵養服務能力整體有所提升、區域氣象條件有利於植被生態質量向好發展。2022年度,園區草地整體表現為碳匯,二氧化碳淨吸收730.9克碳每平方米每年,生態系統吸收的碳總量約為199.5克碳每平方米每年;與...
網友留言稱,文章不僅體現了國土人知錯就改、勇於擔責的決心和用氣,更說出了地質隊員的心聲;希望國家在大力發展環保的同時,科學統籌地質工作,給地質隊員一線生機。推薦理由 與其他媒體對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所作報導不同的是,該篇作者在對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的基礎上,以翔實的採訪材料、統計資料和...
《青海省祁連山區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研究》是一本2022年中國環境出版集團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竇筱艷 等。內容簡介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提出黃河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整體,要充分考慮上中下游的差異。上游要以三江源、祁連山、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等為重點...
《青海祁連山地區生態環境與小流域綜合生態治理》依據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在側重保護與改善小流域生態環境、增強區域水源涵養能力的前提下,同時兼顧提升小流域範圍內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和促進小流域生態旅遊事業健康發展,選擇青海省祁連縣扎麻什鄉的局部小流域作為課題實施地域,通過構建最佳化組合生態系統、構建形成...
”青海省林草局黨組書記、局長、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局長、國家公園示範省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李曉南在會上表示。未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將系統整理和發掘祁連山生態文化所包含的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加快推動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進一步發揮生態文化在生態文明高地建設中的示範引領...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承載力研究》是2006年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 劉莊 。內容簡介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承載力研究》通過生態承載力評價對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系統特徵、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干擾以及生態系統對人類活動干擾的回響進行分析,提示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存在的主要生態問題,為祁連山自然保護區...
祁連山生態研究院是由中國科學院、張掖市人民政府和甘肅河西學院協作成立的。2017年4月20日上午,在甘肅張掖河西學院舉行成立儀式。為探索祁連山生態文明建設,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由中國科學院、張掖市人民政府和河西學院協同成立了祁連山生態研究院。研究院以祁連山生態文明建設研究為目的,旨在服務祁連山區域綠色發展...
場館內設“巍巍祁連、中國濕島、多彩生命、歷史使命、科普影院、文創教學”六個展區,通過生態場景布置、標本陳列、牆面藝術圖文、多媒體演播、觀眾互動展項等豐富多樣的展覽方式,追溯全球國家公園的發展歷程和中國國家公園的探索步伐,全面解讀祁連山國家公園豐富的生態系統、生態價值、生物多樣性、科研監測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