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東楚傑中學

祁東楚傑中學

自1999年創辦以來,學校由僅有108個學生髮展到如今擁有在校學生2700名的規模。2002年、2004年、2005年、2006年楚傑中學被市教育局評為“衡陽市社會力量辦學優秀學校";2003年3月被祁東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和縣教育局授予“規範化學校”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祁東楚傑中學
  • 創辦時間:1999年
  • 主要獎項衡陽市社會力量辦學優秀學校
  • 校學生:2700名
簡介,學校歷史,學校師資,辦學模式,學校成績,

簡介

在祁東縣城,有一座嶄新的現代化氣息濃厚的教學樓,矗立在新辟的楚傑路和蓮花路交叉處,這就是迅速崛起的祁東縣楚傑中學。為了弘揚湖湘文化精神,根據嶽麓書院楹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學校取名為楚傑中學,並撰寫“明星千顆定有諾貝爾,園丁百名不乏孔仲尼”對聯懸掛學校大門兩側,不同凡響。楚傑中學已成為衡陽市民辦教育的一顆耀眼的新星。
該校以民辦學校特有的活力,大力推行教育創新,成為全縣素質教育的新典範,成為衡陽市民辦教育的龍頭學校。

學校歷史

1998年,祁東縣被評為全國教育“兩基”工作先進縣後,全縣普及高中教育的呼聲日高。時任主管文教的副縣長曾郁古先生根據國務院《社會力量辦學條例》,提出在縣城辦一所民辦完全中學的構想,並帶頭借款20萬元用於辦學。此舉得到了社會有識之士的熱烈回響,短短時間便籌集了近千萬元辦學資金。
在縣城,已有祁東一中、二中、育賢中學和職業中專四所公辦學校,在校學生近萬名。要在縣城辦一所民辦中學,路該如何走?以曾郁古、彭俊源為首的股東們洞悉前程,敢為人先,高瞻遠矚,大志在胸:要辦學,就要以面向廣大農民子弟為基點,以高質量為目標;要高起點運作,大力度投入,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向縣城名校看齊。
經過八年的艱苦奮鬥,楚傑中學共投資3800萬元用於學校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現有校舍面積達39000平方米,內有氣勢磅礴的兩棟共58教室的教學樓,有一棟寬敞舒適的可容納2600名寄宿生的學生宿舍,有雄偉壯觀的大禮堂、食堂,有高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醫務室、圖書室、閱覽室,學校購買電腦100台,主機8台,裝備了信息技術教學室,並為教師建成了一棟有60套住房的教師。校園內還有高標準的250米環形跑道的師生運動場地,有長達1000米的文化長廊。
2006年,學校花巨資又建成了高考監控系統、校園網路系統和廣播系統,經省教育廳批准為高考考點,是全縣民辦中學唯一一所擁有這項資格的學校,學校品牌上了一個新檔次。如今的楚傑中學各類硬體建設在全市民辦中學中首屈一指,現代化的校園,優美環境,強烈吸引著縣內外莘莘學子。
八年來,楚傑中學一班人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孜孜以求,他們開拓眼界,搭建了一個個追求自已教育理想的平台。學校採用國內外著名民辦學校的成功管理經驗,並結合當地實際制定了《教工管理條例》、《教學工作常規》、《學生禮儀常規》等14項制度。這些制度,對教師和學生的行為起到了規範作用,為教與學創造了良好和諧的環境。

學校師資

校長是學校之魂,教師是學校之本。學校從建校開始,就聘請祁東二中原黨支部書記、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黃炳麟任校長。現有126位專任教師中,有從本縣和衡陽市、永州市聘任的名老教師;有從廣東、湖北、浙江、山東等地選聘來的骨於教師;有從省內外大專院校畢業生中擇優錄用的青年教師;有來自縣城三所高中在職、經與縣教育局協商聘用的優秀教師。學校加大對優秀教師的獎勵力度,對在教育教學中有突出貢獻的、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的、在參加縣市組織的各項活動中獲獎的老師,學校都按規定的制度給予重獎。學校將公寓樓的60套住房免費提供給在縣城內沒有房子的老師住宿。老師家有紅白喜事、病痛災難,學校派人前去慰問;每逢節日,學校給老師贈送禮品。由於對所聘教師注重人性關懷,實行重獎,因而學校名師滿座,為辦好楚傑中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工作,充分挖掘學生潛力,學校設立了國際教學研究情報組,廣泛蒐集國外教研、教改的優秀成果,並結合本校實際,做到“洋為中用”。學校由此制定了以“教為主導、學為主體、思為主線’’的主體參與型課堂教學模式。該模式由“啟導”、“自學"、“探討”、“運用”四個基本環節構成,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個教研組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分別提出了新的教學法,如政治創新教學法,語文快速高效作文法,數學問題解決法等。學校重視現代化教育技術運用,每個教室都配備了“四機一幕”,充分運用於教學之中。這些辦法的實施,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教學效果,深受學生歡迎。

辦學模式

學校為股份合作制辦學模式,設立了董事會和校行政,管理履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實行專家治校。現任校長蔣銘橋,有lO多年縣辦高級中學校長工作的經歷;副校長鄭蘊琳,是華中師大畢業的高材生,青年骨幹教師。
祁東楚傑中學
學校成立了黨支部、團委會和教育工會,充分發揮優秀黨員、優秀團員的先鋒模式作用和充分體現教職工的主人翁地位。
楚傑中學提出了“以德治校”的口號,特別注重對師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以本,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學校狠抓了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增加教師教書育人的意識。學校以活動為載體,開展主題班會、團會活動,周一舉行升旗儀式,對學生進行理想前途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開展班級評比和紅旗標兵活動,並在活動中發揮共青團、學生會的作用:學校每期都要開展爭做“三好學生”、“小雷鋒”、“我是合格的小公民”等活動。通過系列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理想情操、高尚人格和社會公德。
楚傑中學傳統文化和文明禮儀教育特色鮮明,校園文化豐富多彩。學校除按教育部規定開設的課程外,還專設了中國傳統文化課、文明禮儀課,並自編教材,從中國古典蒙學《三字經》珏始,向學生傳授古典詩詞、對聯等知識,特別加強對傳統湖湘文化的教育,培養學生自立自強、堅韌不拔、學以致用的湖湘精神,這既增強了學生的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又陶冶了學生的性情。
在文明禮儀教育中,學校著重對學生吃、住、行、說諸方面進行良好的引導和規範,贏得了家長、學生和社會的讚譽。
學校設立了“心靈導航”活動和“助你成才”課堂,並定期舉辦“心理導航”演講比賽,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校還加強特長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每年舉行全校性的田徑運動會、廣播體操比賽及元旦文藝匯演,既豐富了校園的文體生活,又培養了學生的愛好特長。

學校成績

八年辛勤耕耘,八年春華秋實。
2003年,楚傑中學首屆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本科上線l 59人,給了全縣人民一個驚喜。2004年,楚傑中學第二屆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創造了本科上線242人的奇蹟。
2005年,楚傑中學第三屆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本科上線l 52人。2006年,楚傑中學第四屆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本科上線376人,其中本一本二上線就達107人。一所民辦學校靠什麼取得這樣的令全縣人民矚目的好成績?原祁東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現為楚傑中學名譽校長曾郁古先生說:“‘創辦一流學校,培養傑出人才’是楚傑中學的辦學初衷。
多年來,我們立足高遠,以創名校為己任,全力投入,追求‘改革、實驗、示範、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的辦學目標,全力弘揚名校文化,始終堅持‘育有思想的教師,辦有靈魂的學校,培養適應社會生存的學生’的辦學理念,以責任第一的楚傑式工作態度,全力打造品牌教育,才有今日的成果。
”董事長彭俊源先生無限感慨:“楚傑中學能有今天這樣的規模,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主要依靠黨和政府對我校的關心和支持,縣委、縣政府、縣教育局是我們辦學的堅強後盾。我們將不負重託,堅持,高質量、平民化、造 福桑梓’的辦學思想,為全縣教育發展竭盡全力。”
楚傑中學是教育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她將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譜寫出更加壯麗而輝煌的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