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轉型時期的心理學研究》是2016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轉型時期的心理學研究
- 作者:趙玉芳
- 類別:心理學史/心理學研究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4168810
《社會轉型時期的心理學研究》是2016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社會轉型時期的心理學研究》是2016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群體性事件是群際關係的一種表征,本書以群際關係理論為基礎,在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 群體性事件研究文獻的基礎上,介紹了群體性事件的概念、特徵、成因和理...
《社會轉型時期群體性事件的心理學研究》是2016年11月 東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的書籍,作者趙玉芳。 目錄 引言(1)第一章群體關係(3)一、 群體及其形成(3)(一) 什麼是群體(3)(二) 群體是如何形成的(4)(三) 群體關係的...
《社會心理論--轉型期中國社會心態研究》是199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克昌。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吳克昌,男,1963年1目生,湖南漣源人。1983年畢業於湘潭 大學哲學系,1986年研究生畢 業,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至 今。
後悔是日常表達中排名第二的情緒,和歸因、判斷、決策、認知等都有密切關係。但是心理學對後悔的研究始於1980年代,國內心理學雜誌上出現後悔論文最早在1997年,所以說後悔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心理學研究的新領域。內容簡介 《社會轉型期後悔...
具體來說,社會轉型中社會心理學的立場,可以從社會心理學的學科視野、領域進展和問題導向研究即套用研究二個方面進行詮釋。在“學科視野”上,社會心理學正處於“北美長期占主導,歐洲後來融入,亞洲正在突圍”的發展格局中。當前的中國社會...
《德育憂思轉型期學生個性心理研究》是1999年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會昌。內容介紹 《德育憂思》前言 20世紀最後一個10年對中國人民來說具有特殊意義。在這10年裡,中國人民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在以江澤民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國共產...
主要研究領域:當代社會心理學的理論範式、群體過程和群際過程、宗教群體。主持或完成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008,2011)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00,2003,2008)。出版《中國社會轉型:轉型心理學的路徑》(主編,中國...
《中國社會轉型》是方文2013年1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文。內容簡介 方文主編的《中國社會轉型--轉型心理學的路徑》的理論抱負和雄心,就是試圖從結構層面邁向人心層面,構造轉型心理學的路徑,來探究中國社會轉型中的...
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是指研究個體和群體在社會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為發生及變化規律。社會心理學在個體水平和社會群體水平上對人際關係進行探討。在個體水平上進行研究的內容有:個體社會化過程,交往,言語發展,夥伴,家庭和...
第三節 社會轉型:中國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實驗靶場”第三章 自我和諧目標與國民幸福感變遷 節 幸福感:測量、影響因素及其進展 第二節 自我和諧目標:模型、測量與影響因素 第三節 社會轉型:國民幸福感的震盪與變遷 第四章 人際知覺...
《城鎮化進程中的心理學研究》一方面是對前期的項目研究作以梳理和總結,另一方面可以為豐富我國社區心理學的研究提供一點小小的支持。伴隨著我國的社會轉型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社區心理學在推進各項建設和深化改革方面必將發揮重要作用。儘管從...
《社會轉型期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預防與教育對策》是2008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教珍、張停雲。內容簡介 《社會轉型期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預防與教育對策》主要內容:青少年犯罪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嚴重社會問題,被稱為三大公害之一(...
群體性事件的社會心理機制探析………金國華 連淑芳 姜 珊/395 民國時期上海知識分子的生活想像與身份認同(1927~1937)………胡悅晗/406 生育行為對生態承載力的影響研究………吳建平/428 《中國基督徒社會支持量表》的編制………宋...
《社會性發展心理學》是2004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俞國良,辛自強。內容簡介 當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受到全社會關注。那么,如何探究社會轉型和由此引起的家庭結構、功能、需要的變化對兒童的影響?如何有效地預防解決網路...
儘管這是一種嘗試,但卻啟迪我們去思考應該如何發展我國的社會心理學。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社會行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第二節 社會行為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 第三節 社會行為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社會文化心理 第一節 ...
這件事引起紐約社會的轟動,也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和思考。人們把這種眾多的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帕金森定律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諾斯古德·帕金森通過長期調查研究,寫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書。他在書中...
人格心理學:研究個人獨特的心理特徵和個體行為的穩定性特徵,同時也探討人格形成的心理因素和對人格特徵進行測量、評估和培養。(四)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人際間的行為和社會力量對行為的控制和影響。(五)發展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
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化社會心理學和轉型社會心理學,包括中國人的社會認同、人際關係、群己關係與群際關係、社會心態、價值觀及其變遷、個人現代性與傳統性等。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國外社會科學》、《世界宗教研究》、《...
第九章 社會情緒的結構和動力機制 一 社會心態研究中的社會情緒 二 社會情緒的概念 三 社會情緒的構成 四 社會情緒的動力性 ·第五編·社會心態與社會轉型和發展 第十章 社會心態:轉型社會的社會心理研究 一 社會轉型與社會心態...
套用社會心理學從分析社會問題入手,通過對現實社會問題的解釋,從而發揮其對社會的干預功能,以改善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當某個領域的套用社會心理學研究已經形成自己獨特的研究對象、專門的研究方法和較完整的豆腐體系時,這個領域的分支...
現代心理學所面臨的第二個問題是無法解決心理現象的社會植根性同研究取向上的個體主義傾向的矛盾。個體主義是當代心理學在方法論上的一個典型特點。個體主義取向在心理學研究中的表現是,忽視心理和行為產生的文化背景和社會原因,從個體...
西方兒童心理學的產生、形成、演變和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1. 1882年以前的工作:在19世紀後期之前為準備時期,在近代社會發展、近代自然科學發展、近代教育發展的推動下,經過許多科學家對兒童研究的促進,終於在19世紀後期誕生了...
在他們之後,實驗社會心理學才開始在西方特別是在美國成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流。奧爾波特的著作《社會心理學》問世以後,社會心理學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1928年,瑟斯頓提出了態度測量法,把由托馬斯和茲納涅茨基開始,並成為當時社會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