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認知——洞悉人心的科學

社會認知——洞悉人心的科學

《社會認知——洞悉人心的科學》是2020年4月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加]齊瓦·孔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認知——洞悉人心的科學
  • 作者:[加]齊瓦·孔達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4月
  • 頁數:431 頁
  • 定價:88 元
  • 開本:小16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11529822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我們如何洞悉自己和他人的內心?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我們對於他們以及當時的情境了解多少?我們又是如何利用這些信息來理解、預測和記憶他們的行為的?我們的社會判斷是完全由我們的社會知識決定的,還是也會受到感受和欲望的影響?
社會認知是社會心理學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認知革命中興起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它關注我們如何理解自我、他人與社會。在這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里,齊瓦·孔達深入而廣泛地回顧了社會認知領域的研究和理論,不僅前瞻性地系統介紹了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的啟發法理論,而且開創性地總結了以往社會認知研究中容易忽視的暖認知。
《社會認知——洞悉人心的科學》條理清晰,富于思辨,論述嚴謹,引人啟發,不僅是心理學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讀書,也可供該領域的研究者及感興趣者參考閱讀。

圖書目錄

第 1章 緒論 1
背景 1
概要 5
基本過程 6
基本主題 7
文化 8
第 一編 基本過程 9
第 2章 概念:社會知識的表征 11
什麼是概念 12
概念的功能 13
分類 13
推知概念的其他屬性 14
引導注意和解釋 14
交流 15
推理 16
激活概念 16
刺激特徵 17
突出性 17
啟動 17
長期通達性 19
目標 19
概念的結構 20
概念的經典觀點 20
對經典觀點的評價 21
機率觀點 23
支持機率觀點的證據 23
對機率觀點的評價 26
基於理論的概念觀 29
基於理論概念觀的支持證據 29
對基於理論概念觀的評價 32
概念間的組織 33
基礎水平範疇 34
表征的模型 37
聯想網路模型 37
並行-限制-滿意模型 39
總結 41
第3章 啟發法:基於經驗和直覺的推理法則 43
機率推理的歷史 44
代表性啟發法 46
忽略結果的先驗機率(基礎比率) 47
忽視樣本大小 55
對機率的誤解 56
未能理解回歸 58
合取謬誤 60
統計啟發法 61
相關領域的知識 62
背景線索 64
統計教育 68
易得性啟發法 69
忽視可得樣本中的偏差 70
忽視信息通達時的偏差 72
錨定與調整 78
錨定與社會性判斷 79
我們可以克服由易得性啟發法和錨定帶來的偏差嗎 80
仔細思考和使用啟發法 81
總結 84
第4章 假設檢驗、共變關係檢測和反事實思維 85
假設檢驗 86
證實策略 86
驗證關於他人的假設 87
驗證關於自己的假設 91
選擇與否決 92
預言的原因分析 94
共變關係的檢測 95
利用2×2表格評估共變關係 95
虛假相關 97
通過虛假相關所形成的刻板印象 99
沒有檢測到實際上存在的相關 101
共變關係檢測的準確性 102
基於解釋的判斷 104
陪審團判決的故事模型 105
解釋的連貫性 106
事件常態 109
“反事實想法”的作用 119
總結 120
第5章 記憶:重構過去 122
事件編碼時的認知狀態 122
期望和解釋 123
期望和注意 123
目標 127
事件的意義 129
提取事件時的認知狀態 131
期望與信息的提取131
穩定和變化理論 132
後視偏見 136
目標 139
情緒 140
來源記憶 144
區分現實和想像 144
外部信息源監控 150
總結 154
第6章 暖認知:動機和情感對判斷的影響 156
動機 157
偏差的動機與認知解釋 157
結果依賴 159
喚醒的關鍵性作用160
自我肯定 163
動機性推理的機制165
重新探討動機與認知的爭論 171
標準的考慮 172
審慎心態和工具心態176
情感 181
情緒一致的判斷 181
情緒作為認知策略的一個決定因素 188
總結 192
第7章 自動化加工:缺乏意識、目的、控制或努力的判斷和行為 194
自動化加工與控制性加工 194
缺乏意識 196
內省的失敗 196
內隱記憶 200
有意識加工與無意識加工的競爭 202
閾下知覺 205
自動化反應中的個體差異 208
效率 211
稀缺的時間 212
稀缺的資源 215
形成自動化反應 222
總結 225
第 二編 基本主題 227
第8章 刻板印象 229
什麼是刻板印象 230
觀察者的角度 232
刻板印象的激活 232
刻板印象可以自動激活 233
刻板印象自動激活的個體差異 238
刻板印象激活需占用資源 244
刻板印象的激活可以受到抑制 247
被抑制的刻板印象可能反彈 249
刻板印象的套用 252
刻板印象給個人信息塗上色彩 252
在個人信息呈現過程中運用刻板印象 255
目標人物的角度 268
歸因的不確定性 268
刻板印象的維持和改變 277
接觸假設 277
與刻板印象不一致的非典型性個體 279
總結 285
第9章 有關他人態度、行為和人格的知識 287
有關特性在人群中的普遍性和分布情況的知識 287
虛假共識 288
人眾無知 291
虛假共識與人眾無知296
社會分布的知識 297
關於特質一致性的知識 301
特質的實際一致性302
對特質一致性的看法309
重新定義特質 321
總結 326
第 10章 自我 328
自我知識的維度 329
自我圖式 329
工作自我概念 335
自尊 337
自我知識的組織 341
自我的複雜性 341
自我指導 343
我們尋求哪些自我知識 351
自我提升 352
自我驗證 352
自我與他人的關係 358
運用自我去評判他人359
運用他人評判自我361
自我調節 368
自我調節是適應性的368
自我調節需要精力369
總結 370
第三編 跨文化的視角 373
第 11章 文化 375
東西方差異 377
獨立自我和關係自我377
自我認識的組成和內涵 378
內在特質歸因和情境性歸因 381
選擇和失調 386
自我提升和自我批評388
美國的南北差異 396
名譽文化 396
社會認知的套用 400
總結 401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