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社會文化理論強調語言是一種
社會文化現象,語言學習者通過把語言運用到行為實踐中,獲得一定的語言文化知識,消除了語言使用和學習的界限。該理論認為,人的心理機能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由文化產品、活動和概念充當中介的、並受中介調節的過程(
語言是首要的調節手段)。在該理論框架內,人類被理解為利用原有的文化工具創作新的文化工具,並由這些文化工具來調節他們的生理和行為活動。語言的使用、
組織和構築是中介的首要手段。人類認知活動的最重要形式是通過社會和物質環境內的互動而得到發展的。社會文化理論促使我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審視二語習得的
社會環境。
理論背景
從字面上看,社會文化理論與社會和文化有關,但它既不是關於社會的研究也不是對文化的研究,它屬於心理語言學研究範疇。社會文化理論被稱作文化心理學,是關於人類思維高級功能發展的研究,也是維果茨基和他的同事們多年研究的成果,在第二語言習得領域被稱作社會文化理論。前蘇聯心裡語言學家維果茨基指出,這一理論的本質是把對人類文化和歷史的研究融入對人類思維發展的理解過程中的研究。社會文化理論主要是用來了解人類思維與文化、歷史和教育背景之間的關係。維果茨基認為,人類思維包括社會實踐、個人意識和物質文化,三者之間彼此包含,相互依存和協調。在維果茨基提出這一觀點後,該理論得到其同事、學生和研究教育學、心理學和人類學等領域的學者的廣泛支持,並推動該研究向縱深發展。
核心組成部分
社會文化理論的核心組成部分包括中介(Mediation)、內化(Internalization)、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Development)、搭手架(Scaffolding)、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一)中介。在社會文化理論中,中介是一個核心概念,這一概念認為人類生活在兩個世界中,一個是具體的物質世界(由生物因素決定的低級心理機能),一個是抽象符號的世界(由社會文化因素決定的高級心理機能)。在具體的物質世界中,我們把雙手和頭腦作為中介轉換的工具,進行人類活動;在抽象的符號世界中,我們把語言作為中介轉換的心理工具,進行心理活動和心理控制。也就是語言符號對社會文化交流互動起著媒介作用,同時也影響人類思維活動,這種活動具有自發性,使人們做出規劃並進行理性的思考。調節是中介的主要形式,人們通過調節我們的物質世界、社會以及心理來推動人類的各種活動。在調節階段,兒童在進行語言學習的過程中,也逐漸進行語言調節活動,這一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即物體調節、他人調節和自我調節。物體調節指兒童受到其周圍環境影響的調節;他人調節是指兒童的行為和思維在成人的指導和幫助下的調節;自我調節是指兒童處理問題時,依靠自己的語言和行為進行調節。在外語和二語的學習中,他人調節是學生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進行協作學習,自我調節是指學生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進行自主語言學習。
(二)內化。內化(Internalization)是在思想觀點上與他人的思想觀點相一致,自己所認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觀點、信念,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統一的態度體系,它是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環境間相互碰撞形成的,是改造內部心理機能的過程。也就是人們在生活中得到經驗後,受社會環境的影響所產生的一些現象,通過人類大腦的思考過程,傳輸到我們的內心,通過"同化"和"順應"兩種機制,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認知結構,這個過程就是內化。人類思維的發展是社會文化碰撞交融的結果,最終形成人類高級認知功能。維果茨基指出,人類思維發展的第一條客觀定律是人們持有的作為中介的心理機能不是從內部自發產生的,它們只能產生於人們協同活動和人與人的交往之中,這種由社會、集體合作的活動向個體、獨立的活動形式轉化的過程就是內化機制。心理間平台(interpsychological plane)與心理內平台(intrapsychological plane)之間的相互轉化就是內化的過程。
(三)最近發展區。最近發展區和搭手架是有關學習的兩個重要概念。維果茨基指出,孩子發展要經歷兩個階段,孩子的實際發展水平,也就是孩子心理功能的發展水平;最近發展區,即“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實際發展水平與在成人指導下或者在與能力更強的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差”。前者是由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所決定的,後者是由成人指導和同伴間的合作所決定的。最近發展區預示著孩子將來獨立做事、執行某些智力功能的能力。從前者向後者轉化的過程被維果斯基稱為文化發展的一般定律,即在兒童發展過程中每一項都出現兩次,或出現於兩個層面。首先是出現於在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層面,其次是出現於在個體內的心理層面。從社會層面向心理層面轉移的標誌是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出現。這種從依靠他人幫助下完成的具體動作到不依靠外力、獨立用智力完成的行動的過程叫內化。
(四)搭手架。與最近發展區有著密切關係的是搭手架,即成人或指導者幫助兒童或新手解決問題來完成任務的行為,即兒童與新手還不能獨立運用某知識實現目的,但可以通過談話或藉助搭手架的幫助實現其目的。伍德提出了6種搭建類型,即吸引學習者興趣、簡化任務難度、保持學習者完成任務的積極性、強調任務的重要特徵、減少兒童的壓力和沮喪感、演示完成任務的方案。對於語言學習者來說,他們與同伴之間的合作體現了支架作用下最近發展區的提升,學習好、能力高的學生與學習能力稍差些的學生間可以搭建支架,通過分享信息、提供幫助,能力強的一方可以為另一方提供學習上的提示和指導,讓學習能力差的學生看到自身實際水平和潛在發展水平間的差距,進而激發自身潛能。
(五)活動理論。活動理論是維果茨基提出的,後經其學生里昂塔夫發展成為獨立的理論。維果茨基認為,活動可以作為觀察和研究意識的框架,認為意識是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但只有在行為層次上才能觀察到。活動不單指“做事”,還指在生理需求作用下有目的地做事。人類行為包括三個層次:行為層次(activity)是受生理和社會需求驅動的;行動層次(action)是以目標為導向的行為;實施層次(operation)是對當前社會物質條件做出自動或熟悉的行為反應。與這三個層次相對應的是動機(motive)、目標(goal)和條件(conditions),行為是和活動者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動機相聯繫的,不存在沒有動機的行為;行動服從於有意識的目標,實施就是完成目標的具體行為。總之,目標決定了方向,動機決定了努力的程度,行為是在具體的情景中進行的。
套用
近20年來,在二語習得領域形成兩大敵對陣營,即認知學派和社會文化理論學派。前者被認為是學術理論的主流學派,因為認知學派發展較早,理論體系較為完備。後者作為一個新的流派,發展較快,在語言的社會屬性和社會功能方面對認知學派產生衝擊。儘管認知學派在二語習得的很多方面都處於絕對的主導地位,但社會文化理論對二語習得方面也有很大幫助,在思維塑造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