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抗爭與民主轉型: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威權主義政治

社會抗爭與民主轉型: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威權主義政治

《社會抗爭與民主轉型: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威權主義政治》對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威權主義政治進行了簡要分析。在我們的傳統政治觀念里,“政治性”與“公共性”是水火不容的,政治所體現的是階級利益、階級統治、階級壓迫和階級鬥爭,本身無公共性可言;而所謂“公共”也不過是一個虛幻,包括作為社會公共權威的國家也不過是一個階級鎮壓另一個階級的機器。但是,隨著我國政治學以及整個社會科學的發展,對公共問題的關注已經成為政治學研究的熱點。特別是近年來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如火如荼,許多政治學學者加入了公共管理研究的行列,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公共事務、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的探討。

基本介紹

  • 書名:社會抗爭與民主轉型: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威權主義政治
  • ISBN:9787208082601
  • 頁數:254頁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12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正文語種:漢語
編輯推薦,目錄,序言,

編輯推薦

《社會抗爭與民主轉型: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威權主義政治》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政治與公共事務論叢”致力於對政治和公共事務的研究,其基本的學科範圍涉及政治學和公共管理的領域。當前,中國的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已經水乳交融,這本身就是中國政治學的一個重大進步。《社會抗爭與民主轉型: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威權主義政治》為其中一冊。

目錄

總序
致謝
導言
第一部分 社會抗爭與民主轉型理論
第一章 從社會運動、革命理論到抗爭政治理論
一、社會運動理論
二、革命理論
三、抗爭政治理論
第二章 民主轉型的條件
一、過程民主
二、合法性危機
三、經濟發展
四、社會結構
五、文化
六、外部環境
第三章 民主轉型的模式
一、內部協定
二、內外談判
三、民眾動員
四、社會抗爭
第二部分 結構因素
第四章 政治結構
一、國家類型
二、橫向權力分配
三、縱向權力分配
四、決策模式
五、政治衰敗
第五章 經濟與社會發展
一、發展模式
二、經濟結構
三、非均衡發展
四、國家干預及其後果
第六章 社會變遷
一、動力與景觀
二、階級結構
三、公民社會
四、抗衡國家
第三部分 過程與機制
第七章 抗爭動員
一、機遇螺旋
二、機遇-威脅歸因
三、社會利用
四、居間聯繫
第八章 認同構造
一、類型塑成
二、邊界激活
三、居間聯繫
四、對象轉移
第九章 抗爭轉變
一、擴散與效仿
二、居間聯繫
三、認同改變
四、精英背叛
第四部分 結論
第十章 抗爭如何促進轉型
一、轉型催化劑:抗爭的條件
二、化學反應
三、政權抵制抗爭的類型差異
參考文獻

序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與經濟發展的巨大成果相比,政治發展雖然也有所進展但不盡如人意。如果說以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為標誌,我國在經濟發展領域已取得了實質性突破的話,那么在政治發展方面則相對滯後,腐敗現象猖獗而尚未得到有效的抑制,權力制約沒有取得結構性突破,決策民主化缺乏具體的制度安排,黨群和幹群關係趨於緊張,政治調控機制衰變與老化,公共權力的越位和缺位凸顯,民主不夠和集中不夠並存。這不僅不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而且構成了現代化進程的嚴重障礙。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應當是經濟發展和政治發展的統一,這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的共識。如何切實推進我國的政治發展和政治文明建設,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法治國家各個層面達成良性互動,就成為新世紀我國現代化所面臨的一個戰略性課題。
在這方面,政治學研究不僅應當有所作為,而且大有可為。中國政治學在恢復和重建的20多年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學術隊伍和人才培養發展迅速,初步形成了政治學的基礎理論體系和較為系統的學科體系,在政治學理論、中國政治、比較政治、國際關係、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等領域均取得了一定的學術成果。但毋庸諱言,中國政治學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在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與我國社會科學中其他一些重要學科相比總體上也顯得不夠規範和成熟,與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進程的需要相比更顯得相當滯後。一個明顯的現象是,與經濟建設的突飛猛進相伴隨,社會科學界對市場經濟和經濟發展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