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從眾的心理和神經機制

社會從眾的心理和神經機制

《社會從眾的心理和神經機制》是依託華南師範大學,由余榮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從眾的心理和神經機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余榮軍
  • 依託單位:華南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當個體受到群體影響,會改變自己的觀點或行為,朝著與群體一致的方向變化,這種現象稱為社會從眾。從眾的神經機制目前仍沒有被完全了解。從眾行為有不同的類型:信息性從眾是指個體出於從他人的行為中獲取正確性信息的目的而產生的行為;而規範性從眾是指個體迫於群體壓力出於希望被接受的目的而作出的行為改變。已有關於從眾的行為研究無法區分不同類型從眾的內在機制。最近關於從眾的腦成像研究結果不一,提示可能不同的研究涉及的是不同類型的從眾。本項目利用成熟的腦科學技術,包括事件相關電位 ERP和功能性核磁共振 fMRI,從發展的角度入手,深入探討從眾過程的心理和腦機制。實驗中進一步比較信息性和規範性從眾神經機制的區別,並在此基礎上利用經顱磁刺激 TMS 及經顱電刺激 tDCS,操縱人的從眾行為。本研究將在理論上促進對不同類型從眾行為神經機制的了解,在研究方法上推動腦科學研究複雜的社會行為,研究結果也將有利於社會的發展。

結題摘要

本項目旨在利用神經科學技術研究社會從眾的心理和神經機制。在該項目中,我們利用腦電,功能 性核磁,催產素,和行為範式系統地研究了社會從眾的機制。我們發表在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4) 上的研究表明,社會性信息對個體的影響持續三天左右時間。催產素既對組內從眾有促進,對組外從眾也有促進(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015)。腦電研究表明,與社會衝突覺察的N400腦波可能是從眾的一個神經指標 (Neuropsychologia,2014)。在技術上,我們指出了前人從眾研究在統計上忽略了均值回歸的問題(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5)。在發展上,我們發現兒童到6歲就發展出長時間的從眾效應(Scientific Reports, 2015)。這一系列的研究揭示了從眾的心理的生理機制,進一步闡述社會信息在人腦中的加工過程,為自閉症和其它社會交往障礙提供了臨床指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