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業績評價體系:基於生命周期視角的研究

《社會企業業績評價體系:基於生命周期視角的研究》是依託東北大學,由孫世敏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企業業績評價體系:基於生命周期視角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孫世敏
  • 依託單位:東北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社會企業以創造社會價值、解決國家政策尚未觸及的社會問題為使命,從商業活動中獲取收益滿足社會項目資金需求,因而具有創造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雙重目標。本項目從生命周期視角設計普適性的社會企業業績評價體系並加以套用。具體內容包括:(1)採用規範研究法建立社會企業業績評價體系基本構架,包括財務回報、社會影響、經營模式和組織開發四個維度;(2)針對現有評價體系沒有普適性、缺乏評價標準、較少考慮生命周期及研究不成熟等缺陷,採用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及實地調研法,從生命周期視角建立標準化業績評價指標體系;(3)採用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調研法及規範研究法給出指標權重及評價標準,使業績評價體系具有套用性;(4)採用案例研究法對業績評價體系加以套用。本項目理論上提供了社會企業之間業績比較工具,為投資決策提供方法支持;實踐上有助於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推動社會企業可持續發展,對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結題摘要

社會企業是介於商業企業和非營利組織之間的、具有創造企業價值和社會價值雙重目標的混合組織。迄今為止,社會企業在全球範圍內快速發展,在兒童保育、殘障就業、社區發展等領域開展社會創新,對解決國家政策尚未觸及的社會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業績計量作為社會企業核心問題,理論研究處於起步階段,國內對此問題的研究近乎空白。社會企業業績計量用於評價社會企業的社會貢獻,包括對經濟、民生及社會環境產生的影響,有助於政府和基金組織評估社會企業價值、為投資決策提供依據。社會企業業績不僅包括經營結果,也包含經營過程,二者之間是一種因果關係。經營結果是社會企業活動的最終成果,包括企業價值、社會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經營過程是經營結果的驅動因素,可歸納為“目標與使命”、“內部流程”、“可持續性”以及“信息透明度”四個關鍵業績維度。社會企業平衡計分卡是社會企業綜合業績計量工具,通過設定多個維度,將經營結果與經營過程、定量價值創造與定性社會影響統一於一個評價體系之中。“投入-產出-結果-影響”的價值鏈分析模型是連線SROI模型與社會企業平衡計分卡的中間分析工具,用於描述投入、產出、結果及其影響之間的邏輯關係,為SROI計量及平衡計分卡關鍵業績指標的選取提供依據。社會企業與商業企業一樣,也要經歷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發展階段。此外,社會企業依據創新性可劃分為創新型社會企業和就業型社會企業,二者的經營模式和社會貢獻方式不同。本項目首先將社會企業劃分為創新型社會企業和就業型社會企業兩類,區分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生命周期階段,依據各階段關鍵業績領域及各類社會企業特色與社會貢獻,分別設計兩類企業各個生命周期階段的綜合業績計量體系,並將創新型社會企業綜合業績計量體系套用于格萊珉銀行的業績評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