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工人國際

到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前夕,該國際已經處於癱瘓狀態。執委會主席L.勃魯凱爾和常任書記阿德勒於1939年 5月辭職。從此主持日常工作的書記一直空缺。1940年 4月執行局在布魯塞爾召開最後一次會議,任命一個委員會準備草擬“重建歐洲的綱領”,還通過了慶祝五一節宣言,但不敢譴責德國法西斯,不敢號召各國工人奮起開展反法西斯的鬥爭。5月 17日德軍占領布魯塞爾後,該國際完全停止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主義工人國際
  • 外文名:Socialist WorkersInternational
  • 所屬國家:德國
  • 性質:國際聯合組織
介紹,歷史沿革,

介紹

社會主義工人國際
Socialist WorkersInternational
1923~1940年主張改良主義的各國社會民主黨社會黨工黨的國際聯合組織。由第二國際和第二半國際所屬政黨組成。

歷史沿革

1922年,第二國際、第二半國際和第三國際這三個國際工人政黨組織的代表在柏林舉行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會議,協商建立國際工人階級統一戰線和聯合行動問題,由於革命主義和改良主義的對立,以及第二國際要求第三國際作過多的讓步,未能達成協定。到1923年,歐洲革命轉入低潮,資本主義進入新的相對穩定時期,客觀形勢有利於改良主義政黨。於是1923年 5月21日第二國際和第二半國際所屬30個國家的43個政黨的426名代表,在德國漢堡召開聯合代表大會,宣告成立社會主義工人國際。大會通過的章程,自稱該組織是“以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取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為目標的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工人黨”,其任務是“把處於分散狀態的政黨聯合起來,爭取實現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完全統一”。章程規定:至少每3年召開1次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由所有參與黨的代表組成,再從中選出9人組成執行局。英國工黨首領A.韓德遜當選為執行委員會主席,奧地利社會黨的F.阿德勒和英國工黨的T.肖當選為書記。執委會主席後來有更換。總部最先設在倫敦,1925年遷至蘇黎世,1935年遷至布魯塞爾。機關刊物為《國際通訊》。社會主義工人國際建立時各成員黨共有 628.5萬黨員,並得到2560萬選民支持。後來黨員和支持者的數量有所下降。
國際內部政治思想傾向分派
社會主義工人國際內部政治思想傾向分右、中、左三派,所以會議討論問題時常有分歧和爭議。由於右派和中派占優勢,通過的決議和實際行動有很大的局限性。該國際反對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主張只進行議會合法鬥爭,爭取立法實行8小時工作制,改善勞動條件,提高工資福利,完善並施行有關老人、病人和殘疾人的保險法律,提高婦女地位,保護母親和兒童,反對酗酒,對生產實行“社會監督”和“民主監督”,把銀行和信貸機構交給國家掌握,等等。該國際未能動員並組織各國工人開展民眾性的階級鬥爭,它提出的這些改良政策和措施,根本無法實現社會主義和使勞動階級得到真正的解放。尤其是該國際長期敵視各國共產黨、共產國際和社會主義蘇聯,使國際工人階級處於分裂狀態,削弱了國際工人階級的力量,有利於國際帝國主義施展各個擊破的策略。
召開的4次代表大會、1次代表會議
社會主義工人國際共召開過4次代表大會、1次代表會議。在歷次代表大會上著重討論了國際政治問題並作出決議。它反對軍國主義,維護和平,主張裁軍,把國際聯盟作為保障和平的工具,要求通過德、蘇、美等國加入國聯的途徑使國聯民主化,要求在國聯範圍內建立緩和競爭的經濟機構與和平解決國際衝突的國際仲裁法庭;譴責殖民主義統治,支持中國、埃及和印度等國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反對美國在拉丁美洲和歐洲的擴張,強調法西斯主義對民主、和平和未來社會主義的威脅,認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保障和平。當、日三個法西斯國家大肆對內鎮壓、對外擴張時,該國際曾號召勞動人民堅決保衛民主自由,反對侵略戰爭,承認工人階級統一行動的必要性,但是它在實踐中卻一直軟弱無力。第三國際曾多次提出與該國際加強合作、共同反對法西斯,但都遭到拒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