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氣象減災機制包括災害發生時的應急機制、災害發生前的備災機制和災後的救援機制。這些機制的建設要通過平時堅持不懈地創建。安全社區。活動來實現。社區安全保障是保證社區所有成員生活、工作、學習的最基本條件,也是城市發展和社會和諧文明的必然要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區氣象減災能力建設
- 外文名:Community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Mitigation Capacity Building
- 方式1:社區氣象減災體制建設
- 方式2:社區氣象減災機制建設
- 方式3:社區氣象減災科普宣傳
- 方式4:社區氣象減災避難場所建設
社區氣象減災的體制建設,社區氣象減災的機制建設,社區氣象減災的科普宣傳,氣象災害的社區避難場所建設,
社區氣象減災的體制建設
社區是在一定地域範圍內按照一定規範和制度結合而成,具有一定共同經濟利益和心理因素的社會群體和社會組織。其基本要索特徵是有一定數量的人口有一定的地域界限有共同的文化、制度和經濟生活,居民按一定方式和結構分布並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歸屬感。
社區是組成現代城市的基本社會民眾組織,同時也是抗擊城市氣象災害的基本單元。1999年7月在日內瓦召開的第二次世界減災大會管理論壇強調要關注大城市及都市的防災減災,尤其要將社區視為減災的基本單元。2001年聯合國提出了“發展以社區為中心的減災戰略”口號,反映了國際社會在保障人的安全和防災減災概念上的發展和深化。已開發國家都非常重視社區和社會救援組織建設,依靠大量非政府組織與慈善機構開展災害救援工作和組織城市居民點自救互救。雖然政府和有關專業部門在城市氣象減災中發揮著主導作用,但政府和專業救援隊伍占有的資源畢竟是有限的。而且在突發性災害或事故中,“第一時間”的救援是最為寶貴的,一旦貽誤時機,災害救援就會事倍功半,甚至無功而返。災民通過社區組織進行自救互救,可以在第一時同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實現高效減災,還可以節省寶貴的資源,使政府和專業救援機構可以把有限的資源用於更加需要的重災區。許多已開發國家在城市危機管理中已形成政府、非政府組織、市民責任共擔的管理體系。政府的責任是提供法律基礎和協調機制,維護社會秩序和正義,指導危機管理市民則在公民責任的範圍內參與公共事務與城市管理,遵守有關法律和社會秩序,通過各種非政府組織進行自救、募捐和賑災活動,在發生城市氣象災害時也是如此。
如美國的社區減災工作體系包括減災規劃、應急反應計畫、組織隊伍和居民防災教育等。減災體系包括聯邦應急管理署、聯邦議會、州政府、地方郡市、職員者組織、民間社團、私人企業等。政府積極動員全民參加減災管理,政府的聯邦應急管理署強調全民參與,以市民和所在社區為單位組織民間自主救援團體,建立民間社區災難聯防體系,並動員宗教系統和慈善機構一起建立危機管理非政府組織網路。
我國的社區組織由區政府下屬的街道辦事處管理。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社會形態也發生了深刻變化。以單位為主體的封閉式社區逐步淡化和削弱,由商品房業主代表大會與物業共同管理的社區管理模式在新建小區大量湧現。社區減災體制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目前,我國正在進行社區居民自治的試點工作,如上海的三林世博家園市民活動中心內,就設有志願者協會的活動場所和衛生服務站。《國家綜合減災“十一五”規劃》提出。十一五。期間要創建1000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
目前,我國城市社區氣象減災的體制還在探索中。各地的基本做法是把氣象減災與其他災害、事故的綜合防治有機結合起來,由街道辦事處協調和領導,社區居民自治及物業管理機構為單元,與周邊企事業單位及學校聯合,氣象、水務、地質、地震、消防、民防、公安、環保、衛生、交通、市政等與減災有關的部門負責對社區減災工作進行技術指導,積極吸收各種社會團體與慈善機構參與,形成社區範圍內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關心社區安全和共同保障居民安全的氛圍。其中的城市氣象減災,除氣象部門的科技人員要經常深入社區進行科普宣傳和技術指導外,還要培養和組織一批氣象義務信息員或聯繫人,作為社區氣象減災的骨幹。在社區發生非氣象災害事故時,氣象部門也要根據需要對災害、事故現場進行氣象保障服務。
社區氣象減災的機制建設
社區氣象減災機制包括災害發生時的應急機制、災害發生前的備災機制和災後的救援機制。這些機制的建設要通過平時堅持不懈地創建。安全社區。活動來實現。社區安全保障是保證社區所有成員生活、工作、學習的最基本條件,也是城市發展和社會和諧文明的必然要求。
"安全社區”指建立一套組織機構和程式,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企業、志願者和居民共同參與災害預防和安全促進工作,持續改進和實現安全目標的社區。“安全社區”的概念是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第一屆事故與傷害預防大會上正式提出來的,來自50個國家的500多名代表一致通過了《安全社區宣言》,指出任何人都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權利。十多年來,推廣“安全社區”已成為WHO在傷害預防和安全促進方面的一項重點工作。國內外安全社區建設實踐表明,堅持安全預防、持續改進,提高社區居民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可使事故傷害發生率降低30%~50%,從而提高了城市形象和綜合競爭能力。
WHO提出的安全社區理念同樣適用於城市氣象減災。
2006年3月1日山東省濟南市青年公園社區正式被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安全促進協作中心命名為我國大陸首個、世界第97個“安全社區”。2007年10月11日下午,世界衛生組織(WHO)命名北京市朝陽區望京街道、麥子店街道、亞運村街道和建外街道為“安全社區”的儀式在北京舉行。這是國際上第120~123個安全社區,同時也是全國第2~5個安全社區和北京市首批安全社區。標誌著我國的安全社區建設進人一個新的階段。目前,我國已有多個省市的90個地區和單位開展了創建安全社區活動,覆蓋人口650萬,還有許多地區和單位在積極籌備開展。
社區氣象減災的科普宣傳
城市氣象減災科普是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質的重要途徑。不能滿足於通過電視、報紙等媒體進行的科普,還應深人城市社區,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教育,使氣象減災的知識與技能為千家萬戶所掌握,才能真正轉化為現實的減災效益。
社區氣象減災的科普宣傳方式包括
(1)在社區居民大會或業主大會上介紹當前氣象特點、可能發生的氣象災害及預防措施。邀請有關專家在社區活動中心進行科普講座。
(2)編寫出版城市氣象減災和自救互救知識與技能的科普小冊子,收集社區居民在城市氣象災害中自救互救的先進經驗與典型案例,編寫印發到各社區。
(3)對社區志願者組織城市氣象減災知識與技能培訓及應急救援演練。
(4)在社區的宣傳欄和網站上進行科普宣傳。
(5)組織以推進安全社區建設和城市氣象災害防禦為主題的展示會或文藝晚會。
總之,要以市民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科普宣傳,要針對當地經常發生和影響社區居民生活和工作的重大氣象災害,力爭把城市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和救援知識傳遞到每個人,特別是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和流動性大的人群。
氣象災害的社區避難場所建設
建設“平災結合,一場多用”的應急避難場所,這是減災形勢的客觀要求,更是建設平安社會的需要。世界上已開發國家已從災難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深刻認識到避難救災的重要性,建立了完善的城市防災體系而開發中國家由於經濟、意識等原因未能建立足夠的應急避難場所,災民沒有及時得到救助,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隨著我國城市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容,人口不斷增長,人口密度增大,減災和安全問題日益受到公眾的關注,我們應該從中汲取經驗教訓,做到未雨綢繆。
在各類城市氣象災害中,涉及避難場所建設的主要是颱風、暴雨及由其誘發的洪澇災害。多數地下空間並不適合颱風、暴雨及由其誘發的洪澇災害的避險。在可能發生颱風、暴雨及由其誘發的特大洪澇且可淹沒居民區的杜區,要選擇地勢較高處或利用低級牢固的高層樓房作為緊急情況下的災民臨時疏散與安置場所還應事先設計好社區不同地點的居民轉移到安全地點或避險場所的路線,志願者隊伍要重點護送老弱病殘者的轉移。
臨時避難場所應能解決災民的短期生存和生活問題,如設有床位、坐椅等供人休息的空間,能提供飲水和食物,有廁所,儲備必要的防火器材和救生圈,具備一定的通信條件,通道要保持通暢。還應能夠提供簡易的醫藥救助。避難場所在平時適度的商業利用,應以不損害受災時的避難功能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