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健身指導手冊:社區健身一籮筐》是2009年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趙之心。本書主要內容是對健身的指導。
基本介紹
- 書名:社區健身指導手冊:社區健身一籮筐
- ISBN:9787538441642
- 出版社: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6月1日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6月1日)
平裝: 20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38441642, 7538441646
條形碼: 9787538441642
尺寸: 23.8 x 17.2 x 2.2 cm
重量: 358 g
作者簡介
趙之心,1976年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系田徑專業,原北京體育大學教師,2000年經國家體育總局審批為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現擔任北京市科學健身專家講師團秘書長、北京市政府143號摺子工程專家組成員(負責大眾健身專題)、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越野行走運動首席講師、北京月壇社區銀軒老年健身中心技術總監、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中國田徑協會業訓I處健康走跑推廣中心技術總監、中國保健協會骨質疏鬆與骨關節病研究會理事、北京市腦防辦執行理事、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理事、北京市青年聯合會理事、中國國家擊劍隊簽約體能教練、北京市長跑俱樂部副主席、國企聯健康工程運動健康專家組首席專家、北京市亞健康學會理事。
內容簡介
《社區健身指導手冊:社區健身一籮筐》主要內容包括:每年許多單位的例行體驗中,員工中的“三高”群體(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都在不斷壯大,脂肪肝從大腹便便的中層幹部蔓延到剛參加工作沒幾年的人。私人汽車普及帶來的運動量減少,無休止的加班加上豐盛的夜宵,讓肥胖如傳染病般流行開來。“用命換錢”的生活方式,已引起人們的普遍憂慮。越來越多的人已認識到:即使未來賺到幾百萬元人民幣,可能也買不回一條命。
目錄
第一章 全身上下動起來——好身體是煉出來的
測試:你了解自己的身體嗎
1.有氧訓練——成為您心血管的最佳保鏢
跑步機:改善心肺和血管的機能
功率腳踏車:健心、健肺、健腿
登山機:穩定血壓、預防高血壓
橢圓漫步機:時光漫漫“心”相近
太空漫步機:預防心臟病、高血壓
滾筒:還您年輕心臟的動力
健椅機:60歲的人也要30歲的心
2.力量訓練——為肌肉和骨骼的健康投點兒資
臂力訓練器:提高上肢、肩部肌肉力量
三人引體訓練器:增強上肢、背部、肩帶肌群力量
雲梯:增強上臂和前臂的肌肉力量
划船器:增強上肢、肩部及腰部的肌肉力量
仰臥起坐板:增強腰腹肌力量
雙人腹肌板:鍛鍊腹肌和大腿肌
伸背器:鍛鍊腰背肌
扭腰盤:鍛鍊腰腹部肌肉
蹬腿器:鍛鍊下肢和腰部力量
3.伸展訓練——柔韌性是人一生的功課
單槓:改善肩、肘、腕、指關節活動能力
肋木架:增進肩部、腰部、腿部的柔韌性
上肢牽引器:增強肩關節柔韌性及手腦協調能力
腰背伸展器:舒展腰腹部肌肉,消除腰背疲勞
轉體訓練器:提高腰腹肌肉的柔韌性及協調性
下腰訓練器:提高腰、背、肩、頸部的柔韌性
呼啦橋:鍛鍊腰髖部柔韌性,疏通腰背經絡
壓腿訓練器:鍛鍊髖、膝關節的柔韌性
4.康復訓練——健康從流通氣血開始
太極推揉器:活動筋骨,貫通血脈
腰背按摩器:疏經通絡,調整臟腑
腿部按摩器:促進腳腿部血氣運行
健身球:調和氣血,強身健腦
走鵝卵石:當一回赤腳大仙,神清氣爽益壽年
“312”經絡健身法:神奇的健身、養生、祛病方法
第二章 青春永駐的運動處方——福祿壽禧長壽經
測試:您目前的身體年齡是多少歲
1.基本的抗衰老鍛鍊方式
給老年朋友的抗衰老運動處方
抗衰老“金字塔”鍛鍊方式
2.人老腳先衰,長壽始於腳
常做下肢操:長壽的不二法門
登樓梯:生活中的“健骨丸
3.腦不衰則全身不衰
常做健腦操:通暢氣血、防治腦血管疾患
棋牌活動:別讓腦子進水
“認真”走:預防老年痴呆症
4.鍛鍊感覺器官,運動換來好氣色
健耳處方:別讓“時尚”成為耳朵的負擔
健眼處方:眼明則心亮
健鼻處方:暢通鼻道,增強五臟
健膚處方:皺紋鎖不住您的容顏
5.防止體形改變,構成良好的身體成分
健身跑:喚醒活力四射的您
游泳:越游越有魅力
有氧搏擊操:幫助您燃燒脂肪
6.防止骨質密度流失
練習“健骨”操:重塑骨骼健康
踢毽子:越活越有勁
7.增加機體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網球:最練反應速度
桌球:最優防近視運動
羽毛球:提高視覺靈敏度
8.改善人體的平衡協調能力
平衡木:平衡就是健康
梅花樁:平衡軀體,靈活機體
平衡滾筒:鍛鍊平衡能力及靈活性
第三章 健康是精神的調味品——塑造陽光心態
第四章 不生病的健身方案——無病一身輕
第五章 女性健身方案——運動的女人一生都美麗
第六章 男性健身方案——愛健康的男人最可愛
第七章 送給特殊人群的健身路徑——做自己最好的保健醫生
附錄一 社區健身裝備的選擇
附錄二 運動中的營養
附錄三 運動消耗能量表
附錄四 社區健身鍛鍊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