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何以可能

社區何以可能是吳瑩所寫的博士論文,由王漢生指導。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副題名
對商品房小區鄰里化進程的分析
外文題名
論文作者
吳瑩著
導師
王漢生指導
學科專業
社會學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北京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9
關鍵字
居住小區 社會生活 人際關係 城市化
館藏號
D669.3
館藏目錄
2010\D669.3\21

內容簡介

社區是社會學研究的經典問題域,從古典社會學到當代城市研究,均在此領域有豐富的論述。不過大多數已有的研究都是在觀察、描繪、分析一個既存的地方人們的生活內容和結構,通過對地方生活深入細緻的研究來反映社會的整體狀態或問題。本文關於社區的問題是:這樣一個社會空間是如何出現的,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是如何結成這樣一個熟人社會的?借用滕尼斯關於個體之間關係“兩相對立”(dichotomies)的概念來說,這些陌生的、冷漠的、互不信任的、獨立的個體是如何相互之間建立相識的、關注的、信任的和相互依賴的關係的呢?因此,本文要回答的是一個地方社會生活出現的過程和機制問題。 通過社會互動建立相互關係進而形成一個社會共同體,是齊美爾提出並努力解決的問題。但他的形式社會學主要是從認識論的角度說明基於類型化範疇的“認識社會何以可能”的問題,而沒有涉及具體的人際交往的展開和社會編織的過程。針對這一缺憾,本研究對北京市某商品房小區進行了過程性個案研究,嘗試在社區這個局部空間中來分析現實世界中的微觀互動是如何建構一個真實社區的,並通過縱貫性的跟蹤調查,為社會化的分析提供時間的維度,以補充齊美爾關於社會化成的非時間性(atemporal)分析。在分析中,除了考慮大都市的獨特環境和商品房小區的物理空間對社會交往的影響外,本文還力圖以拉圖爾的行動者—網路—理論來強調社會成員自己進行的反思和主題化(thematisation)和社會交往的情景性,以解決齊美爾自己所強調的觀察細微的、偶然的、短暫的日常世界與其形而上的分析之間的矛盾。 一般來說,小區內社會聯結的發生和發展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生成、粘聯和重組。早期,沒有任何前紐帶的居民主要是在不同的動機下開始某些局部的交往,其中,對物業問題的關係、對某個居民的認同,以及公共空間中的偶遇是這一時期主要的聯結動力。由此構成了類同事、朋友、鄰里這三大類主要的聯結類型。隨著社區生活的進一步展開,某些特殊的時刻或事件會促成這些已有的局部聯結的大粘聯。經過一些涉及全局的社區大事件之後,小區內的大多數居民都會或多或少地經由某個次級關係網被整合到社區生活的大網路中。但是這些節點之間的關係並非就此靜止或終結,斷裂和重組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根據情勢的變化而發生。 通過此種過程性分析本文發現,大都市社區空間中的交往生活具有如下特徵:實用主義原則、片斷化交往、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相互促進,以及國家的隱秘干預。而商品房小區得以走向鄰里化的動力機制主要包括:物業空間的催化、偶然互動的形式化、集體行動,以及對合法性的追求。在此基礎上,通過與涂爾幹和齊美爾的社會聯結觀對話,本研究嘗試歸納了聯結生成動力、不同類型,以及若干發展傾向。總的來說,工具性需求所促成的聯結具有組織化、科層化傾向,而行動者主觀互動作用下形成的聯結則更強調情感的投入和面對面的直接互動。不過在實際生活中,不同動力促生的各類聯結呈現多中心生髮的特徵。而在聯結的演化方向上,進化或形式化的觀點未必準確,而基於特定時空情境的策略性調整反而是更常見的聯結運作方式。 基於對芳雅家園的個案分析,本文對急速城市化是否一定會導致人際的疏離和社區的失落提出了質疑,並強調了商品房小區這一新興的城市基層空間所具有的市民社會發育的基地和國家的治理單元的雙重身份,及其在實踐中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