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社交金融是基於朋友圈關係的金融互助行為,兼具人際交往與資金融通的雙重功能。社交金融具有去媒的特性,投融資都不需要通過銀行或P2P等中介機構,因此借款人可通過社交信用極快速、高額度、低成本地獲得的資金;出資人也可以獲得比其他理財渠道更高收益並加強與借款人的社交關係。 在特定的人脈圈中,成員們通過社交活動和資金往來、幫助成員解決困難、獲得成功,也使整個人脈圈獲得質量和影響力上的提升。
範圍
在社交金融圈中,社交活動和金融活動具有相互促進、螺旋上升的特點。從
金融活動出發,參與者幫助彼此度過難關、成就夢想、獲得收益、增進朋友間信任深化朋友關係,進而促進社交的發展;從社交活動出發,參與者可以通過與
人脈圈的資源分享提高個人信用,進而獲得更多的投資機會及金融資源。
在歐美已開發國家,社交金融經過長期發展已經高度發達並逐漸社區化、專業化。例如在歐美,人們通過教堂、學校、職業公會(如教師)、俱樂部(如共濟會)等人脈圈進行社交金融活動。在美國社交金融的壞賬率一般總體上要低於銀行信用貸款的壞賬率:因為熟人對彼此的信用狀況比銀行信用評估更加全面、準確、及時、深入,使得投資人可以更有效地識別和規避風險,而對借款人來說,
社交金融違約除了要面臨與銀行違約相同的的經濟和法律責任,還要失去一些自己最核心的人脈資源,因此借款人很少主動違約。
全國首創MBA社交金融平台“芝麻金融”以MBA、白領、高淨值人士等精英人群為核心用戶,融社交圈與金融圈為一體,精心打造獨具特色的社交金融,並向最前沿的創新金融、科技金融邁進,構築領先的金融生態圈,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專屬理財服務。
目錄
媒體評論
推薦序一 社交金融:新時代的新金融
推薦序二 以客戶為中心創新金融服務
推薦序三 基於連結關係,提供股權交易服務
前 言 社交金融,真的來了
第一章 社交+金融——網際網路金融的新玩法
網際網路時代的金融業正朝著社交化、移動化、專業化和場景化方向發展。以用戶為核心的基於社交網路的網際網路金融3.0也極大提升個人用戶在金融交易中的話語權。共享經濟的基礎就在於已經建立起來的人與人之間的社交網路,社交金融成為共享經濟時代金融業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方向。
第一節 未來網際網路金融的趨勢:從網點到平台
一、網點模式的困局:成本上升和滿意度下降
二、社交網路普及,用戶行為改變
三、共享經濟時代的金融創新
第二節 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3個階段
一、網際網路金融的本質:網際網路or金融
二、從1.0到3.0,網際網路金融都做了什麼
第三節 社交金融時代的正式到來
一、社交投資平台興起,普通用戶轉身基金經理
二、資金融通與信用評價,基於關係鏈的金融服務
三、從SoFi到WeChat,社交金融時代的到來
第二章 社交金融——大金融體系中的終極拼圖
社交金融體系下,很多產品都是基於對人與人、人與企業、企業與企業等經濟社會主體關係的深入理解。在網際網路時代,金融的網際網路化是必然的趨勢;在社交網路時代,網際網路金融的社交化是必然的趨勢。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巨頭和傳統金融機構加入社交金融的隊伍,紛紛建立了自己的社交金融網路。
第一節 金融源自商品交易,金融依賴社交關係
一、原始社會的以物易物
二、金融基礎的演進:從金屬到信任
三、商幫、票號與金融中介的形成
第二節 金融體系中的社交基因
一、從富人的“遊戲”到窮人的銀行
二、交易所的平台機制
三、現代金融中的社交基因
第三節 社交網路時代的社交金融
一、線上社交網路的出現
二、網際網路金融的六大體系
三、社交金融的江湖,類型與地位
第三章 如何構建社交金融——基礎+步驟+模式
社交金融必須有金融的邏輯、網際網路的體驗和社交的基因。銀行、金融機構作為社交網路中的個體,通常都有社交需求,也有金融需求,從而逐步形成了社交+金融的業務模式,模式紛繁複雜,如何構建社交金融體系成為很多金融性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
第一節 社交金融的三大基礎:金融+網際網路+社交
一、金融的邏輯:收益與風險並存
二、網際網路的體驗:以用戶為中心
三、社交的基因:管道、稜鏡與關係羊群
第二節 構建社交金融的三個步驟:個體+關係+目的
一、確定網路的個體,用戶是誰
二、構建個體之間的網路,關係如何建立
三、實現金融目的,四種定位的交叉組合
第三節 社交金融的商業模式:金融+社交(X)
一、社交+金融:微信的金融模式
二、金融+社交:支付寶的社交模式
三、X+金融:跨界的混合模式
第四章 社交化的眾籌——基於關係網路的資金融通
眾籌是一種依靠大眾力量的低門檻融資模式,如債權眾籌、股權眾籌、回報眾籌和捐贈眾籌等。但隨著社交網路平台的發展,很多眾籌也逐漸呈現出社交化的確實,利用好社交關係網路對眾籌成敗至關重要。
第一節 社交驅動的眾籌
一、眾籌的源起:美國還是中國
二、眾籌的類別:購買與投資
三、眾籌的商業模式:辛迪加模式
四、眾籌的社交基因:基於微信的輕鬆籌
第二節 項目眾籌
一、夢想眾籌:追夢網和夢想幫
二、出版眾籌:《我的詩篇》和《狼圖騰》
三、房地產眾籌:Fundrise和萬達
四、眾籌轉型電商:點名時間
第三節 股權眾籌
一、實體店的股權眾籌:人人投
二、類風投的股權眾籌:京東金融
三、四板市場的股權中心:陝西股權交易中心
第五章 社交化的P2P——資源互通與財富增值
社交化的P2P是基於熟人關係之間而出現的匿名借貸服務。如基於校友關係提供信用建設和資金互助的P2P服務,專注於特定人群並提供個性化、社交化的P2P理財服務。此外,P2P產品和P2P平台紛紛擁抱以社交網路為核心的線上媒體,進行社會化行銷。
第一節 P2P從平台轉型社交
一、什麼是P2P?業務與模式
二、社交化的P2P:Prosper和Lending Club
第二節 P2P如何利用好社交網路:強連線和弱連線
一、弱關係、強參與度的熟人借貸:朋友范
二、平安做開放平台,陸金所成社會化行銷先鋒
第三節 面向特定群體的P2P服務
一、大學生借貸:速溶360、校友金服
二、女性理財:她理財
第六章 社交基金——投你所好,曬你所投
社交平台在傳播信息、服務客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金公司也紛紛利用社交網路強化品牌形象、拓展銷售渠道。社交平台的發展為基金行銷的轉型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微博、微信、視頻等社交平台成為基金進入更大市場的重要入口。
第一節 基金對接社交平台
一、社交數據挖掘最佳化投資決策
二、基金與社交聯姻
第二節 基金的“社交網路+”
一、南方基金玩轉視頻社交
二、大成基金深耕投資者心理
三、嘉實基金搭建社交投資平台
第三節 社交基金的範例:天弘基金
一、定位為新生代服務
二、大數據提供技術支撐
第七章 社交保險——從線下關係到線上網路
對於保險公司而言,社交媒體可為其建立與客戶持續的互動關係,傾聽、了解個人與社區的需求,並據此進行高度個性化的交流互動。依託社交平台的大數據,保險公司可以更加精準地捕捉用戶的保險需求,開發出針對性更強的個性化產品。
第一節 保險業的網路關係行銷
一、線上社交網路時代的保險業
二、保險業利用社交網路的三步曲
第二節 挖掘保險產品的社交基因
一、朋友互贈:太平洋保險的救生圈
二、微互助:泰康人壽的求關愛
三、好人險:小白保險
四、跑步+社交+保險:星運動和步步保
第三節 從平安到眾安,保險的社交化創新
一、平安集團的金融板塊布局
二、從330個生活場景到眾安保險
三、三步走,平安天下通深耕社交網路
第四節 騰訊,從連線一切到醫療保險
一、“網際網路+醫療”的“貴州模式”
二、“騰愛醫療”的醫保模式
三、共享醫生資源,提供高效服務的“騰愛醫生”
第八章 社交銀行——從平台邏輯到萬物互聯
隨著社交平台的發展,商業銀行也開始積極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品牌建設,依託社交網路的微眾銀行、背倚電商小微企業的網商銀行以及依託平安集團金融全牌照的平安銀行則是社交銀行領域的傑出代表。
第一節 社交網路時代的銀行業
一、從做平台到擁抱網際網路
二、社交網路時代的社交銀行
第二節 銀行的“社交網路+”創新
一、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社交網路+”
二、大型股份制銀行的“社交網路+”
三、中小商業銀行的“社交網路+”
第三節 社交銀行的三足鼎立
一、微眾銀行,社交網路發力個體金融
二、網商銀行:電商基因服務小微商家
三、平安銀行:綜合金融,布局萬物互聯
第九章 社交金融的困惑與機遇
隨著社交網路、位置服務、物聯網的發展以及大數據、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技術的不斷套用,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將建立多維的連線。這種連線方式的改變為金融業務帶來紅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的挑戰。風險頻發和模式失敗的案例也引人側目。
第一節 政策與扶持
一、國家戰略:“網際網路+”與網際網路金融
二、牌照準入:四個部門與七張牌照
三、地方扶持:補貼與獎勵並重
第二節 風險與監管
一、亂象與危機
二、風險辨別與評價
三、監管與託管
四、信用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節 社交金融的機遇
一、網際網路公司的跨界掘金
二、傳統金融的倒逼變革
三、社交金融與共享金融
第四節 區塊鏈技術與金融業的去中心化革命
一、從社群幣到區塊鏈的全球化
二、區塊鏈是什麼?資料庫or分散式賬本
三、社交金融、共享經濟與區塊鏈技術
後記 金融?社交?期待讀者思考
主要參考文獻
媒體評論
對借貸雙方提供更好的交易體驗並將雙方聯繫起來的網站正在挑戰零售銀行。
——《The Economist 》雜誌
隨著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廣泛流行,網際網路金融創新開始融入社交、眾包、自金融元素,網際網路理財、P2P網路借貸、眾籌融資等新興產品不斷湧現。
——《中國金融》雜誌
社交金融與傳統金融服務的區別是套用場景的生活化和社交化,將金融產品和服務融入人們日常生活,並且建立和提升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聯繫。
——《金融電子化》雜誌
對於保險公司而言,社交媒體可為其提供眾多機會——與客戶建立持續的互動關係,傾聽、了解個人與社區的需求,並據此進行高度個性化的交流互動。
——中保網
社交金融在社交信任的基礎上建立用戶之間的金融關係,充分發揮社交網路高效、便捷、即時等優勢,並利用社交網路對風險進行控制,實現普惠金融。
——《西南金融》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