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經濟區

礦業經濟區是以礦產資源勘查、開採及後續選冶加工為主體,具有自身特點和一定規模的配套條件,按照資源賦存特點和開發利用布局集聚,具有礦業開發優勢的區域。它是根據不同區域的礦業發展潛力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按區域分工與協調發展的原則劃定的具有特定主體功能的規劃區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礦業經濟區
  • 外文名:Mining Economic Zone
礦業經濟區劃分原則
(1)以礦產資源富集區為基礎
礦業經濟區首先應該是成礦條件明顯、礦產資源分布集中、資源儲量大的礦產資源富集區。這體現了區域經濟布局的資源指向性原則,礦業生產以礦產品為原材料,礦產資源的空間地理分布決定了礦業生產的布局。國土資源大調查圈定的17大成礦區帶是我國礦產資源的集中分布區域,也是我國未來礦業經濟的重點布局區域。加強對成礦區帶的勘查開發,對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對穩定和提高國內礦產資源供應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2)以成礦客觀性為依據
礦產資源的自然區劃(成礦區帶)是礦業經濟區劃分的重要依據。自然區劃體現了礦產資源成礦條件的相似性、礦種組合的一致性與配套性、地域分布上的集中性。17大成礦區帶作為礦產資源的自然區劃,為礦產資源的經濟區劃提供了實際客觀的科學依據,不僅把礦產資源經濟區劃建立在已知礦產資源自然區劃的基礎上,而且同時建立在成礦遠景區劃的基礎上,從而使礦產資源經濟區劃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又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3)以有利於區域專業化與綜合發展為前提
首先礦業經濟區要有利於區內礦產資源和其他經濟資源的合理開發與綜合利用,有利於各部門、各行業生產基地、原材料基地、動力基地的科學組織和市場聯繫,從而達到地區專門化同地區綜合發展相結合。要求既有優勢產業、優勢產品的專門化生產的礦業生產主導部門,同時又有圍繞優勢產業的產前服務、協作配套、產後深加工、資源綜合利用等關聯部門,形成各具特色、互相依存、相互促進的高效率的地區綜合體。
(4)以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標
遵循“十分珍惜資源,合理利用資源,有效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依靠科技進步,使礦業經濟的發展適應資源永續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社會福利的進步能保障人類後代的需要,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者的最佳結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