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礦廠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紅河州瀘西縣
- 面積:9.5平方公里
村情概況,農村經濟,基礎設施,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
村情概況
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76戶,有鄉村人口987人,其中男性502人,女性485人。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3人,瑤族1人。其中農業人口964人,勞動力64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80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勞務輸出為主。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養殖業產業。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發展現有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成立協會組織,加強管理。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656畝(其中:田16畝,地640畝),人均耕地0.68畝,主要種植包穀、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98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6畝,主要種植梨、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00畝,草地100畝;荒山荒地100畝,其他面積3294畝。有煤、鐵等資源。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6.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4%。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7.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5萬元,占總收入的55%;畜牧業收入31.6萬元,占總收入的 2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10頭,肉牛0頭,肉羊46頭);林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2.6%;第二、三產業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1.3%;工資性收入72.4萬元,占總收入的 62%。農民人均純收入900元,農民收入以勞務輸出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0.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0人(占勞動力的5%),在省內務工20人,到省外務工10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電、路、電視、電話四通,無路燈。全村有276戶飲用井水,27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5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和9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5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56戶(分別占總數的93%和93%)。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7.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0輛,農用運輸車80輛,拖拉機3輛,機車50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數1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5戶;建有小水窖100口。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2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6.5公里。該村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戶,占農戶總數的1%。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養殖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85戶,共鄉村人口981人,其中男性493人,女性488人。其中農業人口975人,勞動力663人,有漢族981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0人,占人口總數的2%;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56人,參合率97.5%;享受低保6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鎮衛生院6.5公里。該村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礦廠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三河中學。該村距離中學6.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9人,其中小學生120人,中學生2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