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醯化胺基酸

磷醯化胺基酸

磷醯化胺基酸作為“微型化活化”,對解釋一些生命現象、了解酶的作用機制和探討生命起源等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在生物技術、醫藥等領域也展示著越來越廣闊的套用前景。磷醯化胺基酸由磷和胺基酸結合。

原理,作用,

原理

磷醯化胺基酸作為生命最小單元的原理是:當磷醯化胺基酸與胺基酸結合時形成肽,釋放出磷酸;當磷醯化胺基酸與核苷作用時,則成為核苷酸,釋放出胺基酸;裝配核苷酸釋放出來的胺基酸又與成肽反應釋放出的磷酸結合,形成磷醯化胺基酸……如此循環,在以磷為中心的調控下,所形成的肽鏈和核苷酸越來越長,分子量越來越大,最終形成核酸和蛋白。趙玉芬,曹培生稱之為動力模型。

作用

趙玉芬(1991年)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N-磷醯化胺基酸及其肽衍生物的研究,發現這些生成物具有磷上酯交換、磷醯基轉位以及自身長大等生命現象。針對這種以磷醯基為中心的有機協同效應在核算、蛋白質和糖的生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磷是生命化學過程的調控中心”的嶄新觀點,從而使生命起源研究出現新的起源和轉機。
磷醯化胺基酸生成核酸和蛋白質的化學模型磷醯化胺基酸生成核酸和蛋白質的化學模型
在此基礎上,趙玉芬聯合曹培生,對她的磷調控中心理論進行深入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終於在1994年創立了生命起源新的學科理論—核酸與蛋白共同起源與進化學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