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農藥可經吸入、食入、經皮吸收。在工業生產及農業使用中,主要經皮膚暴露為主。
環境水平及人體暴露,環境水平和人體暴露,暴露途徑,生物效應,體內和體外效應,毒性閾值,在動物和人體內的代謝動力學比較,人體效應,人體健康危害防治措施,人體防護,預防措施,健康監測,泄漏應急處理,滅火方法,
環境水平及人體暴露
環境水平和人體暴露
進入環境中的磷胺,通過直接或間接的人體接觸,會引起農藥中毒,主要是抑制體內膽鹼酯酶,造成神經功能紊亂,工廠生產工人及農田作業人員是主要暴露對象,車間空氣中磷胺最高允許質量濃度為0.02 mg/m3(皮)。
暴露途徑
該農藥可經吸入、食入、經皮吸收。在工業生產及農業使用中,主要經皮膚暴露為主。
生物效應
體內和體外效應
慢性毒性:導致神經衰弱綜合徵、腹脹、多汗、肌纖維震顫等。全血膽鹼酯酶活性降至50%以下。
毒性閾值
急性毒性
LD5020mg/kg(大鼠經口);374mg/kg(大鼠經皮);人經口5mg/kg,最小致死劑量。對大白鼠和狗的2a餵養試驗,大白鼠的無作用劑量為1.25mg/(kg·d),狗為0.1mg/(kg·d)。無積累作用。水生生物忍度限量(48h):鯉魚為3.8mg/kg。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
可有神經衰弱綜合徵、腹脹、多汗、肌纖維震顫等,全血膽鹼酯酶活性降至50%以下。
在動物和人體內的代謝動力學比較
吸收/分布/排泄
吸收:吸入、食入、經皮吸收。可經胃腸道、呼吸道及完好皮膚與黏膜吸收。分布:隨血液及淋巴循環而分布到全身各器官組織。排泄:主要經腎臟排出,小量由糞便排泄。
代謝及其產物
代謝主要為氧化及分解兩種形式。
人體效應
輕度中毒
有頭痛、頭暈、噁心、嘔吐、多汗、胸悶、視力模糊、無力等症狀,全血膽鹼酯酶活性在50%~70%。
中度中毒
除上述症狀外,有肌束震顫、瞳孔縮小、輕度呼吸困難、流省、腹痛、腹瀉等,全血膽鹼酯酶活性在30%~50%。
重度中毒
上述症狀加重,可有肺水腫或昏迷或呼吸麻痹或腦水腫,全血膽鹼酯酶活性在30%以下。
人體健康危害防治措施
人體防護
(1)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應該佩戴防毒面具。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建議佩戴自給式呼吸器。
(2)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3)皮膚防護:穿相應的防護服,戴防化學品手套。
(4)其他:工作現場嚴禁吸菸、進食和飲水。工作後,徹底清洗。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後再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預防措施
(1)在工業生產過程中應注意密閉化、自動化,完善通風系統,嚴格操作規程,杜絕生產過程中的“跑、冒、滴、漏”現象,注意個人衛生,搞好個人防護。
(2)在運輸過程中必須用專車、專船裝運,絕不可與糧食、食品等混裝,以免污染;裝卸搬運時必須做好個人防護。保管過程中,禁止與糧食同庫存放,所有農藥容器必須有明顯警告標誌,一切盛裝農藥的容器均不準作其他用途。
(3)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加強防毒宣傳教育,培訓噴藥專業隊伍,如有的地區實行植保公司制度,可降低農藥成本,減少農藥中毒,提高防治蟲害效果,有的農村實行植保專業隊代治蟲害,受到農民歡迎,防止未經培訓盲目施藥的危險做法;加強配製農藥的科學管理,合理配製施藥濃度,切勿任意加大農藥比例,拌種後未用完的藥糧要妥善處理掉,禁止改做飼料或食用;施藥時要嚴格執行《農藥安全使用規定》及各項有關法規。
健康監測
對於從事磷胺生產、使用的作業人員,需要進行上崗前和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在體檢中發現異常時,須確定是否屬於中毒、職業禁忌證或其他疾病,作出相應診斷治療方面的安排。
泄漏應急處理
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在確保全全情況下堵漏。噴水霧會減少蒸發,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間內的易燃性。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性吸附劑混合吸收,然後收集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消水放入相應水處理系統。如大量泄漏,利用圍堤收容,然後收集、轉移、回收或無害處理後廢棄。
滅火方法
用水、沙土、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應注意穿戴可靠的防毒、防護用品,防止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