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璧磬石雕,歷史悠久,蜚聲遐邇,《書》載“泗濱浮磬”是也。遠在殷商時期就取靈璧磬石製作編磬、特磬,與編鐘前身“鉦”相輔並用,開闢了中國古代“金石之樂”的先聲。“磬”也成為歷代皇權慶典祭祀之神器、樂器、禮器,後為歷代視為珍寶。宋代詩人戴復古在《靈璧磬石歌為方岩王侍郎作》中對靈璧磬石就有“靈璧一峰天下奇,聲如青銅色碧玉”的讚譽。北宋的蘇軾、米芾都專程來靈璧掇取靈璧磬石、靈璧石,加以品第,一一入藏。宋徽宗也曾蒐集靈璧磬石、靈璧石入藏大衍庫,想見靈璧磬石、靈璧石靡足珍貴了。
磬聲悠揚,奏響中國“金石之樂”第一樂章;琴聲繞樑,蕩漾《尚書。禹貢》“泗濱浮磬”的神奇與輝煌。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靈璧磬石雕刻藝術歷經幾千年傳承,今天迎來了她蓬勃發展的又一春天!在崇尚自然和諧的社會,精美的磬石雕工藝品、富含健康元素的磬石砭石砭具已成為人們相互饋贈高檔禮品。
靈璧磬石雕,歷史悠久,蜚聲遐邇,《書》載“泗濱浮磬”是也。遠在殷商時期就取靈璧磬石製作編磬、特磬,與編鐘前身“鉦”相輔並用,開闢了中國古代“金石之樂”的先聲。“磬”也成為歷代皇權慶典祭祀之神器、樂器、禮器,後為歷代視為珍寶。宋代詩人戴復古在《靈璧磬石歌為方岩王侍郎作》中對靈璧磬石就有“靈璧一峰天下奇,聲如青銅色碧玉”的讚譽。北宋的蘇軾、米芾都專程來靈璧掇取靈璧磬石、靈璧石,加以品第,一一入藏。宋徽宗也曾蒐集靈璧磬石、靈璧石入藏大衍庫,想見靈璧磬石、靈璧石靡足珍貴了。
《靈璧縣誌》記載,民國十三年,本縣藝人設計製作一隻特大的鏤空石磬,鐫刻總理遺囑,敬獻中山陵,以示紀念。
解放後,為了發展傳統工藝美術,相繼建立了靈璧工藝廠、靈璧大理石廠,開發了磬石、菜玉、紅皖螺、灰皖螺等十多種石料。利用這些“玉質金聲”、色彩絢麗的石料,經過鏤劃雕鑿、精工細刻,生產出各種精美的編磬、磬石樂器、禮器、茶具、酒具、飾品、文具、硯台、屏風、白靈雕等工藝品。而靈璧磬石雕這一古老、傳統的手工藝,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曾產生過無數的能工巧匠,製作的無數件精美的磬石雕工藝品,現在也是能工巧匠輩出不窮。
五十年代,曲阜孔廟恢復古樂,中國音樂協會曾派人來靈璧尋訪磬石雕老藝人製作編磬,至今這套編磬還懸掛在孔廟大殿,磬韻之聲響譽神州。上世紀八十年代,南京歌舞團在靈璧工藝廠採制了三套不同形制的編磬,有雲磬、魚磬、條磬,參加在古城西安舉行的七省市打擊樂演奏家金石之聲音樂會和全國首屆藝術節,受到中外音樂專家的高度重視和好評。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檢測發現磬石的石質成分,不僅具有做樂器的特性,還富含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無放射稀土元素,磬石的薄片顯微鑑定表明,它也是中醫醫學用具——砭石的製作最佳材料,具有極高的醫學套用價值與研究價值。這也是靈璧磬石雕的又一新的經濟成長點。
現在靈璧是著名的“中國磬石之鄉”,磬石雕系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傳保護項目,其制磬、雕刻工藝自古以來代代相傳,學習這項工藝的人越來越多,從業人員愈千人,其生產加工基地、作坊遍布城鄉,靈璧磬石雕的能工巧匠們運用圓雕、鏤雕、浮雕、陰刻、陽刻、影雕、微雕等傳統技藝、結合現代先進生產工具,創作出各種石雕工藝品,皆因色施雕,作品更加逼真生動,代表作品有:編磬、特磬、靈璧文磬、磬石樂器等;雕塑人物白求恩、觀音、鐘馗、李時珍等;雕刻工藝品九龍雙耳壺、十二生肖壺、八駿圖、磬石硯、九龍磬石壺等;插屏鐘馗圖、蘭亭序、心經、五牛圖、坐隱圖等;微雕清明上河圖、金剛經等。
靈璧磬石雕工藝精品不僅暢銷全國各地,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遠銷海外及世界各地,頗受人們青睞和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