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變周期”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磁變周期
- 外文名:magnetic period
內容簡介
中文譯名 | 磁變周期 |
英文原名/注釋 | magnetic period |
“磁變周期”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
中文譯名 | 磁變周期 |
英文原名/注釋 | magnetic period |
“磁變周期”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內容簡介中文譯名磁變周期英文原名/注釋magnetic period補充說明“英...
地磁場是隨時間有明顯變化的,這種變化可分為長期變化和短期變化。長期變化的量雖然十分微弱和緩慢,但它年年都稍微有所變化,大約需要經過幾十年、乃至幾百年的時間,才能看出變化的趨勢來。磁變年差是以年為周期的變化,其極值出現在夏季和冬季。磁偏角年變化的振幅約為1—3分。簡介 地磁場是隨時間有明顯變化的...
但通常是指周期為幾分鐘到每秒幾周的周期變化,這種微磁變的幅度只有1伽馬或更小。磁法勘探中常用高精度磁力儀(1—10毫伽馬)測定微磁變,來區分礦與非礦磁異常。微磁變與大地自然電場的研究相配合稱為大地電磁場法,用來解決地球深部構造及區域地質構造和尋找金屬礦床等問題。
地磁靜日變化(geomagnetic daily quiet variation)符號為Sq,是以一個太陽日為周期依賴於地方太陽時的平靜變化。各地磁要素日變化的一般規律是白天變化大,夜間變化小。地磁赤道以北地區,偏角變化在早晨有一個極大值,午後有一個極小值,而垂直分量變化的顯著特點是中午有一個極小值;地磁赤道以南地區,情況則...
磁變星大多為A型特殊星,某些金屬元素的吸收線特彆強。有時還根據這類星的最強金屬線命名為錳星、鍶星等。它們所含的稀土族元素或更重的化學元素要比一般恆星多。光度和光譜有周期性的或完全不規則的變化。這同磁場的周期性變化或非周期性變化有關。例如獵犬座α2(中名常陳一)的磁場周期性地從-1,420高斯變到...
軟磁材料 表征軟磁材料的磁特性有各種曲線,可按工業套用要求來選擇。這些曲線主要是:工作在直流磁場下的靜態磁特性曲線和反映磁滯效應的靜態磁特性回線;工作在變化磁場(包括周期性交變磁場,脈衝磁場和交、直流疊加磁場等)之下、包括渦流效應在內的動態磁特性曲線和動態磁特性回線等。這些磁特性曲線的橫坐標是加...
地磁常期變化 地磁常期變化指的是地磁場在長時間的變化。這個場的變化在時間尺度上從毫秒到數百萬年都有,但是快速的變化幾乎都來自電離層和磁層的電流。長期變化是超過一年或更長周期的變化,反映的是地核變化。這種長期現象的變化包括地磁抽搐、西向漂移和地磁逆轉。
地磁場的短周期變化。周期範圍自約十分之二秒至十幾分鐘,振幅範圍為百分之幾納特至幾百納特,持續時間為幾分鐘至幾小時。地磁場的這種短周期變化,是太陽風對地球磁層的作用,以及磁層內部各種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磁場擾動現象。1861年,斯圖爾特(B.Stewart)在英國格林威治的基尤地磁台研究大磁暴時,觀察到地磁場...
此後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入,大多數地質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已相信地磁場的周期性轉向是地球歷史的一個基本特徵。根據陸上熔岩測定建立的地磁年表僅限於 450萬年以來的年表(圖1),它可分出4個主要極性期:布容正向期、松山反向期、高斯正向期和吉爾伯特反向期,每期中還有極性轉向的短期事件。對於古老的岩石,由於同位素...
以一個太陽日為周期的依賴於地方磁時的變化,常稱為擾日變化。在高緯度地區,尤其在極光帶附近,變化幅度較大;在中低緯度地區,變化幅度較小。變化形態接近於正弦形。變化幅度和當日的磁擾水平有關係,磁擾越強,幅度就越大。形成擾日變化的理想的等效電流體系分布在電離層中,並且電流也主要集中在極光帶附近。...
倒轉周期 地球磁極逆轉耗時7000年 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地質學家克萊門特通過研究發現,地球磁場兩極逆轉所需時間大約為7000年,其中低緯度地區磁場逆轉的時間要比高緯度地區短。克萊門特說,在地質史上,地球磁場經常不定期出現劇烈變化,磁力線會徹底改變方向。這種磁極轉換為認識磁場形成過程提供了重要線索。在過去幾年中,...
1962年行武毅系統分析了日本地區古偏角和古傾角的資料,發現古地磁場方向的變化具有700、1200、1800和7000年的周期成分。他認為1200年和1800年是非偶極子磁場的變化周期,而7000年是赤道偶極子的運動周期。永田武由日本第四紀熔岩流測得的虛磁極的運動,似乎有近 10000年的周期趨勢。這與行武毅得到的7000年周期相近。
在太陽的北極會出現磁場南北極反轉的磁極翻轉現象。同樣情況在太陽南半球的南極也會發生。日本研究者指出,根據周期,太陽北極的磁場已開始反轉,但是其南極還沒有出現變化徵兆。太陽的這種磁極翻轉狀況與歷史上若干地球變冷時期的相關太陽變化類似,但這是否預示地球在不久的將來將變冷還有待繼續觀察研究。
反轉周期 礦物可以記錄過去磁場的方向。科學家利用這一點,發現在地球45億年的歷史中,地磁的方向已經在南北方向反覆變化了數百次。然而,地球的磁極在最近的78萬年中都沒有發生反轉,這段磁極穩定的時期相對於通常25萬年1次的反轉頻率要長了很多。科學家們利用最新的衛星觀測數據已經發現,地球的主要磁場自從1830年...
此後,上述的全部過程反覆地循環下去,在電路中就出現了振盪電流.這種電場和磁場的周期性變化叫做電磁振盪.在電磁振盪的過程中,電場能和磁場能同時發生周期性的轉化.電諧振 電磁系統中,儲能元件內電能與磁能不斷相互轉換的過程叫做電磁振盪;若系統受到外界周期性的電磁激勵,且激勵的頻率等於系統的自由振盪頻率,則...
1962年行武毅系統分析了日本地區古偏角和古傾角的資料,發現古地磁場方向的變化具有700、1200、1800和7000年的周期成分。他認為1200年和1800年是非偶極子磁場的變化周期,而7000年是赤道偶極子的運動周期。永田武由日本第四紀熔岩流測得的虛磁極的運動,似乎有近 10000年的周期趨勢。這與行武毅得到的7000年周期相近。
地磁場所占據的空間從地核至磁層邊界,磁層離地心最近的距離也有 8~ 13個地球半徑 。地磁場的主要部分來自地球內部 ,稱為地球基本磁場;地球短周期變化磁場則來源於高空電離層和磁層的電流體系。利用地面和近地面空間地磁場的變化規律可以得到有關電離層和磁層的物理狀態和動力過程的某些信息。變化磁場還與太陽活動...
要消除剩磁,使鐵磁質中的恢復為零,需加反向磁場,反向磁場強度稱為矯頑力。繼續增加反向磁場 。材料又可被反向磁化達到反方向的飽和狀態,以後再逐漸減小反方向的磁場至零值時,和的關係將沿左下段變化,這時改變線圈中的電流方向,即又引入正向磁場。當磁場強度變化一個周期後,鐵磁質的磁化曲線形成一個閉合曲線...
可見,在交變電路中,除了要求滿足似穩條件外,還要求電路中只具有集中參量,電路理論才可近似適用。正弦式交流電 面積為S的線圈在勻強磁場B中以角速度為 勻速轉動產生正弦式交流電其電動勢表達式為 其平均值可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求出:若從線圈平面處於中性面開始計時,每半個周期時間內,磁通量的變化量均為2...
地球的變化磁場是指起源於地球外部,併疊加在主磁場上的各種短期地磁變化。變化磁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連續出現的,比較有規律且有一定周期的變化; 另-類是偶然發生的,短暫而複雜的變化。前者稱為平靜變化,來源於電離層內長期存在的電流體系的周期性改變。後者稱為擾動變化,是由磁層結構、電離層中電流體系及...
地球磁場由基本磁場、外源磁場和磁異常三部分組成。基本磁場也叫正常場。占地球磁場的99%以上。基本磁場主要由地核內電流的對流形成.它是一種內源磁場。外源磁場是起源於地球外部併疊加在基本磁場上的各種短期磁變化。主要有:與太陽黑子活動周期一致的磁變化;日變化,日變化與太陽輻射對高空電離層的影響有關;磁暴...
具有強磁場的恆星。通常光譜型為A,磁場可以強到30000T(特斯拉)。磁星的磁場強度還在變化,故又稱磁變星。磁變星大多為A型特殊星。一部分磁變星,不僅磁場周期性變化,光度和光譜也變化。光變周期1~25天,變幅一般不超過0.1等。形成 當一顆大型恆星經過超新星爆發後,它會塌縮為一顆中子星,其磁場也會迅速增強...
然而,在高頻率的電振盪中,磁電互變甚快,能量不可能全部返回原振盪電路,於是電能、磁能隨著電場與磁場的周期轉化以電磁波的形式向空間傳播出去。電磁波為橫波,電磁波的磁場、電場及其行進方向三者互相垂直。電磁波的傳播有沿地面傳播的地面波,還有從空中傳播的空中波。波長越長的地面波,其衰減也越少 。電磁波...
太陽的主要磁場元件每11年改變一次方向(所以周期大約是22年),導致磁場在接近反轉的時期會減弱。在蟄伏的時期,太陽黑子的活動處於最大化狀態(因為缺乏磁場對等離子的磁制動),導致大量的高能等離子粒子被拋射進入日冕和行星際空間中。磁場方向相反的相鄰黑子碰撞,磁場的快速消失導致強大的電場產生。電場加速電子和光子...
磁尺位置測量有直線式和迴轉式兩種。磁柵的工作原理與普通磁帶的錄磁和拾磁的原理是相同的。用錄磁磁頭將相等節距(常為20μm或50μm)周期變化的電信號記錄到磁性標尺上,用它作為測量位移量的基準尺。在檢測時,用拾磁磁頭讀取記錄在磁性標尺上的磁信號,通過檢測電路將位移量用數字顯示出來或送至位置控制系統...
如果仔細分析地磁產生的原因,人們就會明白,磁極變換和電子運動方向的改變是密不可分的兩個現象,而這個過程是個耗能的過程,周期逐漸變長顯然是不奇怪的,總有一天這個過程會完全終止,而使地球成為一顆沒有電磁活動的死行星.對於人類和所有生物來說,地磁變換是災難性的.地磁消失後,太陽的各種射線都會直達地表,強烈的...
在天文觀測中也曾多次發現不少星體的磁場經常發生周期性的極性倒轉現象。地磁場倒轉現象的發現和證實,對探索地磁場成因極為重要。危害 地磁倒轉會摧毀電網,傷害太空人和人造衛星,擴大大氣臭氧層空洞,將極光反射到赤道,鳥類(主要是候鳥)、魚類(主要是回遊魚)和其他遷徙動物將因此迷失方向。所幸,雖然有一些人...
正好依據太陽的活動周期2012年也是太陽黑子活動高峰年。先是俄羅斯科學家,然後是印度的和其他國家的科學家認為,地球磁場正在減弱的過程當中,如果地球磁場要翻轉,那么就要翻轉了。如此,人類和地球生物將面臨巨大的災難。中國科學家則認為,說這些話的人都是業餘科學家,其結論的可信度不高。試驗方法 關於地球磁場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