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窯梅瓶,元(公元1271~1368年)唇口,短頸,豐肩,腹部上鼓下斂,底足根外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磁州窯梅瓶
- 朝代:元
- 詳細介紹:詳見正文
- 創造時間 :公元1271~1368年
磁州窯梅瓶,元(公元1271~1368年)唇口,短頸,豐肩,腹部上鼓下斂,底足根外撇。
磁州窯梅瓶,元(公元1271~1368年)唇口,短頸,豐肩,腹部上鼓下斂,底足根外撇。白釉為地,飾以黑釉紋飾。腹部兩個不規則的菱形開光,開光內花紋一為“林和清愛梅”,一為折枝花,自口沿至底繪多層次的裝飾紋。足底無釉,...
金磁州窯白釉黑彩牡丹紋梅瓶是金朝時期的陶瓷器,出土自中國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說的磁州窯。文物特徵 尺寸:口徑4.5厘米 腹徑22厘米 高54厘米。小口尖唇,短頸,豐肩,腹瘦長...
宋磁州窯黑釉鐵鏽花鼓腹梅瓶直口、短頸、圓肩、微鼓腹、腹下漸收、圈足。器頸部塑一周圓凸棱,腹部繪瀟灑寫意的鐵鏽卉紋。全器遍施瑩亮平滑的黑釉,足面露胎。該器裝飾簡潔明快,造型飽滿渾厚,樸實素雅。
【名稱】:北宋磁州窯綠釉黑花梅瓶 【類別】:瓷器 【年代】:北宋 【文物原屬】:磁州窯燒制 【文物現狀】:現藏故宮博物院 文物簡介 高32厘米 口徑6厘米 足徑8厘米 瓶小口出沿,短頸,溜肩,鼓腹,瘦足。足底無釉內凹.通體施...
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愛不釋手的觀賞品。因此,這類器多製作精美,不但考慮到貯酒容量,還要注意造型優美。[1]收藏價值 磁州窯是中國古代北方主要的窯系之一,對於研究中國陶瓷發展史有著重要的參考作用。由於磁州窯真品存世量...
北宋磁州窯白地黑劃花梅瓶 北宋磁州窯白地黑劃花梅瓶是北宋的一件瓷器。
元磁州窯白地彩繪獅子滾繡球梅瓶,小口、豐肩、鼓腹、圈足。施白釉,釉下至接近圈足,足部及圈足內無釉。元磁州窯白地彩繪獅子滾繡球梅瓶,小口、豐肩、鼓腹、圈足。施白釉,釉下至接近圈足,足部及圈足內無釉。胎色泛灰,胎質細緻...
北宋磁州窯綠釉黑花魚紋梅瓶,北宋磁州民窯燒制,現藏故宮博物院。文物簡介 風格獨特的磁州窯瓷器,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繼承了唐代南北民窯的特點,融入本地特色,精細粗獷並存,豪放工致兼有,與同時期的五大名窯相比...
此展品為金代的陶瓷器,胎體厚重,質地緊密,白釉底,黑彩彩繪,色彩對比強烈,富有濃郁的民間生活氣息。現收藏於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文物介紹 小口,寬斜沿出楞,短頸,豐肩,斜直腹,近底處外撇,凹圈足,底無釉。弦紋把器身分隔...
北宋磁州窯白釉黑花梅瓶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說明:瓶為小口、圓肩,下腹部漸斂,通體施白釉,黑彩繪畫纏枝花卉。該瓶造型細長秀美,如美女亭亭玉立,為宋代梅瓶的典型之器,特別是下腹部細長的足徑,更為宋代特有。梅瓶的造型自宋代...
磁州窯在今河北省磁縣觀台鎮,始燒於宋代,經元代、南宋而終於明,主要燒白瓷和黑瓷。磁州窯器胎有兩種:一種堅細,呈灰白色;另一種胎粗松,呈紅褐色。白釉普遍帶奶白色,不太透明。這件白地褐彩繪梅瓶,梯形口、溜肩、收腹、撇...
白釉春夏秋冬梅瓶是一件宋代的文物。文物特徵 平口,短頸,豐肩,腹下收,圈足。通體施白釉,足內露胎。肩部、足上部繪黑彩花葉紋和草葉紋,腹部刻有“春夏秋冬”四字,並以水波紋襯底。瓶形體高大,花紋繁密,屬磁州窯典型作品。...
元磁州窯孔雀綠黑彩花卉紋瓷梅瓶 元磁州窯孔雀綠黑彩花卉紋瓷梅瓶是元代時期的文物。
這件北宋時期燒制的磁州窯綠釉黑花梅瓶,高32、口徑3、足徑9.8厘米。造型端莊秀麗,通體以綠釉黑花為飾,釉面開有細碎紋片。腹部主題圖案為四組花卉紋。花卉紋結構簡練,節奏感強,廖廖數筆,花形畢現,神采飛揚,淋漓奔放。綠釉黑花...
此展品為宋代文物。口徑3.5 cm,腹圍66 cm,高47.5 cm,底徑12.4 cm。該梅瓶小口、短頸、溜肩、腹瘦長,通身以白地黑彩繪花裝飾,腹部繪主題紋飾牡丹型寶相花紋。磁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
此展品為宋代文物。口徑3.5 cm,腹圍67 cm,高47.8 cm,底徑12.5 cm。該梅瓶小口、短頸、溜肩、腹瘦長,通身以白地黑彩繪畫裝飾,肩部繪飾波浪紋,腹部圓形開光,繪飾魚藻紋整體風格隨意簡練,具有濃郁的民間風情。現收藏於福建...
明磁州窯翠藍釉黑花梅瓶 明磁州窯翠藍釉黑花梅瓶高23.6厘米,口徑3.7厘米,足徑8.2厘米。
北宋當陽峪窯白地黑花梅瓶是河南博物院收藏的文物。說明:1985年河南省鎮平縣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高49.8厘米 口徑3.5厘米 小口短頸,豐肩,腹不收,臥足。肩部及腹上部繪黑彩卷草紋,腹下部繪牡丹紋及蓮瓣紋。通體施白釉,足內露胎...
肩部與腹下部刻菊瓣紋。花紋處施白釉,余皆露褐色胎質。所謂剔花,乃是將花紋以外的地子剔掉,使得花紋裝飾更為醒目,常見有白釉剔花和醬釉剔花兩種。在宋代磁州窯系中,以河南修武當陽峪窯的剔花工藝最為精湛。
此瓶之黑彩覆於褐黃釉下,呈現出與磁州窯白地黑彩器不同的藝術效果,別具一格。【簡介】高:29.8cm,口徑:5.5cm,足徑:8cm。梅瓶在宋、金、元時期的北方磁州窯、山西介休窯等地許多窯口均有燒造,但此種褐黃釉下繪黑彩竹紋...
回到高家窯後,他努力鑽研陶藝,探得其中精髓。高窯主在梅瓶王燒制失敗後,吐血而死,女兒嫁給了管家胡令智。幾經波折,黃天和成為了磁州窯大師,成功燒制梅瓶王。但日本商人買通胡管家和冀鎮長,秘密偷走梅瓶王準備運往巴拿馬參加萬國...
至腔漸內收,底內凹呈圈足,形制秀美頎長,為宋代流行的一種瓶式,俗稱梅瓶。特徵:瓶的主題紋樣為上腹部的纏枝花卉紋,紋樣線條古拙,裝飾性極強;剔花手法線條流暢,做工精緻。刻花和剔花是定窯和磁州窯常用的裝飾手法。
近年來窯溝窯出土大量白地黑花瓷器標本,有大盆、梅瓶、花口瓶等,瓶身繪折枝花鳥和草葉紋,並有“王大”“范小三”等窯工名記。盆大者直徑40厘米左右,飾以魚明。曲河窯的代表品種要算珍珠地劃花裝飾。珍珠地劃花創始於新密西關...
宋代瓷器開光牡丹紋,宋代磁州窯黑釉梅瓶上的紋飾。開光是一種器物裝飾布局的方法,一般是在器物的主要裝飾部位,用圓形、海棠形、菱形、扇形等平宋代瓷器開光牡丹紋面形圍成一個裝飾部位,在其中施以主題裝飾紋樣。而在開光的周圍多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