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光效應量子理論研究》是依託南京大學,由徐游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磁光效應量子理論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徐游
- 依託單位:南京大學
- 批准號:19674023
- 研究期限:1997-01-01 至 1999-12-31
- 申請代碼:A2007
- 支持經費:7(萬元)
- 負責人職稱:教授
《磁光效應量子理論研究》是依託南京大學,由徐游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磁光效應量子理論研究》是依託南京大學,由徐游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提出了新型BP算法,通過選擇子集方式輸入樣本、變步長算法、套用模擬退火與網路濾波技術,改善了收斂速度、收斂平穩性以及局部最優問題。探討了未知...
橫向克爾磁光效應中實際上沒有偏振面的旋轉,只是反射率有微小的變化,變化量也正比於樣品的磁化強度。1898年P.塞曼等人證實了橫向克爾磁光效應的存在。克爾磁光效應的物理基礎和理論處理與法拉第效應的相同,只是前者發生在物質表面,後者...
在於1861年發表的巨作《論物理力線》第四部份,為了突顯出自己設計的“分子渦流模型”的威力,他套用這模型來推導出法拉第效應。[2]在1870年代,詹姆斯·麥克斯韋進一步發展出電磁輻射(包括可見光)的基礎理論。大多數對於光波呈透明狀況的...
塞曼效應是法拉第磁旋光效應之後發現的又一個磁光效應。這個現象的發現是對光的電磁理論的有力支持,證實了原子具有磁矩和空間取向量子化,使人們對物質光譜、原子、分子有更多了解,特別是由於及時得到洛侖茲的理論解釋,更受到人們的重視...
結合實驗和理論模擬研究LSP、SPP和兩者耦合對磁光克爾效應以及克爾旋轉方向的影響,掌握其影響規律,實現磁等離激元複合納米結構對磁光效應和磁性的人工調控,為發展新型磁光效應納米結構功能材料和高靈敏度磁感測器提供實驗和理論依據。結題...
本項目以稀土鐵石榴石為研究對象,採用量子理論,結合蒙特卡羅模擬和第一性原理方法,深入探討材料微結構、材料內部的晶場效應、自旋-軌道耦合及(間接)交換作用等因素對稀土鐵石榴石磁和磁光特性的影響;揭示極端條件下法拉第旋轉的光損耗、...
其中,具有可逆磁光-光磁轉化效應的分子基磁體,在設計、製作分子開關、光記憶材料、光絕緣體等光電子器件方面具有非常廣泛的套用前景。但對該現象分子磁學的理論研究工作很少見文獻報導。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用量子化學理論與計算方法研究多...
採用量子理論解析處理、轉移矩陣法以及Monte-Carlo模擬,通過對均勻膜的界面耦合效應;交換偏置場及矯頑場;自旋電荷運輸特性及磁光效應等,以及對非均勻顆粒膜的顆粒粒徑分布效應;顆粒形狀效應及摻雜效應等的探討和研究,在微觀層次上分析其...
著重探討多鐵材料的光學性質與其電子結構、磁結構和鐵電性的關係;以及多鐵材料中磁電耦合的微觀機理;為設計和尋找具備更高磁電耦合效率的多鐵材料和新型量子調控磁光材料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結題摘要 在本項目中,本人主要完成了一些多...
稀磁半導體(DMS)具有一系列不同於常規半導體的磁學、光學和電學特性,例如:巨磁光效應和巨負磁阻效應等。因而,對DMS的研究不僅對自旋電子學理論的發展,而且對未來自旋電子器件,如高密度存儲、磁場探測器、光隔離器件、半導體雷射器...
CH3NH3PbI3量子點薄膜材料的法拉第旋轉角達到58°/μm,遠超過CdSe量子點、稀磁半導體和BiFeO3等其它元素的鈣鈦礦材料,是製備磁光隔離器件和磁光開關的優異材料;(4)另外我們利用FDTD方法理論研究了飛秒/納秒作用下芴基有機分子非線性...
首次發現了皮秒級的快速複合過程,結合系統實驗研究和理論模型建立,發現該快速複合過程與俄歇複合、多激子產生效應無關,而是來自於量子點體系的受激發射過程,並對該過程的產生條件和影響因素進行了系統的研究,這對於研製玻璃基半導體量子...
主要研究稀土化合物磁性和強磁光效應的量子理論,先後“Phys.Rev.B”“Eur.Phys.J.B“J.Phys.:CM”,“J.Appl.Phys.”,“Chinese Physics”、《科學通報》,《物理學報》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30餘篇。曾獲得河南省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