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碾盤鄉是縣確定的以糧油、蠶桑、生豬生產為主的基地鄉鎮之一。主要糧食作物有有
水稻、
小麥、
玉米、紅苕等,經濟作物以
油菜、
花生、青蒿、海椒為主,小雜糧以
綠豆、
豌豆、
黃豆為主。2006年全鄉農業生產總值2580元,糧食年生產能力4500多噸,農民人均純收入2800元。
碾盤鄉有鄉衛生院1所、村極醫療站10個,有鄉中心國小1所。截止2006年底,全鄉10個村全部完成農村電網改造。全鄉安裝程控電話1200多門,有行動電話700多部,家用微機上網近10台,建有移動通訊基站1座。場鎮建設面積0.5平方公里,居民有500餘人,集市貿易十分活躍。森林覆蓋率達43.2%。全鄉基層組織建設健全,共有12個黨支部,2006年底有黨員人數246人。
地圖位置
碾盤鄉地處縣城東南角,嘉陵江畔,距縣城20公里。
產業結構調整
隨著農業基礎條件的完善,生態農業的不斷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產業結構初具規模。通過實施農業綜合規劃,合理利用資源,實現了農業綜合效益。全鄉糧經比例為6:4,糧食麵積控制在13200畝,經濟作物面積保證在9400畝,均含複種指數。全鄉建畜禽基地7個村,培育養殖大戶50戶,人均養豬0.9頭,小家禽15隻,全年出欄肥豬10650頭;蠶桑基地村3個,人均栽桑30株,人平養蠶0.3張,人平養蠶收入100元左右;水果基地村1個;水產養殖基地村2個,年養成魚200噸;砂石開發基地村4個,砂石場6家。利用沿江河灘開發沙石,此項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0%;蔬菜基地村2個。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生態農業。截止2004年退耕還林1300畝,森林植被覆蓋面廣,多以柏樹為主。
招商引資
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發展特色經濟,嘉陵江畔2、6、8、9村,近5000畝河灘地,砂石資源十分豐富,全鄉幹部民眾充分發揮其優勢,研討了一系列開發政策,吸引開發商。截至2017年,修通河灘公路11條,總長近10公里,年開採砂石約875000噸,暢銷儀隴,遠銷巴中等地,解決剩餘勞動力1500餘人,收入可達150萬元。現有砂石場6家,預製件廠28家,頁岩磚廠4家,企業總產值達3000餘萬元,利稅總額近200萬元。可謂碾盤一大特色。勞務輸入4000餘人,主要分布在廣州、深圳、新疆、上海等地,以建築業為主。
基礎設施建設
始建於60年代的國家西部小(I)型水庫——上游水庫,座落在碾盤上柏廟村的重重山巒之中,總庫容466萬方,有效庫容389萬方,主幹渠7公里,控灌碾盤、盤龍、楠木三個鄉鎮的大片農田。2003年投資100餘萬元對主幹渠進行維修。水庫設計灌溉面積18000畝,實際控灌面4500畝,其中碾盤2362畝,盤龍1747.2畝,楠木450畝。全鄉共有塘、堰、蓄水池、沉陷井等畜水工程154處,山毛坑1850口,總蓄水量81.7萬方,控灌面積達3595畝,提灌站3處,總動力117千瓦。
1998年修建鄉郵電所200平方米,當年投入使用。截至2017年,已開通程控電話1200餘門,基本達到以村村社社戶戶通電話,為民眾提供了及時
[2]
碾盤鄉下村: |
碾盤埡村
| 羊角壩村
| 頂山寺村
| 上白廟村
| | 谷黃廟村
| | 下窯壩村
| | 旱拱橋村
|
經濟
2014年,有林業產業環線4條,林地面積8747畝。其中2014年新栽植楊樹、竹柳2200畝,含“13215”工程1360畝。優質桑園面積達300餘畝,年產蠶繭3800餘公斤。發展現代水稻農業3500畝,建種植核心區2個,輻射區8個。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3個,實行專合+基地+公司模式種植中藥材400畝、釀酒高粱300畝、治種水稻450畝,蜜本南瓜800畝,其中林下種植500畝。引進業主投資千餘萬流轉土地800畝發展生態有機農業,其中有機蔬菜和有機豬肉已部分上市。
社會事業
教育
碾盤鄉國小位於碾盤鄉碾盤埡村至磨刀石村村社水泥路邊,宿舍、食堂、教學樓等教學設施齊全,師生共300餘人,學校設有數學、語文等基礎學科,德、智、體全面發展、分1-6年級,分階段教學,學風淳樸、氛圍良好。
基礎設施
國家小型水利工程——上游水庫座落在本鄉,總庫容量460萬方,庫面達1200畝。全鄉新建山坪塘3口,整治維修了7口病險山坪塘,新建渠道2公里,整治維修10公里渠道。
2014年全面完成1、4、6、7、8、9、10村等7個村2000多畝的土地整理項目工程,極大的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水土涵養能力得到提升,促進了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
地圖信息
地址:南充市南部縣雲盤井--碾盤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