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部縣碾盤鄉胡氏家族錄

四川省南部縣碾盤鄉胡氏家族錄

胡家溝位於縣東,現系南部縣碾盤鄉旱拱橋村治。嘉陵江自溝北面山外麓流經至盤龍拐彎向溝南山外麓流過。南北有山脈形成其溝。

本溝系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組成部份,民國二十三年(1933年)紅軍曾在本溝建立兩個鄉級蘇維埃政權,並組建紅軍游擊隊兩個連(7連、8連)。今全溝為一個行政村,下轄八個村民小組(即八個農業生產合作社)。一九九0年溝內常住人口1206人,全系漢族。地理位置約東經106°08′,北緯31°18′。步行東至鄉政府(碾盤)6公里,西去區公所(盤龍鎮)4公里,西北到縣城(南隆鎮)9公里,距南部縣21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省南部縣碾盤鄉胡氏家族錄
  • 地理位置:四川省
  • 歷史:西周初年
  • 重大事件:紅軍在本溝建立蘇維埃政權
歷史,大事記略,自然地理,自然災害,鄉善人物,相關傳說,文物古蹟,旱拱橋,祠堂,壇神菩薩,泰山石敢當,匾額,土地神,老爺,石獅,

歷史

「胡」源出 ;一; 出自「媯」姓,以人名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載,西周初年,的後裔胡公滿受封於陳國(河南淮陽)後被楚國所滅。其公族四散,有的以先公之名「胡」為氏。二; 出自「歸」姓。以國名為氏。周代有異姓諸侯「胡」國,在安徽阜陽縣。被楚國所滅。其國人有的以「胡」為氏。三; 為鮮卑族複姓所改。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北魏有代北複姓「胡骨氏」(為魏獻帝之兄的姓氏)隨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定居中原,代為漢姓「胡」氏。四﹕據《周書.李遠傳》所載,敕勒有胡姓。
(一)
據縣誌記載,本縣開發甚早,傳說明末清初有滿族人和土著人在本溝居住繁衍。由於戰爭原因致本溝一度荒蕪。十八世紀五十年代鄂籍人胡應德攜家四人插占耕墾,後人口繁衍漸眾,人稱“胡家溝”。人口進一步發展,來去自由,遷徙無常,到今有(以男同志姓計)胡、李、伏、鄭、杜、敬、祝、廖、馬、陸、賴、賈、王、郭、任、劉16姓共居本溝。
清代本溝曾屬積上鄉,城區。民國二年(1913年)本溝始設保治,轄溝內一甲外,還領轄多甲。民國十一年(1922年)隸屬盤龍鄉,1950年以來先後屬窯壩鄉、碾盤鄉、謝河鄉、碾盤鄉。1950年廢保設村,曾與今陳店村共成立為解放村。公社化後設大隊、生產隊。1961年,本溝獨置一大隊,下置8個生產隊。1973年後,先後置農科隊、基建隊,1977年撤。1981年更名“旱拱橋村”,下屬8個生產隊。後更為:八個農業生產合作社。
本溝地屬淺丘,谷底較寬。溝內地勢東北部高,西南低。東、西、北面有三個較高自然山頭,其海拔分別是東紅石觀446M,西玉龍山443M,北桐子包441M。
氣候屬於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3℃,年降雨量1000MM右。

大事記略

明末清初, 數十載連年戰爭,致本溝荒蕪,
荊棘叢生。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左右, 胡應德攜家四人,插占耕墾本溝。
清鹹豐年間, 溝內始遍掘鹽井,土法製鹽。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 傳說本溝出了“皇帝”,差官到我縣
並深入溝鄰查核。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 縣令建議,本溝修建了“旱拱橋”。
民國元年(1912年), 溝內設保治,本溝獨設一甲。
民國十一年(1922年), 胡氏族人改建祠堂。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8月, 國民黨川軍一營兵力駐紮本溝。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9月, 中共紅軍部隊挺進本溝,趕走川
軍。並在溝內蘇家灣建立蘇維埃鄉政
權兩個,新組建“紅軍游擊連隊”兩
個。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月, 川軍和地方民團到本溝燒、殺、
搶、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8月, 紅軍重返本溝,開展打土劣等。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 溝內始設學校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 大旱,溝民生活艱窘。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 丁丑大旱,溝民到嘉陵江邊挑水,
並飢餓不堪,又疾病流行,死亡甚多。
1949年12月21日, 本溝解放。
1950年4月, 本溝從盤龍鄉劃出隸屬窯壩鄉,
並廢保、甲、設村。
1950年8月, 成立農協分會,“一切權力歸農會”,
並成立自衛隊。
1950年11月, “清匪反霸”,“減租、退押”運動在
本溝開展。
1951年2月, 開展土地改革運動。
1951年4月, 動員抗美援朝,溝民數人回響入伍。
1951年12月, 撤窯壩鄉,本溝隸屬碾盤鄉。
1952年3月, 建立季節性互助組。
1953年2月, 將季節性互助組轉為常年性互助組。
1953年9月, 始行糧食統購統銷。
1954年3月, 第一次普選。
1955年4月, 本溝劃屬謝河鄉。
1955年6月, 始行糧食定產、定量、確定餘糧的
“三定”政策。
1955年9月, 建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6年5月, 對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
1956年7月, 建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6年11月, 第二次普選。
1957年10月, 開展整風反右鬥爭。
1958年10月, 實行人民公社化,建立公共食堂。
1959年1月, 實行“三化”,“五統一”。
1959年9月, 第三次普選。
1961年, 恢復設立碾盤鄉,本溝劃屬。
1961年4月, 恢復大隊、和生產隊建置,本溝獨置
大隊(村)。
1961年4月, 停辦公共食堂。
1962年4月, 下放核算體制,以生產隊核算,
並劃給社員自留地,自留坡等。
1963年2月 第四次普選。
1964年, 全國第二次人口普查。
1965年, 糧食實行一定三年不變的政策。
1965年3月 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稱“大四
清。”
1965年, 始提倡節制生育。
1966年, 上游水庫渠道開通本溝,改善了本溝
的灌溉條件。
1966年8月, 始開展“破四舊,立四新”運動。
1967年, 本溝成立“毛澤東思想宣傳隊”,
編排文藝節目。
1970年1月, 成立大隊合作醫療站,溝民治病免收
藥費。
1971年8月, 實行糧食統購一定五年不變。
1972年4月, 溝內始安裝打米、磨麵機。
1972年6月, 大力提倡節制生育。
1973年, 大隊成立“農科隊”。1978年撤。
1974年, 大隊成立“基建隊”1977年撤。
1974年, 溝內始建召氣池。
1975年4月, 大隊購置小麥脫粒機,水耕機。
1975年9月, 區、鄉、村幹部到本溝參觀學習:放
乾冬水田,改一熟為二熟制經驗。
1976年9月9, 毛主席逝世,溝民悲痛悼念。
1976年10月, 推行農業生產分組承包責任制。
1978年11月, 始行優生優育。
1979年10月, 國家提高部份農副產品價格。
1980年8月, 溝民用電照明、加工。
1980年12月, 實行農業生產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1年, 地名普查,命本溝為“旱拱橋村”。
1982年, 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
1983年後, 溝民生活顯著改善,大興土木,
住宅明顯改觀。
1985年, 國家改糧油統購為契約訂購。
1986年, 本溝精筒組幹部,實行聯組制。
1987年, 溝民集資新建國小校;改善了辦
學條件。
1987年12月, 組織溝民開展普及法律知識教育。
1990年3月, 本溝組織義務編寫《胡家溝鄉土志》
書。
1990年6月, 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
1990年8月, 溝民始提倡自願捐資,改建“旱拱
橋”,主建組由胡宗海、胡發俊、胡
發體、胡發達、胡宗武、胡宗萬、
胡宗馳組成。
1990年9月, 胡宗海同志帶領溝民改造中、低產
田,改建溪溝3000餘米。1991年4
月,通過地、縣驗收。同時修建公路
2000餘米。同年4月車輛通行。
1992年9月, 撤鄉並鎮,謝河鄉成立為謝河鎮,轄
碾盤鄉地,同時撤碾盤鄉,本溝隸屬。
據高齡老人和上輩們回憶及傳說:“我溝很早以前曾是四川省川北道保寧府南部縣東路積上鄉五甲建制,地名胡家溝。五甲又分上五甲和下五甲,其分界線在紅化積(今碾盤鄉谷黃廟村李家灣外河灘)。紅化積以下的郭家壩(今羊角壩村)、小滬溪(今頂山寺村)等地為下五甲;紅化積以上的店爾梁(今屬謝河鄉地)、今本鄉馬家溝村、下窯壩村、陳店村、本溝和今盤龍鄉窯壩寺村、中窯壩村、楊家岸村等地屬上五甲”。可見當時一甲之轄幅頗大。
民國元年(1912年),始行參議會,推行區、保、甲制。區設團總,保設保正,甲設甲長,甲下牌首。從此本溝獨設一甲,下設牌首十個,並置保治,胡自千首任保正。今碾盤鄉的6村部份地、7村、8村、9村、10村(本溝)和謝河鄉的店爾梁、黑竹林等地均在本溝保治轄下。
民國十一年(1922年),隨人口增加,本溝保治劃出6村部份地和黑竹林等地,東斷於李家灣西,西限於劉家河口,北界轄店爾梁,南界嘉陵江。
民國十八年(1929年),撤本溝保治,在馬家溝村置保治,轄本溝。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後,本溝復置保治,但僅轄溝內一甲和今陳店村、下窯壩村一社部份地,直至1950年。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至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紅軍在本溝建立兩個鄉級蘇維埃政權(閬南縣蘇維埃7區7鄉和7區5鄉,一套班子,兩塊牌子),治地設在今一社玉龍山麓的蘇家灣內,下各轄五個村級蘇維埃,以本溝為中心,在周圍開展組建紅軍力量,解散保甲組織,打擊土、劣等。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復置保、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1月24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南部縣城拔旗易幟,25日全縣境解放(據新編《南部縣誌·建置沿革志》1987年3月)。
建國初仍維持保、甲制,直1950年4月,成立窯壩鄉人民政府(治地在今盤龍鄉窯壩村窯壩寺),廢保、甲。本溝與今陳店村共成立為解放村,下置十個組,本溝置有五個組,分別是:1、8社為一組;2、3社為一組;4社為一組;5社、6社為一組;7社為一組。
1952年下年,建立季節性互助組。1953年季節性互助組轉為轉為常年性互助組(按家庭經濟成份結合互助組,貧農相互結合,地、富農相互結合)。
1954年,將常年性互助組辦成聯組8個。
1955年建立初級農業合作社,全溝共置8個初級社(習稱小社)。1956年下年,按上級統一規定,將初級農業合作社轉為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本溝共置有高級社(習稱為:大社)3個。
1958年下年,實行人民公社化,將3個高級社改為3個生產聯隊。推行組織軍事化以後,又按生產隊建置連,下設排、班若干。
1961年恢復大隊、生產隊建置。本溝獨置大隊,稱“幸福大隊”,編號為第十大隊。下置7個生產小隊。同年又分為1生產隊地置第八生產隊。
1973年,從各生產隊抽人、劃地,建立農業科學種田生產隊,簡稱“農科隊”,1978年撤。
1974年,又從各生產隊抽人組建“基建隊“,在本溝長年從事農田基本建設,1977年撤。
1977年底,初步推行農業生產分組包乾責任制,將8個生產隊統一按每生產隊分為兩個作業組,由隊長領導作業組長。
1980年全面實行土地“包乾到戶”責任制,撤銷作業組。
1981年,改大隊、生產隊為村、村民小組,本溝更名為“旱拱橋村”。
1986年,精簡幹部,實行聯組,將8個村民組置4個聯組,分別是1、8村民組為一組; 2、3村民組為一組;4、5村民組為一組;6、7村民組為一組。1990年撤聯組,仍復8個村民小組(生產隊)。同年,又將8個村民組改稱為8個農業生產合作社,簡稱“農業社”、“社”。

自然地理

本溝為一個行政村,8個村民小組。東界下窯壩村、馬家溝村,西臨盤龍鎮楊家岸村、中窯壩村;南接陳店村;北與盤龍鎮窯壩村毗鄰。
本溝昔名“胡家溝”,現人們依舊習稱。建國後曾署名“幸福大隊”,又編序為10大隊、10村。1981年,全縣地名普查根據溝內北面有旱拱橋一座,遂命名為“旱拱橋村”。
一、地形、位置
溝內的輪廓似一顆略變形之花生,呈東西歪斜擺置。南北有山脈,形成其溝。但在近溝西部南北山脈斷缺,形成南北,東西的自然平坦通道。
地勢東(上溝)高,西南、西北(下溝)兩處低。西南最低海拔332.8m,境內東面山頭——紅石觀海拔446米,白爾梁444米;北部山頭——桐子包海拔441米;西邊山頭玉龍山海拔443m。
嘉陵江自溝北山外麓流輕盤龍拐彎向溝南山外麓流過,仿為南北夾及環抱。
本溝地處四川東北部,位於南部縣城(南隆鎮)東部。地理坐標約東經106°079~106°089′,北緯約31°18′~31°189′。步行東到鄉政府(碾盤)6公里,西至區鎮(盤龍)4公里,西北赴縣城(南隆鎮)9公里(距縣城直徑約6公里),北抵謝河鄉政府5公里,南達石河鄉政府8公里。
二、地積、地貌
全溝幅員約直1.5平方公里,合2250畝,屬淺丘中寬谷地域,丘高約30~100m,谷寬50~1400m不等。植被林面積550畝左右(其中造林未成林地約300畝,竹林約120畝),總耕地695.5畝(實積可能超過),占幅員面積約31%,其中:集體耕地638畝,水田240畝,旱田131畝,山地267畝,村民自留地57.5畝。
三、地質、土壤
1、地層:據新編(《南部縣誌·自然地理志》1987年l月)載:“本縣屬華夏古陸的一部分,系內、陸河湖相沉積。境內出露的地層為中生界侏羅繫上統遂寧組、蓬萊鎮組;自堊系蒼溪組、白龍組;第四系鬆散堆積層,沿河谷兩岸及河谷基岩之上零星分布”。“侏羅系距今約(1.95±0.05)億年上統蓬萊鎮組上段:分布在碾埡——黃金——盤龍——滬溪——柴井——中心一線以北,柳樹河與觀音場以南地區”。故本溝在蓬萊鎮組之列。
本溝以灰白色厚層塊狀細粒長石石英砂岩、紫紅色粘土岩為主,其次為灰黃色塊狀細粒長石砂岩泥岩等。
2、構造:溝境不見斷層,不具發生地震斷裂構造。(《南部縣誌,自然地理志》1987年1月)記:“本縣境內屬新華夏體系,四川沉降帶,燕山運動開始褶皺,褶曲平緩,主要構造形跡,方位為北東與北西,喜馬拉雅山運動使本縣地層受到扭曲,產生旋扭構造,其形跡為中山半環狀構造,構造多呈弧形。縣境內以褶曲為主,形態單一,斷層罕見,地層平緩,傾角在五度以下,一般為一至二度,近於水平”。
3、土壤:土壤是植物生活的必須條件之一,勞動人民從來就把土壤看成是勞動的對象,是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岩石經過風化通過各種動力搬運在地表沉積下來,成為土壤母質,再經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向農業土壤轉化。
(1)、砂土:含砂粒85%以上,合砂粒多,粘性差,土壤疏散,乾燥時手抓起即全部散開,濕潤時仍捏不成團,翻耕時不能成坯隨翻隨散。今本溝砂土很少,約占耕地的1%。
(2)、砂壤土:含砂粒55—85%,也稱砂質土壤或輕壤土。經驗鑑別:在水份適量時,能將土壤搓成球狀,球表面粗造,但搓不成圓條,或者用手捏成團塊,輕輕落地即散。耕翻時能成坯,但在稍乾燥時,很快就鬆散。這類土壤在本溝也不多,約為耕地的3%。
(3)、壤土:合砂粒0~55%,粉砂35~100%,粘粒0~15%。經驗鑑別,濕潤時可以搓成球或圓條,圓條彎曲時易斷裂,搓揉時有柔軟感覺;乾燥時土粒不散,翻耕時成坯,但是犁面不光滑,此類土壤較多,約占耕地的40%。
(4):重壤土:含砂粒0~85%,粉砂0~85%,粘粒15~25%的土壤。經驗鑑定:濕潤時能搓成直徑1.5~3毫米的小圓條,彎曲時也不易斷裂,甚至可以做圓圈,但有些裂紋,搓柔時有細膩柔軟感覺,翻耕時阻力大,犁面較光滑,此類土壤多,約占耕地的40%。
(5)、粘土:含粘粒25~100%,粉砂0~75%,砂粒0~25%。土壤粘性很強,通透性差,水多時易澇,乾旱時又易龜裂,養分分解轉化慢,能搓揉做成任何形狀,一般不產生裂紋,有粘而滑膩的感覺,乾燥時土塊很堅硬,用手很難壓碎。該類土壤約占耕地的16%。

自然災害

凡是使植物受到損害的天氣稱自然災害也稱為災害性天氣,災性天氣主要有寒潮、霜凍、冰雹、大風、暴雨、乾旱等。據史料記載的災害如後:
1、旱災
(1)“清嘉慶十九年甲戌(1814年),夏大旱、民大飢”(據《南部縣誌》道光二十九年版)。
(2)“清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年):夏大旱,地無禾”(據《南部縣誌》道光29年版)。
(3)“清光緒二年丙子(1876年)川北所屬各縣,三年苦旱,饑民四處逃荒討飯,穀米貴价數倍”(據《鹽亭縣誌》)。
(4)“光緒三十年甲辰(1904年),四川遭嚴重旱災,”稱為“甲辰大旱”據錫良在秦章中說:“草木焦卷,幾有赤地千里之狀,鄉民奔走十數里以求勺水……”是年共有六十一州縣被災(據《四川義和團運動》)。
(5)“民國十一年(1912年),自二月以來,降雨稀少,溪流盡固。到夏至尚未得甘霖,小春收成薄,大春無法種”。[1]
(6)“民國十一年(1922年),西、北兩路(本溝可能不在此列)秋皆旱,糧食收成僅十之二、三”[2]。
(7)“民國十二年(1923年),春夏均旱,以夏為甚,禾苗盡稿”[3]。
(8)“民國十四年(1925年),春夏之交,雨澤稀少,栽插之際,旱卻頻仍,稻田龜裂,河水枯竭,為數年來未有之旱象”[4]。又據縣《農業志》載:“民國十四年(1925年)四月,縣政府向上呈報旱災情
形中說:“東南各區,賴有鹽井,災民多販運鹽炭,購買最賤雜糧,磨麵充飢,月余未償米漿,至於西北,山多田少,生計尤為艱窘,去冬尚賴苕菜為生,今春草根樹皮採食殆盡,刻收未熟小春,割穗磨槳和豆葉煮熟,每日僅供一飽,老弱饑民沿途乞食,絡繹不絕,幼孩遺棄道路,隨時皆有,老幼飢斃者甚多”。
(9)“民國十八年(1929年)旱災,尤以西北五區為甚,受災達75700戶,498000丁口,普失收穫,十室九空,災民流離轉徙,”[5]。高齡者述:該年本溝旱災亦重。
(10)“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南部、劍闌、蒼溪綿連數十里,田龜裂,不見滴水”(據《四川文史資料選輯》。老人們述:本溝當年旱災嚴重,作物欠收。
(11)“民國二十五年丙子(1936年),夏大旱,赤地千里,農業欠收,人民用草根、樹皮充飢,吃光後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少者逃奔他鄉,老者餓死溝壑,很多場掘有萬人坑,坑內填滿死人”[6]。本溝知史老人說“丙子年於旱嚴重,溝內冬水田均無法栽插,僅種秋紅苕,農業收成很少’。溝民飢餓不堪。
(12)“民國二十六年丁丑(1937年),閬、南旱災,為全省46個重災縣之一”(據新修《閬中縣誌參》)。
眾多知史老人均說:“丁丑年旱災實為特別嚴重,全溝水田龜裂,吃水需從嘉陵江邊尋求,丙子年旱,糧食乃少有收成,丁丑年還旱得更為惱火,土地荒蕪,下種都不生(芽)。餓得人心發慌,餓死的人不少哇,有的挖白泥土(觀音土)吃,不少人又因此發生腹脹而死。還有霍亂流行,有的全家都死絕了”。“丙子好吃,丁難過”。還廣泛流傳在人們記憶之中。
(13)“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春夏大旱,直至6月30日始得大雨,全縣栽插僅占水田面積的十分之一,收穫僅三成,”[7]。
(14)“民國三十年(1941年),入夏以來,旱災奇重,禾苗枯萎,井泉亦固”[8]
(15)“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旱災奇重,田地龜裂,禾苗枯死”。[9]
(16)“1960年,入春以來,遭受旱、水、蟲災、旱災尤甚,連續30天不下雨,大春十萬畝未插上秧,當時很多公共食堂斷炊,農民因營養不良患水腫痛者甚眾”[10]。
(17)“1962年,伏旱、冬乾”(據《南部縣農業氣候資源調查和區劃報告》)。
(18)“1964年4月28日~5月18日大旱;5月27日~7月10日又大旱,7月17日~9月1日再大旱,前後共持續“113天,災情嚴重”(據本縣氣象局資料)。
(19)“1965年4月28日~6月7日大旱,持續41天,嚴重影響大春產”(據本縣氣象局資料)。
(20)“1969年4月24日~6月22日大旱,7月26~9月7日又大旱,共持續104天”(據本縣氣象局資料)。
(21)“1976年6月29日~7月19日大旱,7月21日~9月5日又大旱,共持續86天”(據縣氣象局資料),糧食欠收,本溝人民生活緊張,採食榆樹皮等。
以上自1930年以來的旱災,本溝高齡老人們記憶猶新,建國前無水庫、堰塘、水池,更無自流灌溉的上游水庫,僅憑溝內水田裡蓄水,故易受旱災,特別是持續乾旱,災情較重。
2、澇災
人們說:“我溝易旱不澇”。但又還記得:某某年小麥生秧,某某年又蔬菜淋死……這說明澇災僅沒有旱災損害大而矣。
(1)“民國七年戍午(1918年)9月,秋雨綿綿,9月5日又降暴雨三晝夜”[11]。
(2)“民國二十二年(1934年)秋,閬中、南部大雨,為癸卯後幾十年所未見”。
(3)“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8月,連日旁沱……釀成三十年未有之奇災”[13]。
(4)“1952年9月12日~13日,因久雨,山洪暴漲……”[14]
(5)“1963年5月22日,嘉陵江上游水漲……7月2日本縣一日降雨量為重137.7mm,9月16日~18日,又連續3日降雨,共154.7mm[15].
(6)“1978年7月4日,降雨188.4mm”[16]。
(7)“1982年7月15日,降雨量189.7mm”[17]。

鄉善人物

胡有用(1906~1963年)名么老爺,7社人。
自幼攻讀詩文、算術等,青年時期曾出訪日本,學得一些日語,約民國十七年(1928年)曾在嚴家灣(今屬盤龍鎮場家岸村地)開辦私塾。建國前家境較富裕。其為人豁達,一生樂做善事。近鄰貧民多受其救濟,災荒年境中曾大量獻出家中糧食救濟貧民。常被受聘為他人打官司(作辯護人或起訴人),好伸張正義,深受溝民頌揚,且譽稱他,“一生做好人好事”。
胡發品(1926~1986年),4社私灶傅灣人,曾歷任鄉醫院院長。
少年苦讀詩文、算術等。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拜縣城名醫包正恆習醫,因勤奮好學,誠實虛心,頗受師傅愛戴,實得真傳。學成回鄉行醫。建國初由於知識人材缺乏,被土改工作隊聘請參加其家鄉和南江縣土改運動,後組織曾安排於南江縣委工作,而他自願棄城回鄉從醫,五十年代先後參加地區《金匱》講義班,縣西醫培訓班學習。其精究方術,勤學不已,具有較豐富醫藥理論與臨床經驗。對內科雜病尤為偏究。撰有醫案、經驗雜錄和簡明速記教材多種,授徒18人,培訓醫生甚多,對徒學技要求較高,他採用順口溜歸納記法可使學徒在一年內掌握較多的基本醫學理論知識,他譴方用藥效高價廉,並很重視啟用地產中草藥,善用經、驗方,倍受民眾喜愛,並醫德高尚,醫風正派,深令同仁崇敬。
一生為人和善、忍讓,對貧人診治者靠兔收診費並少收或免收藥費,溝民常譽稱他們為;“真真的好人”等。
孝義
胡發達,男,3社四合院人,生於1936年8月,中共黨員,南充煉油廠工作。
1954年7月,在碾盤鄉小畢業,1956年到南部中學速成師範班學習畢業,曾任本隊會計,1959年至謝河鄉國小任教。1965年12月,參加南充煉油廠工作。1983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其平易近人,和諧可親,品德商尚。
無論在家庭或參加工作後,皆被溝民譽為孝敬父母之典範。
他從不做父母生氣之事,幾十年來如一日地關心父母身心健康,並關懷弟弟等親屬。溝民常見其曾為父、母剪腳、手指甲,掏耳雜、梳頭髮,煎藥、餵藥等。
胡宗順,男,2社人,生於1952年11月。本溝村民。
1966年7月,在碾盤鄉小高小畢業回鄉務農至今。
其尊敬父母、孝順父母,深受溝民稱頌。

相關傳說

原建“旱拱轎”及改建旱拱橋
1、原建旱拱橋及傳說
清光緒二十九年癸卯(1903年),本溝胡寶林在縣城開店理髮,技藝高,尚健談,與當時縣令張九章[3]識為良友。
同年(1903年),胡寶林之父胡自政逝世,縣令張九章曾赴本溝參加胡自政喪葬儀式,送禮銀5塊。據傳,張縣令自稱:懂得天文地理,親為胡自政擇墳地於今旱拱橋下面,並對溝民說,“胡家溝的山脈是從碑院(鄉)發伸(綿延)而來的一支佛脈,在此地(建旱拱橋處)山脈斷了,應該接起”。當時人們聽得很新鮮,便反問其,“山脈斷了怎么能接起”?答曰:“在兩個山頭之間建一個旱拱橋,橋的兩邊分栽一顆黃桷樹,樹長大成蔭後,兩山頭之間就無明顯凹陷,山脈也便接起來了”。又曰:“建個旱拱橋亦可接嘉陵江財源(傳說;“以前人們視水源為財源),可給本溝帶來富裕”。眾人頗感:“有道理”,於是溝民胡自私即積極組織胡氏族人集資合力建修石木平橋一座,稱“旱拱橋”,胡自普[4]按張縣令吩咐植有黃桷樹兩棵。
建橋施工中,放橋面的兩塊石板較大(每塊石板長3.3米,寬1.4米,厚0.5米),人們將其從賴兒灣(今盤龍鄉窯壩鄉2社地)到建橋處,巳費力不少,又嘆於把石頭放下不到橋面,張縣令又幫助想法子,並令一小媳婦(胡自漢的愛人胡何氏)站到橋墩上,踏橋助威助興,經多方設法,終建成了“旱拱橋”(見圖片)。
2、改建旱拱橋
原建旱拱橋所用石質不良(系風化石),橋墩條石巳嚴重風化,橋上橫樑(園木)四根已被盜3根,使旱拱橋已成危橋一座,將呈殘毀之勢。
旱拱橋迄今九十年,對溝民生活、交通起了一定作用,提高了本溝在四鄰近區的知名度,為了安全,以避後患,保存本溝古蹟和樹(橋頭黃桷樹),為本溝培植一大風景,豐富溝民生活,近十餘年來,溝民一直不斷提倡改建旱拱橋和護樹(旱拱橋黃桷樹)方案。一九九0年八月,旱拱橋村領導初步通過了改建旱拱橋的有關事宜,並向有關人士發函,請求捐資改建旱拱橋,後陸續得到不少故土鄉親的大力支持,積極捐助。
自一九九0年九月國家投資在本溝改造中、低產田,延遲了旱拱橋的改建工作,於一九九二年一月十日始備石料,改建旱拱橋於一九九二年九月三十日基本竣工。改建後旱拱橋之橋墩高2.8米,寬3.4米,橋深7米。另書刻對聯兩副,碑面4張,建石欄桿32個,長30米。增建石桌,石凳、石梯等,橋面鋪石板60餘平方米。
附三: 旱 拱 橋 記
清光緒二十九年,縣令張九章一日至此,觀山水之形,示溝民築橋以接財、脈。胡氏族人乃集資合力建石木平橋一座,稱“旱拱橋”。歷九十年,橋墩風化,危及行人安全。並為保存古蹟、美化故鄉,今集資改建,增其規模,建成水泥灌漿石拱橋。望後人護之。
一九九二年九月三十日
附四:改建旱拱橋書刻之對聯
1、正面(胡家溝面)對聯;
融天地靈氣人傑物華
匯古今懿德日明月晰
2、背面(嘉陵江面)對聯:
樹志胡家溝百年長秀
重建旱拱橋萬代永昌
(對聯和碑面設計與創作:胡宗馳、胡發俊)
假“皇帝”
“假(皇帝)嘛,就是胡自孔”,溝民說。
傳說,清光緒二十八年任寅(1902年),胡自孔(1860—1942年)出門行路,不少雀鳥也隨其取道方向循人而行(可能是人們的一種錯覺)。不久即有一道士和一個和尚來本溝,那道士自稱姓名何如道[5],和尚自稱姓唐,人稱“唐和尚”,他們在溝內、溝鄰宣稱:胡自孔將要成皇帝。並親自動員富裕人家捐資出物,聲稱由其主持為胡自孔在窯壩寺修建起義京都,並製備了部份兵器(事先未與胡自孔本人聯繫)。人們因恐受騙上當,不願捐資藉口無錢。傳說那道士很神奇,先到幾戶人家,他都能說出誰家有多少錢,並能說出錢的存放處,使得不少人盲目信之。此不久,訊息傳至朝中,急派差臣至我縣查核,還稱若事件屬實,欲將南部縣方園120里人口盡屠。
當時縣令張九章見此事態之大,果斷否定。一方面安頓朝中官差,一方面速派縣差至本溝及周圍做工作(叫不得承認此事),又即找我溝理髮匠胡寶林(當時在縣城開店理髮,與張縣令已識為友人),向官差當面矢口否定說,“此事純屬謠言,吾是本溝人,願拿腦袋……”次日,縣差陪朝中官差一同前往本溝和四鄰周圍查訪,均予否認,事情方得以了結。
胡自孔於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逝世,享年82歲,人們只見其老實巴交,墾殖一身。
“湖廣填四川”緣起
“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了大明封建王朝,但當時全國並沒有統一。特別是元末明玉珍建立大夏政權,定都重慶,勢力遍及川、陝和雲、貴數省,封官設爵,發布政令,儼然一獨立的地方政權。‘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於是,朱元璋於公元1371年派兵從水陸兩路入川,大夏政權滅亡,四川初步統一入朝版圖。當時有江西吉安府盧陵縣人鄧鶴軒,在朝庭任兵部員外郎。他於公元1380年(明洪武13年)奉旨帶兵入川,繼續進行統一全川的戰爭。戰亂平息後,四川人口銳減,土地荒蕪,民不聊生。為穩定和開發四川,朱元璋下令向四川移民,並鼓勵朝庭官員舉家遷徙”。(據《南充廣播電視報》“鄧氏家族祖籍江西”)
胡家溝胡氏家族—世祖遷川的傳說
據本溝高齡老人和上輩人傳說:十八世紀五十年代(約公元1755年)胡應德一行七戶人家,從湖北省黃州麻城縣(胡應德是孝感鄉人)取道至四川省南部縣插占落業,當時南部縣清政府指定了七個居住地,由這七戶自行商議插占去向,後帶領遷川此七戶購買了一口鐵鍋,在紅岩子河壩中(今南隆鎮蔬菜社地)將七戶家長姓名分別寫在鍋中各方位,把鍋拋在空中旋轉,根據(鍋)落地停定後按其家長的姓名各方位確定各戶插占的去向,然後將鍋按名字分別打碎為七塊,每戶一塊,稱之謂“打鍋為記”(打鍋為記作為該批同行遷川的依據)。
胡應德的名字朝著“胡家溝”方向,故始攜家到了胡家溝(原此溝地名不祥,傳說胡應德到此溝後人口繁衍漸眾,人稱“胡家溝”)當時此溝荒蕪無人,胡應德遷川全家四人,兩男兩女,即胡氏家族一世祖胡應德和祖母胡何氏(胡應德去世後,胡何氏回湖北原籍居住),另一兒一女。見於當時胡家溝只有四口人,土地之多,遂將女(胡胡氏)娶婿劉於純(今謝河鄉武聖宮村人),劉子純到胡家溝落戶後,更名胡美珍,成為胡氏家族二世祖。
胡美珍與胡胡氏婚後養育六子,即胡君錫、胡臣錫、胡文錫、胡延錫、胡貴錫、胡久錫。胡久錫後到女家落戶(居渡門鄉金寺壩,部份後裔又遷回本溝5社、6社定居),更名為李懷如。自胡應德遷川至今已繁衍11代人,按今健在最高輩份者(胡寶科、 寶容)計,上下僅相隔五代。
滿(瞞)洞的兩種傳說
1、傳聞,明末清初,本溝主要系滿族人居之,由於數十年戰亂紛繁,日不敢歸家,夜不能落屋,滿人遂在山岩鑿石洞棲身,但以後還是遭殺無存,致本溝荒蕪,僅遣留石洞至今。
胡應德遷川插占本溝後,人們稱那些山岩石洞為“滿洞”。
2、據說,清嘉慶年間,白蓮教軍入南部縣境作亂,持續多年,溝民避亂,在山岩鑿石洞居之,後人們將當年溝民隱身之洞稱為“瞞洞”。
刺巴籠里的房屋
相傳,清道光年間,溝民胡天順家人打(砍)柴,發現一刺巴籠里(被刺藤覆蓋)有一農家三合院住宅,即砍去覆蓋刺藤,觀其為本架結構瓦房,開發利用至今。
曾先後由胡方、胡昌家人居住,癩蛤蟆頗多,婦幼怯之,後胡自私遷居,癩蛤蟆少見,人們說其有“福氣”。今開發使用已百餘年,曾將後牆變為土牆,但現仍可見其木建工藝和房椽吊瓦富有畫意,在本溝為其獨特。今居住四戶人家。
另傳說,今本溝5社李家院和8社張家嘴院的舊房屋,也系砍刺藤後,方發現為先人所留下之房屋。
鑿鹽井的傳說
上輩相傳,清鹹豐皇帝覺得井鹽味好,便了解製作經過,令其大力發展,常關心鑿井及製鹽。歷時多年,井鹽仍無大發展,又追問下司,進而了解到鑿井困難,耗資多,貧民無力(資)鑿井。即令拿庫銀扶持鑿井。
我溝胡臣錫等人多次到(清)縣政府審請領取鑿井庫銀。經鹹豐、同治,本溝井眼遍布,清光緒和民國時期,也僅開發利用原鑿之井,但成為本溝製鹽的鼎盛時期。
弊 政
民國十六年(1927年),盤龍場的集市貿易場所主要由李姓人和胡姓人壟斷,上半場系李姓人擺攤處,下半場為胡姓人擺攤位,他人進入攤區(當時人稱斗市)須交場地費。有一天胡有用與李姓人的攤區界線發生爭吵、鬥毆,並約定時間兩姓族人械鬥。李姓人自認為其有十大房系,人口眾多可取姓,而胡姓人雖五大房系人口較少,但有數人較能打鬥,並部份人較為富裕有財力,胡姓人為了獲得攤區、避免傷害,集資銀塊送住縣城報案,在楊茂選(縣城新后街人,系胡自映之子帶出改姓名,為當時南部縣境內商業寡頭)和蒲參議(也系胡姓人,抱出改為蒲姓)的支持下,給憲兵士兵發銀一塊,長官送銀2塊,憲兵百餘人赴盤龍場。在約定械鬥的當天,憲兵一擁而上,拘捕李姓數人,並對李姓人不公道的裁決了市場攤區範圍。
一、注釋:
[1]由副軍長許世友,師長袁義富指揮,一舉攻克長坪。
[2]李煒如(1891~1961年),儀隴縣觀紫場人,保定軍校畢業,歷任川軍何光烈部連、營、團長,田頌堯部旅長、路司令。在川陝蘇區抗阻紅軍,殺害蘇區幹部,退居成都後,參加“反共游擊隊”,1949年起義投誠。
[3]張九章,山西人,舉人,任蓬安縣縣令,兼南部縣縣令和渠縣縣令。是建國前縣民印象最好的縣官。
[4]胡自普系出嫁人,窯壩寺和尚,一生做好事,溝民稱他“善人”。
[5]何如道(?一1906年),本名黃仕禮,南部縣人,四川和團首領之一,光緒時,與四川同盟會李實共謀江油起義。事泄,李實戰死,如遭聚義光木山,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攻克劍州金仙等場鎮,全州震動,旋遭清軍夾擊,突圍去資陽與陳先孝合作,事敗,如道走成都,在大面鋪被捕就義。

文物古蹟

旱拱橋

居溝北面桐子包與頂觀山間,海拔約364米。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縣令張九章建議在該處建一旱拱橋,由溝民胡自私主持本溝部分居民集資修建,並在橋兩頭植黃桷樹兩棵。
其橋墩高2.4米,橋長3.3米,橋面寬之2.8米(橋深2.8米),面由兩塊大石板組成,每塊石板長3.3米,寬1.4米,厚0.5。橋面石下有木橫粱四根。故實為平橋,橋面可供人們乘涼、玩耍,橋下孔道系人行通道。

祠堂

即“胡氏宗祠”堂,為本溝最大祠堂,溝民習稱他“王家嘴祠堂”。位於8社地,建國前,系胡氏家族執行族權和祭祀祖先的地方。
原祠堂是“Γ”字型(人稱“一桿槍”)房屋,民國十一年(1922年),鑒於原祠堂已破舊與不適應,便於原地改建為“四合院”瓦房。改建由當時胡氏家族清明會主持,總會首胡有厚任改建主持人,各散(分)會首胡寶元、胡寶吉、胡寶鼎、胡寶碧、胡有義為成員。
其祠堂建築占地約400平方米,正堂中置放胡氏祖宗牌位。首層為一世祖胡應德、胡何氏牌位;下層掛二世祖胡美珍、胡胡氏牌位:再下層著五房系祖宗牌位五塊,分別寫著;“胡君錫、X氏,臣錫、X氏;胡文錫、X氏;胡廷錫、X氏;胡貴錫、陸氏、鄧氏。堂記憶體放有胡氏家族族薄等資料。張貼著族規、族戒與民(族))約,堂內雕梁畫柱,各具風格,現仍隱隱可見,祠堂大門為雙扇大門,門上掛置著:“胡氏宗祠”木匾。

壇神菩薩

位於旱拱橋下三社四合院堂屋內,由一個石墩上設一個怪形的石包(稱壇神包)與放香、蠟處。常由溝民“端公”李天宇傳壇。有“壇神不傳不靈”之說。
建國前,溝民養豬為主要家庭副業,在封建社會中,溝民常祈求壇神菩薩保佑其養豬順利,肯吃快長。
文化大革命中,此壇神菩薩被銷毀。

泰山石敢當

泰山石敢當又稱“石敢當”。位於上溝4社私灶傅灣堂屋左側。呈 圖形。
它造置於清朝道光年間,板面上方刻著太極圖,太極圖左右分別橫刻著:道經、師寶。板面正中豎刻,“泰山石敢當位”。在其左右分別豎刻著:救苦天殺、雍 天( )[1]。石碑板面長0.533米,寬0.40的米,厚0.1米,板面上方為弧型,其板石坐放於長方體基石之中。
傳說:舊時人家正門,正對橋樑,巷口,常立一小石碑,上刻,“石敢當”三字,可以禁壓不祥。此俗沿於唐代。

匾額

文化大革命前,本溝匾額[2]較多,1966年“文革”中作為破四舊對象搗毀無存。茲將幾處設定精緻水匾記述如下:
(1)1社蘇家灣堂屋門前所掛木匾,為民國四年乙卯(1915年)胡寶書六旬進一壽辰掛置,刻字為:富邑壽考。
(2)3社四合院堂屋門前其木匾,刻著:南務聯暉,為乾隆六十年(1795年)掛放。
(3)3社四合院庭房門前置放木匾題字為:婉忌仙齡。(掛放年代不詳)。
(4)4社私灶傅灣堂屋門前置放一匾額,寫著,“椿榮之秀”[3],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置放。
(5)下溝老屋正堂屋門上和門前(房樑上懸掛)分別有一木匾,門上木匾刻著:五世同堂,門前懸匾刻著:喬梓齊榮。
(6)8社胡氏祠堂大門前上方木匾刻著“胡氏宗祠”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掛放。

土地神

建國前,本溝鑿土地神較多,凡山灣、山嘴多鑿有土地神位有的鑿有土地神像,有的則僅一個長方形的石筐,也稱為:土地神。文革中土地神爺像全被搗毀,現僅殘留一些石筐。
傳說:土地神是管理一個小土地面的神。

老爺

文化大革命前,凡有居民住房的堂屋內皆設有神龕,凡神龕上都置有梨木雕塑的栩栩如生的老爺。而每個神龕的老爺大小與多少及樣式皆不同,1966年破四舊中,紅衛兵組織人員埃戶打老爺,各個神龕將老爺搗毀後貼上一張毛主席像;稱之:“信人不信神”。
傳說:從前雕塑老爺系尊敬老人的表現,也是祈求已故老人(前輩)在生時原諒其孝敬不周的體現和保佑在世之人。

石獅

建國前,本溝中富裕人家建新宅後,多在院壩外雕鑿一、兩對石獅。現多數被毀。
注釋:[1]現風化缺一字。
[2]匾額,系題字的橫牌。本溝匾額皆中間橫刻四個大字,並署名置放時間等。
[3]據說:椿代表女性。本院曾出一美女,被府官娶走,送給此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