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比特率指的是每秒傳輸比特數,又稱數據信號速率,單位為比特/秒(bit/s或bps)、千比特/秒(kbit/s或kbps,k=1000)或兆比特/秒(Mbit/s或Mbps,M=1000000)。比特率越高,表示單位時間傳送的數據就越多。
比特率和
波特率 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比特率描述的是數據,波特率描述的是信號。我們知道,數據是用信號來表示的。如果一個信號碼元只能代表1比特,那么波特率和比特率是相等的。如果一個碼元可以表示n個比特信息,那么比特率是波特率的n倍。
定義 在通信和計算機領域,比特率(Bit rate,
變數 R bit)是單位時間內傳輸或處理的
比特 的數量。比特率經常在通信領域用作連線速度、傳輸速度、信道容量、最大
吞吐量 和數字
頻寬 容量的同義詞。
在數字
多媒體 領域,比特率是單位時間播放連續的媒體如壓縮後的音頻或視頻的比特數量。在這個意義上講,它相當於術語數字
頻寬 消耗量,或吞吐量。
比特率(bit rate)又稱“二進制位速率”,俗稱“碼率”。表示單位時間內傳送比特的數目。用於衡量數字信息的傳送速度,常寫作bit/sec。根據每幀圖像存儲時所占的比特數和傳輸比特率,可以計算數字圖像信息傳輸的速度。 在近代數字通信中,數位化的聲頻、視頻等信息傳輸量較大,因此往往以每秒千比特或每秒兆比特為單位予以計量,分別寫作kbt/sec(或kbps)和Mbit/sec(或Mbps)。例如,未經壓縮編碼的個數位化高質量聲音信號的信息量一般為768kbitsec,而一個普通彩色電視信號數位化後的信息量可達216Mbit/sec。一個好的數字傳輸信道可傳幾十路彩色電視節目,它的容量每秒可達到若干吉比特或千兆比特(寫作Gbit/sec或Gbps)。比特率規定使用“比特每秒”(bit/s 或bps)為單位,經常和國際單位制詞頭關聯在一起,如“千”(kbit/s或kbps),“兆”(Mbit/s或Mbps),“吉”(Gbit/s或Gbps) 和“太”(Tbit/s或Tbps)。
雖然經常作為"速度"的參考,比特率並不測量"距離"/時間,而是被傳輸或者被處理的"二進制碼數量"/時間,所以應該把它和傳播速度區分開來,傳播速度依賴於傳輸的介質並且有通常的物理意義。
在電信和計算機科學中,比特率 (bit rate) 是指信號(用數字二進制位表示)通過系統(設備、無線電波或導線)處理或傳送的速率,即單位時間內處理或傳輸的數據量。
通常單位為“位每秒”( bit/s, b/s),也寫作bps。“b” 應該總是小寫,以避免與“位元組每秒”(Bytes/s, B/s)混淆。——位元組(Byte)是構成信息的單位,在計算機中作為處理數據的基本單位,1位元組等於8位,即 1 Byte = 8 bits。
通信和計算機行業內經常利用“類似國際單位制”的前綴來表示更大的衍生單位:
比特率常用於衡量音頻檔案的質量。 1000 bit/s = 1 kbit/s (一千位每秒)
1000 kbit/s = 1 Mbit/s (一兆或一百萬位每秒)
1000 Mbit/s = 1 Gbit/s (一吉比特或十億位每秒)。
(此處K和M分別為1000和1000000,而不是涉及計算機存儲器容量時的1024和1048576)
大的比特率,使用國際單位制詞頭:
1,000 bps= 【1kbps】 =1,000 bit/s= 0.97656 Kibi bit/s
1,000,000 bps= 【1Mbps】 =1,000,000 bit/s= 0.95367 Mebi bit/s
1,000,000,000 bps= 【1Gbps】 =1,000,000,000 bit/s= 0.93132 Gibi bit/s
常利用比特率衡量聲音和視頻檔案質量。例子:音頻檔案中: 8 kbps 通話質量, 32 kbps 中波廣播質量, 96 kbps FM廣播質量, 128 kbps 普通MP3質量,1411 Kbps 16位CD質量當描述比特率的時候,
二進制乘數詞頭 幾乎從來不使用而基本使用
國際單位制詞頭 作為標準,十進制含義,不是舊的計算機初始的二進制含義。二進制更多的套用於單位位元組/秒(byte/s),而不是電信相關的典型用法。有時在一些特殊的上下文中有必要查找單位的定義。
區分 波特率表示每秒鐘傳送的碼元符號的個數,是衡量數據傳送速率的指標,它用單位時間內載波調製狀態改變的次數來表示。
在信息傳輸通道中,攜帶數據信息的信號單元叫碼元,每秒鐘通過信道傳輸的碼元數稱為碼元傳輸速率,簡稱波特率。波特率是傳輸通道頻寬的指標。
比特率在數字
信道 中,比特率是
數位訊號 的
傳輸速率 ,它用單位時間內傳輸的
二進制代碼 的有效位(bit)數來表示,其單位為
每秒比特數 bit/s(bps)、每秒
千比特 數(Kbps)或每秒
兆比特 數(Mbps)來表示(此處K和M分別為1000和1000000,而不是涉及
計算機 存儲器容量時的1024和1048576)。
波特 率 波特率指數據
信號 對
載波 的調製速率,它用單位時間內載波調製狀態改變次數來表示,其單位為
波特 (Baud)。
波特率 有時候會同比特率混淆,實際上後者是對信息
傳輸速率 (傳信率)的度量。波特率可以被理解為單位時間內傳輸符號的個數(傳符號率),通過不同的調製方法可以在一個符號上負載多個比特信息。因此信息
傳輸速率 即比特率在數值上和波特率有這樣的關係:I=SN
其中I為比特率,S為波特率,N為每個符號負載的信息量,以比特為單位。因此只有在每個符號只代表一個
比特 信息的情況下,例如基帶二進制信號,波特率與比特率才在
數值 上相等,但是它們的意義並不相同。
計算機中的套用 比特率是指每秒傳送的比特(bit)數。單位為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傳送的
數據 越大。比特率表示經過編碼(壓縮)後的音、視頻數據每秒鐘需要用多少個比特來表示,而比特就是二進制裡面最小的
單位 ,要么是0,要么是1。比特率與音、視頻壓縮的關係,簡單的說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視頻的質量就越好,但
編碼 後的檔案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則情況剛好相反。
計算機中的信息都是二進制的0和1來表示,其中每一個0或1被稱作一個位,用小寫b表示,即bit(位);大寫B表示byte,即位元組,一個位元組=八個位,即1B=8b;前面的大寫K表示千的意思,即千個位(Kb)或千個位元組(KB)。表示檔案的大小單位,一般都使用
位元組 (KB)來表示檔案的大小。
Kbps:首先要了解的是,ps指的是/s,即每秒。Kbps指的是
網路速度 ,也就是每秒鐘傳送多少個千位的信息(K表示千位,Kb表示的是多少千個位),為了在直觀上顯得網路的傳輸速度較快,一般公司都使用kb(千位)來表示,如果是KBps,則表示每秒傳送多少
千位元組 。1KBps=8K
bps 。
ADSL 上網時的
網速 是512K
bps ,如果轉換成位元組,就是512/8=64KBps(即64
千位元組 每秒)。
外部連線 頻寬轉化 簡單轉化千比特/秒(kbit/s) 到
兆位元組 /小時(MB/h) 到
吉位元組 /天(GB/day)到太位元組/月(TB/month)。
線上計算 在擴展閱讀 – 提供了一個編碼類型和抽樣周期計算實際IP和
乙太網 頻寬 。
在擴展閱讀 – 解釋語音轉化為IP語音的計算器。
DVB-S TV Linowsat- daily updated audio and video bitrates of European satellites.
聲音中套用 比特率是指將模擬聲音信號轉換成數字聲音信號後,單位時間內的二進制數據量,比特率越大的音質就越好(在相同的編碼格式下,不同格式,無法比較)。作為一種數字音樂壓縮效率的參考性指標,比特率表示單位時間(1秒)內傳送的比特數
bps (bit per second,位/秒)的速度。通常使用kbps(通俗地講就是每秒鐘1000比特)作為單位。CD中的數字音樂比特率為1411.2kbps(也就是記錄1秒鐘的cd音樂,需要1411.2×1000比特的
數據 ),音樂檔案的
BIT RATE 高是意味著在單位時間(1秒)內需要處理的數據量(BIT)多,也就是音樂檔案的音質好的意思。但是,BIT RATE高時檔案大小變大,會占據很多的記憶體容量,音樂檔案最常用的
bit rate 是128kbps,MP3檔案可以使用的一般是8-320kbps,但不同MP3機在這方面支持的範圍不一樣,大部分的是32-256Kbps,這個指數當然是越廣越好了,不過320Kbps是暫時最高等級了。
比特率 音頻 128 - 160 kbps –相當好的質量,有時有明顯差別
192 kbps — 優良質量,偶爾有差別
224 - 320 kbps — 高質量
800 bps – 能夠分辨的語音所需最低碼率(需使用專用的FS-1015語音編解碼器)
8-500 kbps --
Ogg Vorbis 和MPEG1 Player1/2/3中使用的有損音頻模式
視頻 16 kbps —
可視電話 質量(使用者可以接受的"說話的頭"照片的最低要求)
128 – 384 kbps — 商業導向的
視頻會議 系統質量
常見編碼 VBR(Variable Bitrate)動態比特率也就是沒有固定的比特率,
壓縮軟體 在壓縮時根據音頻
數據 即時確定使用什麼比特率,這是以質量為前提兼顧檔案大小的方式,推薦編碼模式;
比特率 ABR(Average Bitrate)平均比特率 是VBR的一種插值參數。LAME針對CBR不佳的檔案體積比和VBR生成檔案大小不定的特點獨創了這種編碼模式。ABR在指定的檔案大小內,以每50幀(30幀約1秒)為一段,低頻和不敏感
頻率 使用相對低的流量,高頻和大動態表現時使用高流量,可以做為VBR和CBR的一種折中選擇。
CBR(Constant Bitrate),常數比特率指檔案從頭到尾都是一種位速率。相對於VBR和ABR來講,它壓縮出來的檔案體積很大,而且音質相對於VBR和ABR不會有明顯的提高。
視頻中套用 視頻中的比特率(
碼率 )原理與聲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
模擬信號 轉換為數位訊號的
採樣率 。又叫做位速率或者碼率。
碼率計算公式 基本的算法是:
【碼率】(k bps )=【檔案大小】(
位元組 )X8/【時間】(秒)*1000
音頻檔案專用算法:【比特率】(k
bps )=【量化採樣點】(kHz)×【位深】(bit/採樣點)×【聲道數量】(一般為2)
舉例,D5的碟,容量4.3G,其中考慮到音頻的不同
格式 ,所以算為600M,(故剩餘容量為4.3*1000-600=3700M),所以視頻檔案應不大於3.7G,本例中取視頻檔案的容量為3.446G,視頻長度100分鐘(6000秒),計算結果:碼率約等於4933
kbps 。
碼率幾點原則 1、碼率和質量成正比,但是檔案體積也和碼率成正比。
3、DVD的容量有限,無論是標準的4.3G,還是
超刻 ,或是D9,都有極限。
實際價值 1、
APE 的比特率越高,音質越好 2、
APE 的比特率和音質沒有關係 3、
APE 的比特率由壓縮比決定。
Monkey's Audio 4.08 UI 首先,APE的比特率到底由什麼決定?經過幾次試驗,發現APE的比特率是由原CD本身的特徵和壓制APE時採取的參數兩者共同決定的。原
CD 的特徵是主要因素。同樣的CD抓的WAV檔案,用猴子壓縮時採取不同的參數,會導致得出的APE的比特率有細小的差別(50
Kbps 左右),壓縮比越高,比特率越低。而原CD的特徵的差異就會導致壓出的APE比特率有非常大的區別(能達到500Kbps左右),這個特徵包括母帶錄製時採樣量值(BIT)、音樂本身的動態範圍(不能簡單認為交響樂就比人聲清唱的動態範圍大)。20BIT和16BIT灌制的CD壓出來的APE比特率差異是很大的。24BIT灌制的
CD (比如很多
XRCD )壓出的APE能達到1000以上的比特率,普通16BIT壓出APE比特率只能在700Kbps左右徘徊。這就是為什麼網上很多都是正版CD壓的APE比特率卻有那么大的差距的原因。
比特率和音質的關係。APE是無損音頻,那么壓縮比的不同會導致比特率的不同,也就說明不能完全用比特率的高低來判斷音質的高低。還有一個有力的論據就是:將MP3轉化成APE格式,比特率也能達到700Kbps/s以上。但是,也不能認為APE比特率和音質一點關係都沒有。在保證是正版CD壓縮的前提之下,同樣的壓縮參數,APE的比特率越高,音樂動態範圍越大,細節更為豐富,清晰!
比特率是個描述
單位 時間的
數據 所占空間大小的量詞。
單位 時間的
數據 所占空間的大小×時間=數據所占空間大小音頻檔案(任何格式)的比特率=該音頻檔案所占空間大小/音樂的時間長度下面舉三個例子:(WAV、APE、MP3各一)
Wave:《被遺忘的時光》總計時長166秒所占空間29,388,284 Bytes 比特率1411000bit/秒,換算公式:
8 bit=1Byte,1024 Bytes = 1KB,1024 KB = 1MB,1411000bit/S×166S=234226000bit234226000bit/8=29,278,250Bytes
APE:《月亮代表我的心》總計時長263秒所占空間20,537,862 Bytes比特率624000bit/秒624000bit/秒×263秒=164112000bit164112000bit/8=20,514,000Bytes
MP3 :《花樣年華》總計時長247秒 所占空間3,955,652Bytes 比特率128000bit/秒 128000bit/秒×247秒=31616000bit31616000bit/8=3,952,000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