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岩型稀土成礦新模型

《碳酸岩型稀土成礦新模型》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劉琰、侯增謙、熊文良、朱志敏、鄭旭、舒小超、高作宇、賈玉衡、周家雲、張麗軍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碳酸岩型稀土成礦新模型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劉琰、侯增謙、熊文良、朱志敏、鄭旭、舒小超、高作宇、賈玉衡、周家雲、張麗軍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210083
成果名稱
碳酸岩型稀土成礦新模型
第一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劉琰、侯增謙、熊文良、朱志敏、鄭旭、舒小超、高作宇、賈玉衡、周家雲、張麗軍
研究起始日期
2016-01-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8-12-01
主題詞
三江造山帶東緣;四川西部;碳酸岩型稀土成礦帶;礦化特徵;區域地質;開發利用;選礦實驗

成果摘要

本課題選“冕寧—仁和鎮”地質廊帶(與橫穿三江新生代富鹼斑岩成礦帶的地質廊帶相接)和橫穿氂牛坪礦床的廊帶開展綜合調查,製作廊帶圖405 km2,建立大的構造格架、主要岩漿岩的組合、沉積建造等變化規律;以氂牛坪稀土礦床為主要對象進行礦區填圖,針對主要成礦岩漿岩碳酸岩和正長岩的分布和時空關係,網脈型、浸染狀等不同的礦石類型、不同礦化類型的脈體、圍岩蝕變強度、主要礦物共生組合進行調查填圖。根據重要的成礦要素例如構造、成礦母岩規模、圍岩蝕變類型及強度,建立成礦模型。課題完成並提交1:5萬“冕寧—仁和鎮”地質廊帶圖,1:5千氂牛坪礦區構造-岩性-礦化-蝕變圖;揭示岩漿稀土成礦帶的發育特徵、形成環境、和控制要素。,本課題選“冕寧—仁和鎮”地質廊帶(與橫穿三江新生代富鹼斑岩成礦帶的地質廊帶相接)和橫穿氂牛坪礦床的廊帶開展綜合調查,製作廊帶圖405 km2,建立大的構造格架、主要岩漿岩的組合、沉積建造等變化規律;以氂牛坪稀土礦床為主要對象進行礦區填圖,針對主要成礦岩漿岩碳酸岩和正長岩的分布和時空關係,網脈型、浸染狀等不同的礦石類型、不同礦化類型的脈體、圍岩蝕變強度、主要礦物共生組合進行調查填圖。根據重要的成礦要素例如構造、成礦母岩規模、圍岩蝕變類型及強度,建立成礦模型。課題完成並提交1:5萬“冕寧—仁和鎮”地質廊帶圖,1:5千氂牛坪礦區構造-岩性-礦化-蝕變圖;揭示岩漿稀土成礦帶的發育特徵、形成環境、和控制要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